后来成汤灭夏获得九鼎,九鼎便为殷商所有。
再后面,姬发灭商,九鼎落到了姬周的手中。
西周东迁时,九鼎被带到“洛邑”摆放在王宫正殿前面的广场,一直以来任其风吹、雨打、日晒,好歹有进行上蜡去锈的保养,保证九鼎仍旧完好。
“九鼎是怎么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呢?”智瑶还是知道九鼎没有保存到现代被送入博物馆的。
历史上对九鼎的消失有很多种说法,有说秦国灭掉姬周之后带回咸阳;又有说周赧王预感到国祚不保将九鼎转移;还有说周显王为了不被人夺去,很刻意将九鼎转移并丢入各条河系沉水;更有项羽一把火给烧毁的说法。
不管哪种说法正确,反正九鼎真的下落成迷了。
当前没有传国玉玺,从夏朝保留到姬周的九鼎便是传国之宝,楚庄王以及楚灵王先后做出了“问鼎轻重”的行为,说白了就是想取而代之。
智瑶有提前派出人手前往“洛邑”盯着九鼎吗?有的,只不过并非军队。
那么,智瑶想要获得九鼎,为什么不提前派出军队,好歹在“洛邑”失陷之后抢夺九鼎呢?原因是派出军队就必须救周天子,智瑶并不想救下周天子。
另外一点,原国能不能派出军队假装救援“洛邑”呢?这个真的不行。
一兵一卒都没有派出,楚军攻陷“洛邑”是所有姬周分封国的错,换作原军救援却失败,则错大部分在原国身上。
智瑶可以安排军队枕戈待旦,时机成熟立刻出发,任何救援周天子的行为,哪怕是假装也不行。这个关乎到政治层次的解读。
不管楚国愿不愿意承认有当过周天子臣子的历史,他们反正接受了周王室的册封,后来则是做了“问鼎轻重”的行为。
晋国为想要成为诸侯之长,享受来自各個诸侯的“贡献”以及作威作福,重新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带着大名分与楚国展开对抗。
扛过大旗的诸侯国其实并不少,按顺序分别是郑国、齐国、卫国和晋国。
没错,晋国不但阻止了楚国灭掉周王室,其实还是最后一个愿意为周王室扛旗的诸侯国。
而晋国对周王室其实并没有多么尊重,后面更是截取了诸侯对周天子的朝贡。里面当然也有原因,例如晋国明明在为阻止楚国灭掉周王室奋战,好几任周天子却指使齐国和卫国给晋国捣乱,搞得晋国气愤之下都不愿意给周天子敬献礼器了。
哪怕智瑶能够非常轻易地灭掉周王室,他还是不想做。
没其它的原因,下克上终究不好,能避免绝对要避免。
历史上成汤有搞过玄鸟生商的操作,伐夏大体上还算是人心所向,以下克上却是怎么都绕不开的。
轮到姬周想要取代殷商,姬周为了解释为什么要下克上,不止一再搞出那么多神神道道的祥瑞事件,还一直对遭到的迫害进行隐忍,隐忍到牺牲父兄让殷商相信姬周没有反叛的意图,姬发见殷商大军外出征讨才进行偷家。
智瑶远比殷商与姬周有更多的可选择性,有两度问鼎轻重的楚国在,智瑶有楚军能够代劳,并且还有陷入大战无法抽身的理由。
无论当代人有什么看法,后人观看史书只会看到“楚军克‘洛邑’”以及“周哀王三年,原军与楚军、郑军、宋军、越军于‘新郑’大战”的史料记载。
那些记载一点都没有错,全部都是有其它史料佐证的事实,能够合理解释原国为什么没有发兵救援周王室。
从远古到两汉,史官的操守完全能够信赖,仅是观看史料的话,后人无法在周王室被灭的过程中找到智瑶太多的黑料。
“君上派兵夺占‘商於’便是为了今日?”司马穰苴内心里其实有比较大的挫败感。
孙武看到司马穰苴脸上难以掩饰的失落,有着极大感同身受的心理。
充任谋臣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辅佐一个平平无奇的君主取得大业。
作为智囊则是事事比效力的主君更早预料到,每每能够给予正确的建议,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同时,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
他们两人,一个在吴国证明过自己,另一个在齐国也证明过自己,到智氏之后虽然屡屡立下功劳,得到的待遇远超在吴国和齐国,可是作为一个傲娇者的满足感却很少享受到了。
“你以为,君上会否以为周天子报仇名义,再次兴兵讨伐楚国?”司马穰苴问道。
孙武知道司马穰苴就是在明知故问,答道:“或将言语有所讨伐,出兵则无可能。”
原国的战略目标一直以来都无比明确,达到削弱楚国的目的,正是清除边边角角的好机会,怎么可能因为楚军攻陷“洛邑”而更改战略出兵讨伐楚国呢。
司马穰苴又问道:“君上可会放归楚君?”
孙武懂了。
他们在态势的把握上不如智瑶这位国君,同为智者想要互相较劲?
孙武笑着说道:“楚军方才攻陷‘洛邑’戕害天子,君上今次绝无可能放归楚君。”
不用等司马穰苴再问,孙武自顾自又往下说道:“待周室灭亡日久,或在三岁之后,楚国重谈赎回楚君,想来君上乐意放归。”
那么就是,智瑶不会马上放走楚君中,还会干扰楚国的新君上位;若是楚国推举了新君,或是昭固摆明阵仗登极,以后智瑶会将楚君中礼送回去,说不得可能给楚君中撑腰,帮助楚君中重新夺回君位。
司马穰苴知道在怎么对待楚国上面孙武跟自己的见解差不多,改变话题,问道:“君上为何请司徒领兵夺取商於之地?”
外人或许看到的是智氏与韩氏精诚合作,他们作为智瑶信赖的国之重臣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到智氏与韩氏在互相提防?
这件事情其实就是历史的遗留问题。
智氏与韩氏都是晋国的老牌卿位家族,平起平坐的时间着实太过悠久,猛然间变成了君臣的关系,相信不止智氏别扭,多少也会让韩氏感到心态上不平衡吧?
狐氏与钟氏一样是从晋国的卿位家族转变成为原国的一份子,韩氏除了是老牌卿位家族之外,比起狐氏和钟氏则是显得太强大了。
这么说吧?狐氏和钟氏加起来还不如韩氏的六成实力。
韩氏的人口约有七八十万,可能会更多?估计占了原国的差不多两成,他们的封地占原国疆域面积的一成五左右。
如果韩氏像是狐氏或钟氏那般,一定不会那么显眼?
恰恰是韩氏的实力太强,无可避免会给智氏和韩氏在双方面造成很多的难题。
因为韩氏足够强,将导致智氏的忌惮。
忌惮什么?智氏会怕韩氏某天也玩取而代之,或是学习智氏玩一手化家为国。
智瑶十分清楚一点,国内不允许有那么牛逼的家族存在,直接动手必然会让狐氏、钟氏等家族心惊之余跟着反叛,只能尝试跟韩庚取得足够的互信。
韩氏接受征召,出动兵力参与国战,尽到义务的同时,其实就是在表达出遵从的一面。
既然韩氏表现得服从,肯定没有理由让智瑶对韩氏动手。
“今次,且看司徒如何作为。夺九鼎归国献予君上,抑或夺九鼎复归‘洛邑’交还周室。”孙武承认自己无法对韩庚的选择做出绝对正确的预判。
现任的周天子在“洛邑”陷落时不知道被谁杀死,总之是驾崩了。
没有了在任的周天子,不代表没有其余人来继任天子之位,只要还有近亲血缘关系的男性,总是能有人接位的。历史上就发生过天子绝嗣,共同推举新任天子的例子。
司马穰苴干脆就将事情挑明,说道:“如若司徒夺九鼎,归师之时尽占周室之地,或有污名,韩氏则无忧矣。”
他们其实是把智瑶想得太过于残酷了?
智瑶不一定需要彻彻底底地消灭韩氏,一统天下完成改朝换代之后,诸夏皆归智氏统治,到时候一个韩氏而已,并非必须剪除不可,以势压人再慢慢削弱也是可以的。
这个要取决于智瑶怎么看待智开,一旦智开有能力压制韩虎,其实智瑶和韩庚完全能够搞一出有始有终,为后世留下留下一段佳话。
换作智开无法压制韩虎,免不得要让智瑶背上清除开国功臣的恶名了。
事实上就是那样,开国之君清理开国功臣,大多是害怕继任之君压不住那些功臣,害怕自己驾崩之后国家生乱,又或是继任之君保不住国祚。
如果智开真的太不堪,智瑶又没有其余更好的选择,估计不止会清理掉韩氏,连带狐氏、钟氏等等与普通人家显得过于庞然大物的家族,包括征战过程中俘虏的列国之君和贵族,说不得会全部带着一块陪葬。
这是智瑶借鉴了历史,比如始皇帝明明可以杀掉所有敌人却是留下,为二世而亡埋下隐患。
当然了,秦帝国二世而亡的根由还是在胡亥身上。
因为时代的特殊性,智瑶一点都不害怕有能力的人陪葬之后,会不会让周边异族崛起的问题。
当前的异族过于弱小,怎么都没有可能威胁到中原的统一王朝。
而原国会不会有新的人才出现?这个压根就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这些新涌现的人才,在“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真理之下,会有太多的功名利禄吸引他们为国效力。
“我老矣。”孙武发出了感叹。
孙武与司马穰苴从未聊过这么长的时间,话题方面多少也有点敏感。
司马穰苴要说点什么,有人过来通报,说是国君有请。
等待两人来到智瑶处,发现好些大臣已经在了。
智瑶示意台狐说明情况。
首先,关于“洛邑”的陷落已经得到证实,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传遍诸夏大地。
再来就是,周王室有一批公卿出逃,他们正在向“濮阳”而来,一定是想请原国为周天子报仇。
然后,楚国使节子期提出割让疆土赎回楚君中的请求,不止愿意承认原军目前的占领区,还愿意割让原先的陈国与蔡国的全境给原国。
智徐吾率先说道:“楚国诚意十足啊。”
确实,尽管楚国现在很惨,承认原军占领归于原国的同时,一下子愿意割让那么多土地,足以表达赎回楚君中的诚意。
辅果看了一眼智瑶,说道:“陈地、蔡地本不为楚国旧土。楚国之君不复国中,屈、景、昭三氏与众家矛盾重重,楚国无君必生内乱,绝不可使楚君轻易归国。”
程朔接过话题,说道:“天子遭遇楚军戕害,天下诸侯如今聚焦大原。若是轻易放归楚君,或惹非议。”
先后又有一些人发表意见,大体上就是表达出原国虽然强大,可是不能完全不顾舆论。
辅果见那么多人附议自己,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建议道:“我或不害楚君,出兵讨伐楚国可获诸侯爱戴。”
知道原国既定战略目标的人,他们都是怪异的眼神打量辅果,不清楚辅果到底知不知道战略目标,还是明知道原国的既定战略目标,有什么新的看法。
很早之前,辅果可是支持程宵上位的人之一,后面智瑶上位没有清算,多少是会让辅果边缘化。
宗子之位的竞争已经过去非常久,智瑶一直以来也是善待程宵,连带辅果从某种程度上也被“解禁”了。
智徐吾还以为辅果能有什么高论,然而辅果只是提出一个建议就冷场,皱眉说道:“大原方历大战,恰是休养生息之时。如今淮水之北尽归于我,入侵腹地必有大兵,少于四十万难亡其国,不亡其国,攻之无益。”wWw.xqikuaiwx.Com
辅果显然还没有明白情况,诧异道:“为天子复仇,人臣之本也。”
正在思考怎么接待周王室那些逃亡公卿的智瑶闻言看向辅果,看到辅果那一脸的理所当然,又扫视了其余大臣一圈,能看出不少人赞同辅果的理念。
智瑶想了想,咳嗽几声让大殿安静下来,才说道:“若是出兵,天下诸侯皆有义务。待公卿前来,再行商议罢。”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春秋做贵族小说最新章节更新,第481章:勿使声名有损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