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起身,重新坐好却心神不定。
好在他经历过太多的政治风浪,永乐皇帝这一问虽然出乎他的意料,他还是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暗中深呼吸了几下,然后说道:“既然陛下让臣直言,臣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靖难之后,汉王战功显赫,陛下有心偏爱汉王,以致汉王骄横、僭越礼制、屡屡生事。汉王有才,但不懂孝悌仁心。汉王若为君,要说他会体察百姓疾若,臣不以为然。”
“臣记得永乐九年,陛下就问过臣相似的问题。臣还是原来的话,太子仁孝,勤政爱民,有治国理政之才,堪为未来大明之主。”
永乐九年,永乐帝回到南京。当时,汉赵二王很受永乐皇帝宠爱,颇有更立太子的想法。
当时,他也是密召杨士奇询问太子监国的情况。大概的想法是,如果朱高炽做得不好,就有可能要换人做太子了。因此,杨士奇的意见相当重要。
杨士奇当时的回答,和今天的回答是一致的:“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朱高炽因此逃过才得以坐稳了太子之位。
然而,这一次的情形完全不同。
皇四子朱高爔(高希)并不是汉王和赵王,他有德有才,武功与汉王不相上下,文治又与太子不相伯仲,且为民办事不遗余力。
要说爱民的仁心,也是有目共睹。
在龙江船厂垮塌案、北平民居强拆案、邹县大青颜料案等众多案子中,他对百姓的保护、对贪官污吏的处置,都深得民心。
此外,金山卫和金州卫普通士兵收入的改善,还是京师及各省府县衙门中最基层官员官俸的提高,也都是在高希的全力推动下实现的。
相比之下,高希对百姓的爱可谓“大爱”,而朱高炽的仁心有时候却更像是“愚善”。比如,一味顾及手足亲情,为谋反的汉赵二王开脱,这已经损及朝廷制度了。
“高炽天性仁厚,存心爱人,向来顾念民间疾苦,朕是知道的。”
“你说朕偏爱汉王,也没说错。但高爔与高煦大不同,德行与才华兼备。”
“要说仁爱之心,杨阁老应该知道,爔儿的仁心,高炽恐怕多有不及。”
杨士奇公允地点了点头:“所谓仁爱之心,普通百姓有小爱就够了,但要为人君,则要大爱。相比之下,四王爷小爱大仁兼备,臣也深以为然。”
“历朝历代立储君,无非立长、立贤。太子居长兼有才德,四王爷居贤亦兼有才德。这才令陛下左右为难。”
永乐皇帝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臣有三条理由,陛下姑且一听。”
“其一,太长是长兄。立长,合乎礼法与制度,无可争议。”
“至于立贤,到底什么是贤?陛下过去有意汉王,汉王贤乎?”
永乐皇帝听到这里,脸一红。
这一条的意思很明确。谁是长兄就立谁,这没话说。
但谁贤立谁,这就是主观判断了,还不是你皇帝一人说了算。
以前你曾经中意汉王,那么陛下扪心自问:汉王算不算贤?
“其二,群臣归心。这些年太子监国,勤于政事。即便没有多少功劳,苦劳还是有的。”
“文武百官对太子的政绩也颇为认同。太子无过,若陛下只因个人喜好更立太子,恐怕也要惹出非议,不利于朝局稳定。”
“其三,太子身体康泰,而四王爷早年患有经年不治的臆症。”
当年为了激励汉王,永乐帝就曾说出“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的话。可见,挑继承人,身体状况的好坏也非常重要。
在高希穿越后被扰动的这个时空里,太子朱高炽不仅减肥成功,而且经过多年的锻炼,也练得一身好筋骨。
高希虽然武功了得,但曾经的十八年臆症会不会再复发,谁也无法保证。
杨士奇说完这几条,悄悄地多瞥了永乐皇帝几眼,想看出点端倪来。
永乐皇帝在深思杨士奇的三条理由,却不知道杨士奇还有一条未说出来的理由,那就是“杨士奇本身的治国理念,和太子朱高炽更相合”。
但杨士奇若说出来,难免有挟带私心之嫌,因此他没说,至少他认为,前三条理由也足够说服永乐帝,放弃更立太子的念头了。m.xqikuaiwx.cOm
事实上,整个文官系统确实更喜欢朱高炽这样的人做皇帝,轻徭薄赋、息兵止戈、与民休息,正是士大夫们的治国理想。否则,他们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在上回“天火烧殿、反对北迁”的事件中,站出来公开反对永乐皇帝了。
说实话,皇四子朱高爔确实更像永乐皇帝。
他不仅赞成下西洋,还力主扩大开放和规模。他支持都城北迁,不惜与群臣作对。他还喜欢弄出千奇百怪的东西来,生出无数闻无未闻的点子,虽然日进斗金,也花钱如流水。
他打击对手光明磊落,却毫不犹豫,杀伐决断远比朱高炽痛快,比起汉王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人做了皇帝,大明朝或许又会迎来一位雄主,但大明是否还经得起一个“大号的朱棣”折腾?以杨士奇为代表的文官系统早就有了自己的答案。
说白了吧,高希很能干、有大爱,但文官们不会支持他做太子。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永乐皇帝的想法恰恰相反。
以前他宠爱二子高煦,就是因为高煦更像他。
他就是以父皇朱元璋和自己为标准来选择未来的继承人,哪个更像他,他就更有意立为太子。
显然,现在,四子朱高爔更像他。
更重要的是,在治国理念上,朱高炽也与他的想法多有不合。
比如之前的反迁都风波,这次怎么应对阿鲁台的问题。前者朱高炽保留了态度,内心却支持都城回迁。后者,他力主和谈,根本不愿意考虑武力手段。
永乐皇帝担心,一旦自己哪一天龙驭上宾,现在推行的几项大国策,都会被朱高炽改回去。这才是让他动了“更立太子”念头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历史上的记载也确实如此。只一过朱高炽过于短命,有些事(比如都城回迁)没来得及做就一命呜呼了。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高希朱高爔更新,第535章 萧仪上疏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