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公也知晓远征西域之事?”
“哈哈,老夫本是不知的,但闲来无事,同友人相约同游辽东。
前几日,有红翎战报一路传至,如今辽东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世子驱兵千里,定鼎西域,庆贺之声不绝于耳,老夫怎会不知呢?”
明生哑然失笑。
“皆赖将士用命,此番西征,我汉家又多一根本之地!”
“守得住?”
我华夏读书人就是这个调调,但凡懂几个字,不是文盲,便对家国大事尤为热心。
没办法,圣人就是这么教的,读书求入仕,不然你读他干嘛?
孙传庭虽赋闲在家,但骨子里的这份牵挂却是甩不掉的,此来辽东,未尝没有考察民生,一观大辽治政的念头。
这大辽也是可恨,一直宣称是大明臣属,全境对大明人开放,谁爱来谁来,买房子置产业什么限制都没有。
若是辽东为破落户也就罢了,请人来都不会来,偏偏他搞的有声有色,蒸蒸日上,闯关东、走西口,每日里都有北上之人。
没有任何办法,拦都拦不住,因为大辽有地!
辽东十万户移民满了,还有吉林,吉林满了还有黑龙江,现在又多了一处西域。
这样的情况,自陕西至京畿无人不知,以至于朝廷不得不下发政令,命边军严防死守,勿使百姓北上。
但大头兵若是听话,大明又何至于有今日局面。
不颁布政令还好,这一颁布,反为更多人得知,来的人更多了。这就如后世某国的边境墙,人只要想过来,拦是拦不住的。
边军笑的合不拢嘴,过境收费,一来二去,竟成了边军敛财的一种手段。
天翻地覆,大辽再不用暗戳戳四处招揽移民,我立在这里,便有无数人来投!
并非只是穷苦人才来,若是按照比例来说,商人来的就更多,没有边市,却处处是边市,货物流通堪称海量。
便是各地的土财主也有不少前来买地的,就如陕西、山西,很多地方被战乱荼毒,有土老财或者自耕农索性卖了产业前来辽东置地。
山陕地价便宜,辽东更甚!
同样是田,山陕那边高低起伏,风沙摧残,十年九旱,辽东这边,方方正正,平平坦坦,一锄头下去,泥土漆黑如墨,仿佛一把能攥出油来。
怎么比?
只有一点坏处,这地方缺人工!
佃农就不要想了,违法不谈,你根本就没地方去招揽。好在辽东牛马充足,倒是能替换一部分人工,此外,还可以雇佣到高丽人,甚至倭人。
尽管如此,总还是缺人,官家修路、百姓建房、工场用工、农场牧场……m.xqikuaiwx.cOm
这是一个野蛮的时代,只要大明人肯过来,甭管男女,一准有活干!
劳动力紧缺,男女大防也就成了笑话,现如今,沈阳、定襄有一半的手工业都是女人撑起来的。
这些也就罢了,更加让人惊掉眼球的是大明边军,这军中差不多有一半人在大辽有着户籍,一家子送去大辽分田耕地,他这边农忙就旷工,闲时再回去给大明当兵。
这才多久,再过两年,怕是整个九边都是大辽户籍!
读书人,前来投奔大辽的也不在少数。
大明一届举人才多少个?至于秀才,朝廷给他那点米都不够他一人吃个半饱,就不要说屡试不第者,读了好些书,还要被人嘲笑,遭人白眼,到处都有范进之流。
怎么生活?
这大辽总是缺人的,官吏不用想,大辽自有制度,要考试要培训,但一些帮闲的角色难免人手不足,写写算算,抄录整理,大抵等于后世的临时工。
没事干活,有事出来顶缸的那种。
但这也不错,一边学一边考,若是能混个正式的职缺,便算踏入了仕途。
大辽有制度,在东北、定襄,基层官吏不能都从其他领地抽调,或者录用刚刚毕业的学子,而是六四开,也即每十人中,有六人来自大辽,余下四人需从新移民中择优录用。
但也需要考试,而且要拿个大辽的什么中学毕业证书才有资格参加考试。
无论怎样麻烦,大辽的官吏门槛也比大明要低了许多。
倒不是说大辽的官吏素质低,恰恰相反,仅从官员的实用度来说,大辽要甩掉大明几条街。
前者要求掌握知识广度的同时兼顾专才,后者只要求掌握单一学科的深度。
这个单一学科,指的是四书五经,实际上是文学,或者称经学?总之,他培养的不是官吏,而是儒士。
广度易学,深度难钻,这就是前来投奔大辽读书人的机会。
再有,大辽的官吏从镇一级开始,而大明是从县一级开始,看似都是三个级别,但实则大辽所需基层官吏为大明数倍不止。
如此种种,仅从官家层面来讲,即便只占了四分机会,也比在大明那种绝望状态要强上不知道多少倍。
当然,前来投靠大辽的读书人肯定以贫寒人为多,至于那些所谓的大明士子,来大辽的目的就比较多样化,或来游历,或来一探虚实,或者来偷师?
凭什么我大明被建奴欺负的如同小媳妇,而你却将他给灭了!
凭什么我大明扫荡大漠数百年也没能征服那片土地,而你却做到了!
凭什么我大明百姓在一波一波的造反,而你却能养活他们?
……疑问很多,大辽的狂风终于在大明掀起波澜,在精英阶层中引起广泛的讨论!
赵大少一去西域年余,他还不知道辽东、漠南已经成为传说中的网红打卡地,但凡有钱有闲的士子都想着跑过来看一看。
这大辽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孙传庭就是其中一员,此公早年看不惯魏忠贤弄权,辞官归乡,一直蹉跎至现在。
他做官时也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吏部主事,十多年过去,暗访司能有他的资料才是咄咄怪事。
赵大少不过是先入为主,将此公看做了大人物,其实,现在的孙传庭当真称不上什么大人物。
所以孙传庭才奇怪,辽王世子之名遍传天下,怎么可能知道他的名号?
此公家乡在山西代州,祖上为百户军官,也就是说此人是军户出身的进士,架也打得,文章也写得。
代州,这几年不太平,流贼肆虐,作为乡绅大老爷,此公还曾率领家丁打退过流贼。
此公深恨流贼贻害无穷,突然又想做官了,准备去平叛。但在这之前,他要来辽东看一看。
这个所谓的天下最强军是什么样子?而这个所谓的辽王,实为叛逆,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一路游历,不想在沈阳城门碰到了赵大少,可惜不是男女,不然就是天赐良缘!
“为何要守?”
赵大少自信一笑,“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但某说的进攻,却并非仅仅是刀枪,也包括语言、文字、度量衡、民风民俗等等。
孙公游历大辽,难道就没有发现什么端倪么?”
孙传庭略略沉思,却是摇了摇头。
“老夫在定襄居数日,在沈阳也停留数日,除了看到许多新奇物件,委实不解如何能令蒙人放下刀枪,令建奴臣服脚下。
实话说,老夫还没看懂!”
“此事……”
赵大少刚要说话,耳听酒楼外人喊马嘶。
有参谋跑到近前。
“少帅,李元老来了!”
唉,终究还是被发现了,赵大少不禁摇头一笑。
“孙公,相见即是缘分,本想同您举杯相饮,但俗务缠身,不如您在沈阳小住几日,咱们来日再畅饮相谈?”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赵明生更新,第632章 打卡地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