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都市小说>沈瑜袁先达>第1123章,出乎意料的顺利,研讨会
  博物馆书画展厅,沈瑜一行人陪着几位重要嘉宾,正在观赏梅清的绘画。

  在开幕仪式上,人数众多的参观者,分散到不同场馆之后,已经没有那么拥挤。

  工作人员在不同点位维持秩序,让几位重要嘉宾,可以非常从容的观赏书画作品。

  石组长似乎对西方绘画不感冒,反而在几次在传统书画前止步,询问相关信息。

  由于他在书画展厅参观的时间较长。几位来自滨海博物馆的嘉宾,也加入了这个参观的队伍之中。

  沈瑜在设计展览位置的时候,刻意把张大千和王翚的作品放在了显眼的位置上。

  石组长走到王翚的长山水长卷前,停步观赏,过了一会儿,说道:“这张作品真美,可惜看不到全貌。”

  沈瑜及时的说道:“石组长,可以把长卷取出来,展开看欣赏。”

  石组长问道:“我听说,长卷类作品展开的次数过多,会对作品造成不好的影响?”

  沈瑜说:“传统书画作品需要定期的维护和保护,所以,必然会有展开的机会。”

  他回头看一下几位书画鉴定专家,然后对石组长说道:“今天,博物馆邀请了诸多专家,准备办一个传统书画保护的研讨会。所以,一定会拿出来展示的。”m.xqikuaiwx.cOm

  几位嘉宾和书画鉴定专家,纷纷的附和。

  工作人员将绘画取了出来,放到鉴定桌上缓缓展开,让石组长可以完整的观赏。其他的书画鉴定专家,也借此机会,再一次欣赏。

  滨海博物馆的馆长和几位专家也被邀请来参加开幕式,他等到石组长欣赏完绘画,立刻发出邀请:“石组长,今天的传统书画保护研讨会,马上开始,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参加。”

  石组长点头,看向沈瑜,问道:“这是最后一个展厅?”

  沈瑜说道:“是的,准备的仓促,没能进行更多的展示。”

  石组长答道:“已经是难得了。”

  她对滨海博物馆的馆长,说道,说:“我也想听听研讨会。先说好,我只是听,不发表什么意见。”

  她答应参加研讨会,众人立刻做好了准备。

  因为是在沈瑜的博物馆进行研讨,所以,沈瑜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先向大家表示感谢。

  因为石组长参与,所以,会议流程做了调整,参与研讨的专家们,针对和韵博物馆收藏的王翚的山水长卷,轮流发言,进行研讨。

  大屏幕上展示着长卷,滨海博物馆一位研究书画的专家最先发言。

  “有清一代,以“四王”为首的画派一向以“临、仿、摹、抚”历代名家为个人的创作取向,虽言临学某家,实为移花接木,遗形取神,以再造自家风格。以此卷来看,王翚描绘山水,虽云“仿某某笔”,实际上主要以北宗关仝、范宽、李成笔法,间杂偶用南宗董、巨一路画法绘成。….翁方纲言“王翚中年负奇气,不拟其形拟其意”,说的也应该是这种创作的态度。其一方面体现出王翚尊重古人、学习古人的用意,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融会诸家,即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之自成面目。

  根据陈履生先生编着的《王石谷绘画年表》的不完全统计,王翚模仿过的从南朝梁代张僧繇至明朝马文璧不少于40多位画家,从中不仅可以窥见他临摹的古代画家之全,其钟情于南宗董、巨之盛,且于北宗山水的临摹创作中,其对关仝和范宽、李成三家的热情也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题跋,虽然我们再也无法见到王翚、张庚以及众多藏家所见到的这个关仝手卷,但根据存世的博物院所藏关仝《关山行旅图》和《秋山晚翠图》两件作品,我们还是能窥见关仝山水的特色,以此来判断王翚此卷是否和关仝画风有契合之处。

  参看《关山行旅图》及王翚的山水长卷,山峦高耸,幽壑密布,所画山峰的陡峭和林立,山峰之间以栈道、溪桥连接,且行旅穿行,更平添几分深邃和凄清,这些特点显然是极其相似的。

  我们看到。这幅长卷的布局设置勾勒之法学关仝,皴法绝大部分采用的是范宽的“钉头雨点法”,所谓“齿齿凿凿而元气浑然无钩染之迹”,可谓一言以蔽之语……”

  沈瑜听着这位专家的讲话,时刻注意着场中几个重要嘉宾的动向,看到张鞠悄悄对他打了个手势,不动声色的跟着走出了报告厅。

  张鞠停下脚步,说道:“我们接到通知,要赶回单位儿,就不在这儿多待了。”

  沈瑜说道:“你能来,就是最大的支持。记得参加晚宴。”

  张鞠看看左右,小声对沈瑜说了几句话。

  沈瑜答道:“你放心,我早有准备。”

  张鞠摆了摆手,说道:“我走了,你不用送。”

  沈瑜看着张鞠和她的两位同事离开,刚准备回到报告厅,就看到主管部门的林主任主悄悄走了过来。

  “沈总,您有没有准备笔墨这些可以进行笔会的东西?”

  沈瑜说道:“您放心,我早安排了。”

  林主任说:“金部长说,今天石组长的心情不错,争取能请人家留下墨宝。”

  沈瑜说:“谢谢您的指点,我立刻安排。”

  林主任说:“走吧,咱们赶紧回去。”

  回到报告厅,从魔都赶来的徐老师正在发言:“……这幅长卷递藏脉络清晰,流传有序。虽无明确题识,关于受画之人是否为安岐,但藏于首博物院的王翚山水长卷,的确是画家为安麓邨所绘,其王石谷题识有“麓村先生主盟风雅,深志翰墨,鉴别品题,尤为海内所推重”,且晚年的王翚和安岐多有交往,我们注意到,这两幅长卷的创作时间相距不远。

  此卷有安麓村鉴藏印“仪周鉴赏、心赏、安仪周家珍藏、麓村鉴定、古香书屋”五方,有其子安元忠藏印一方,应最早藏于安家,不容置疑。

  安氏之后,归桂馥,桂氏示于翁方纲,翁氏题跋。

  其后,若按藏者出生时间,应归于胡锺,后有冯敏昌题跋,又辗转归之顾鹤庆,顾氏十分喜爱此卷,于后纸一跋再跋,溢美之词,屡屡见之于毫端。

  所以,以后研究王翚在这一段时期内的山水长卷,我们又多了一份佐证。”

  徐老师说完自己的意见之后,很多人纷纷鼓掌。等到掌声停歇,徐老师看到沈瑜回来,就说道:“我想请这幅长卷的收藏者,沈瑜先生,说说自己对这幅画的认识,大家觉得怎么样?”

  .

  齐东野老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沈瑜袁先达更新,第1123章,出乎意料的顺利,研讨会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