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木生冒着很大风险,把村民的土地租到了手里。
两人的观点冲突,正好体现了新老干部的观念差异,刘广发代表了保守力量,赵木生代表的是新生力量。
这些承租土地的费用,全是木生自己垫付的,这个举措让村里的一些老人,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
在村民的眼里,这些土地似乎没有从前那么金贵了,忙死忙活干上一年,一亩土地收获个几百元钱,吸引力确实不太大。
人们的注意力早已经转向外面多彩的世界,脑袋灵光的人,开始跑运输,倒腾些商品,走村串乡地兜售。
通过做这些小本生意,或者外出务工,人们可以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收益,因此,对土地的兴趣变淡。
不过,村主任赵木生的举措,倒是引起了镇政府的注意。
特别是蔺书记,他是一位思想前卫的领导,对于木生的集约化利用土地十分肯定。
为了这件事,他把赵木生叫到镇里,进行了两次长谈。
赵木生向蔺书记汇报了自己的想法。
未来,他要把北塘打造成有机杂粮产业基地,还要注册商标,设计包装。
是啊,责任制初期,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
可如今,也显现了它的局限性,甚至有一些弊端。
农村出生,农村长大的赵木生,经过这些年的商海打拼,他是最了解农村的。
他认为不能忽视家乡那片土地,要大胆设计,走集约化利用之路,让这片土地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蔺书记正好是一位具有改革思想的领导,他坚定地站在了赵木生这一面,表示要大力支持木生。
等刘广发跑到镇上,向蔺书记发牢骚,变相告赵木生的状时。
蔺书记毫不客气地批评了刘广发,给他冠以保守,不能与时俱进的帽子,让他多做锦上添花的事,少去扯后腿。
碰了一鼻子灰的刘广发,跑回村里,开始有些郁闷,可这些项目都得指望人家赵木生。
他也就只好继续陪着笑脸,给赵木生加油鼓劲了。
这也算是刘广发的一个小优点吧,转弯比较快。
转眼秋天到了,北塘的这个秋天依然很火热,各个项目工地都在抓紧抢工期。
木生联系的药材收购商,在村里找了一处打谷场,摆开摊子,开始大规模收购村民手里的中草药材。
这个秋收,基本上是围绕中药材进行的,各家各户把自家地里的药材,刨挖出来,都卖给了收购商。
尽管没有想象中那样,发多大的财路,可花花绿绿的钞票拿在手里时,人们的脸上依然充满了喜悦之情。
除了继续在工地忙碌外,这些天,木生一直在忙另外一件事。
虽是农村出身,在经管庄稼方面,木生并不是行家,他这几天一直在盯着两个人。
这两个人就是刘广录和赵志忠,都是很普通的农民,可此二人都是好庄稼把式。
他俩对于本村的土地特别地熟悉,哪块地适合种啥,哪个沟土质肥沃,张口就来。
而对于整个种植过程更是了如指掌,所种出来的小米籽粒饱满、颜色金黄,刚一开锅,便是满屋米香。
家乡金黄的小米粥,成为了木生少年时代,最深刻的味觉记忆。
甚至,木生在外经商这么多年,手头并不缺少金钱,买过各种小米,可再也没有喝过家乡那么香的小米粥。
这次,木生把全村的土地承租下来,就是要建立一个粗粮种植基地,通过品牌效应,打造自己的品牌。
这两个老头,可成了木生的宝贝,种地的事,他必须去问这两个老头。
当木生说明了自己的意图时,两个老头自是乐意出力,而且给出的建议是,坚决不能使用化肥。
在这个观点上,木生与两位长者不谋而合,必须坚持纯天然绿色种植。
同时,两位老者还给出了一个养殖建议,“在本村西南沟,建设咱村的养牛场,养殖肉牛,这样既可以卖牛肉,还有了农家肥。”。
木生听后,也是点点头,确实在北塘村产业规划图上,这个西南沟就定位为养殖基地,只是没有明确养啥。
除了种地之外,刘广录在生产队的时候,就是队里的饲养员,他也算是牛马养殖的行家。
为了获得这两位老者的支持,上任以来,赵木生第一次隆重请客,把两个老头拉到镇上的饭店,点了一桌子好菜。
“二位长辈,我的想法,您都知道,种庄稼和养牛,我不行,以后,村里就雇您二老当顾问,咱们的种养殖产业,可是村里的支柱产业之一。”赵木生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没事,小子,我俩老家伙,一定使劲帮助你,庄稼人不种庄稼是不行的,你能看重村里的农业,我俩义不容辞。”憨厚的赵志忠也开始表态。
此刻,陪酒的老蔫只能说“先喝酒,快吃菜!”。
耍了大半辈子木匠手艺,老蔫在种地方面不行,他来捧场,也是真心真意希望这俩人帮助儿子。m.xqikuaiwx.cOm
虽说喝酒是为了表达谢意,这俩老人一直替木生谋划着,老人都是厚道人。
“上冻前,还有一小段时间,如果行,就把西南沟的牛舍地基,先给抢出来,过年开春后,咱就盖牛舍。”刘广录边喝酒,边给木生出主意。
因为年事已高,刘广录半斤酒下肚,就喝多了。
木生一直把俩老人送回了家。
第二天,刘广发听说木生请俩老家伙喝酒,没有叫他,他的心里有些不太痛快。
可人家赵木生自己花钱请人喝酒,请谁不请谁,是人家自己来定的。
为了村里的发展大计,赵木生求贤若渴,他不缺指手画脚,不干活的人。
三天后,正在赵木生在温泉工地时,刘广录兴冲冲地赶过来了。
“赵主任,你过来一下,我和你说几句话。”刘广录站在远处喊木生。
木生一看是老刘头,忙放下手里的事,奔了过去。
“刘叔,快,咱找个清净地方说话。”二人随后来到了工地管理房。
“木生主任,这几天,我老头没闲着啊,把西南沟摸了个遍,适合盖牛舍的地方,我已经找好了,有空的话,咱一块去看看呗。”老人说出了自己的行动。
这些老人,太务实了,说干就干,一刻没有闲着。
“真是太好了,咱这就过去看看吧。”木生心存感激,忙表态。
当木生来到西南沟的时候,他惊奇地发现,刘广录已经用白灰划出了线。
随后,刘广录详细地解释了选址的依据,什么采光、水源、风向、防汛、运输……。
不得不说,这老刘确实是个行家,他说得非常专业,把木生听得心服口服。
“好,太好了,我就听您的,我马上组织人过来开槽,争取在天冷前,把地基抢出来。”。
我们的赵木生,作为一个搞建筑行业的老板,他的头脑是清醒的。
北塘这样的传统农业村,无论怎么摆布产业,种养殖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不像有的带头人,忽视农业,搞一些不切实际的工厂,最后,劳民伤财,走不了多远就死翘翘了。
在别的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赵木生又谋划了村里的种养殖产业。
在下一个春天来临的时候,这些谋划的种养殖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我们都期待着,一个崭新的北塘村,呈现在世人面前。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赵广田赵木生楚风文学更新,第178章、种养基地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