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穿越小说>北宋大相公>第五百四十二章 吐露心声
  宋朝结束五代十国,重建统一的政权,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北方和西北地区民族矛盾转趋激烈。建立统一的政权后,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军事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北宋时期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军权由三个机构分任。枢密院为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掌军权及军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为中央最高指挥机关,分别统领禁军和厢军;率臣,为禁军出征或镇戍时临时委任地将帅,统领地分属三衙的禁军,事毕皆撤销。

  “兵符出于枢密,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却不掌管军队;三衙掌管军队,却无调兵之权;遇有战事,由皇帝任命率臣领兵出征,从而实现了发兵之权”与“握兵之重”地分离。这种体制对于消除中唐以来绵延200多年藩镇割据的局面,确实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平定各地割据政权地过程中,各小国军队中的精兵被收编入禁军,编入殿前司。

  1127年后,金兵继续南下,宋政权偏安江左。北宋和南宋的军事制度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总的是吸取晚唐、五代军阀割据的教训,皇帝加强集权,削弱大将兵权,以文臣御武事;集中大量财力、物力,供养大批招募来的军队,募兵制始终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兵力的配置上,宋朝军制遵循“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禁军中最精锐的殿前军驻守在京城,侍卫亲军驻扎在各地。京城的人马最为精强,各方镇知道兵力不敌,不敢造反。这就是“强干弱枝”。如果京城有变,在各地驻扎的禁军联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够对付变乱。这样就“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

  北宋军队由禁军、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以禁兵为主体构成一种中央军和地方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三衙在北宋享有相当可观的待遇,“其任之也重,则其待之也亦不轻”,是当时北宋朝野上下的共识,如宋太祖朝就是:“封父祖,荫妻子;荣名崇品,悉以与之”。神宗亦批曰:“殿前、马、步军三帅,朝廷待遇,礼继二府,事体至重。”所谓“待之也亦不轻”、“事体至重”,除三衙为北宋“武臣极任”,地位居武将之首外,具体说来还大致有以下各种名目:武臣俸禄之厚本属北宋俸禄制度的特点,如时人张演有云:“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后集卷21)三衙作为“武臣极任”,当然更为突出,像仁宗朝御史中丞贾昌朝在分析外戚等“恩幸子弟”垂涎三衙职位的原因时就说:“其志不过利转迁之速,俸赐之厚耳。”

  恩荫,又称“任子”、“门荫”、“世赏”,是指朝廷根据官员职、阶高低而授给其子孙或亲属以官衔或差遣的制度。北宋恩荫之滥是空前的,仅名目就分为郊祀、圣节(皇帝生日)、官员致仕、官员申报遗表和临时性恩典五大类。从真宗朝开始,北宋恩荫制度趋向固定化,规定:文官自侍御史知杂事以上,每年荫补一人;从带职员外郎以上,每三年荫补一人;武臣从横行以上,每年荫补一人;自诸司副使以上,每三年荫补一人。三衙除依例享受上述待遇之外,还有所谓“初除管军恩例”。以位至节度使的殿前都、副指挥使为例,一是加封母、妻,“母封郡太夫人,妻封郡夫人”。(卷中)二是补亲子或孙一人为閤职。如神宗元丰元年十月四日,以左侍禁贾裕为閤门祗候,“先是,贾逵以经画鄜”延边事得子祐閤门祗候,后除殿前副都指挥使,以例乞除裕閤职,诏止迁一官。至是,逵再乞。上批:‘裕元合与閤职,以遣逵经画边事,特推恩,今逵所乞,乃除殿帅恩例,可依所奏。’”(职官三二之五)又如高宗绍兴元年十月二十二日,“枢密院言郭仲荀乞初除官军恩例,吏部拟申当得閤职”。閤职,乃当时易于升迁的美职,时人至有所谓“宠在閤职”之说。故宋高宗在批准郭氏乞初除三衙恩例后,即有“祖宗待三衙之厚如此”职官三二之九)的慨叹。三衙其他管军的恩例要略低于殿前都、副指挥使,但亦相当优厚,故真宗朝冯守信为三衙,“其弟尝欲上其子为守信子,以取高荫”。

  此外,因职在亲近,三衙还有时常于皇帝面前请求亲属恩泽的便利条件,仁宗时不得不下诏,要求“官军臣僚非乾元节及大礼,不得非次陈乞亲属恩泽”。

  禁军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军称军使)、副都头(马军称副兵马使)。指挥(营)是禁军基本的建制单位,调动、屯戍和作战,常以此计算兵力。为防止武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厢军属地方军。名为常备军,实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机构的杂役兵。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机关统管,总隶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主要任务是筑城、制作兵器、修路建桥、运粮垦荒以及官员的侍卫、迎送等.一般无训练、作战任务。有步军和马军两个兵种,编制分军、指挥、都3级,统兵官与禁军同。

  乡兵也称民兵。是按户籍丁壮比例抽选或募集土人组成的地方民众武装。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担负修城、运粮、捕盗或协同禁军守边等任务。各地乡兵名目很多,编制亦不统一,或按指挥、都,或按甲、队,或按都保、大保、保的序列编成,最多之时,陕西、河北、河东谙路总数达42万余人。

  蕃兵是北宋西北部边防军。由陕西、河东与西夏接壤地区的羌人熟户部族军组成。诸部族首领被封军职.率部族军戍守边境。其编制因族而异,或按部族、性、族,或按族、标、队,至神宗时才统一采用指挥、都的编制。

  土军和弓手属地方治安部队。由巡检相县尉统辖。土军为神宗时所设,隶属各地巡检司;原为吏役,轮差民丁充当,后改为雇募民丁,隶属于各地县尉司。土军和弓手人数不多,通常采用都一级编制。

  北宋神宗时,王安石等人曾推行新法,在军事制度方面主要有保甲法、保马法和将兵法。保甲法规定10家(后改为5家)为1保,5保为1大保,10大保为1都保,“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宋史·王安石传》),农隙教战。保马法,即与保甲法相配合的牧养军马之法。“凡五路义保愿养马者”,由官府给予马匹,或按市价发钱自买,每户养1~2匹,免一定赋役,马匹如有死病等情须补偿。将兵法,即改变原来的“更戍制”,在全国重要军事地区置将统兵,平时就地训练,战时接受调遣,“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宋史·兵志》)。新法初行,颇见成效,但推行不久,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而被废止。

  南宋时期军事制度较之北宋有很大变化。高宗开元帅府节制诸军。枢密院的军事领导体制虽然基本保留,但朝廷控制军队的能力已削弱,枢密院的军权也随之缩小。禁兵已不居主要地位,厢兵所在多有,蕃兵已不存在,而乡兵建置更为繁杂,制度纷歧。军队的主力为屯驻大兵和三衙诸军。屯驻大兵即抗金各将领所率领、屯驻在前线的军队。其称谓几经变易。后来,朝廷为加强对各屯驻大兵的控制,将其改为御营军或行营护军。绍兴十一年(1141),又剥夺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大将的兵权,把他们的部队改为御前诸军,“遇出师取旨,兵皆隶枢密院”(《宋史·兵志》)。屯驻大兵多是亲族乡里和军将的旧时部曲,战斗力较强。其中,岳飞所率岳家军最为著名,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此外,三衙分别领率3支大军,初、中期在沿江和川陕边界还陆续组建10支御前诸军。这13支军队有军、将、队等编制,统兵官有统制、统领、正将、副将、准备将等,兵士一般区分为效用和军兵两级,每级又分若干等。每支军队中有一定比例的“不入队人”,充辎重、火头(炊事)等非战斗任务。宁宗时,这些制度又遭破坏,往往以文臣控制军队。两宋的募兵制宋朝的禁兵、厢兵、屯驻大兵等都实行募兵制。北宋检选禁兵时,初有“兵样”,按身长、体魄划分若干等,分送诸道,令如样选募。以后用木梃代“兵样”,差以尺寸高下。对应召者,根据身长、体魄以及技巧等确定等级,再按等级编入不同部队。凡“亢健者”拣入禁兵,“短弱者”即入厢兵。应募以后,家属可以随营,本人须黥面涅臂为号,中途不得退役,实则终身为兵。兵员空缺则有时从子弟中补选。如果逃亡或犯罪,惩罚极重,甚至株连亲属和乡里。每遇凶年饥岁,就大量招募破产农民,又往往收编“盗贼”为兵,即所谓“除盗恤饥”。在兵源缺乏时,也捉民为兵。罪犯也成为兵士的来源之一。

  两宋军队的兵种及军事法规两宋时的兵种大致相同。主要是步军,其次是马军。弓弩是重要武器,考核兵士较重视其挽弓能力。另外还有水军。南宋水军规模比北宋为大,已常用车轮战船作战。宋朝重视制造武器,兴办若干厂作,能大量生产弓弩,也能成批生产火药兵器。还设置专门管理武器的机构。根据《宋史·兵卫志》相关记载,宋代军事指挥系统由枢密院、三衙、兵部共同掌管。其中,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调动,直属皇帝管理,拥有对宋朝正规军的调动权;三衙分化禁军的指挥权,三个部门共同领导禁军部队;兵部隶属于尚书省,为了防止宰相对军国大事的干预,宋代兵部只掌管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蕃军等非正规军,同时负责武将升迁管理、地图仪仗等。

  禁军是宋朝的正规军,隶属枢密院直接调动,三衙领兵,直接对皇帝负责。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后,废去大量的冗杂部门,唯独不废枢密院。有宋一代,枢密院一直拥有调兵权,熙宁变法废除更戍法,但枢密院依然对其有调动权力。wWw.xqikuaiwx.Com

  厢军是宋朝各州县安保部队,最高隶属于兵部,兵部拥有对全国厢军的指挥权。但是实际上,厢军战斗力弱,一般只有维持治安和杂役的任务,州县地方长官一样对其有领导权。

  土军、民兵、藩军是宋代为了边防安全和治安稳定建立的准军事化部队。按照熙宁变法的保甲法要求,宋朝逐渐建立完善其民兵部队,而从仁宗朝开始的对西夏战争也大量的招募了土军和藩军,这些军队名义上直属于兵部领导,兵部拥有其指挥权。根据《宋史·兵卫志》相关记载,宋代军事指挥系统由枢密院、三衙、兵部共同掌管。其中,枢密院掌管全国军事调动,直属皇帝管理,拥有对宋朝正规军的调动权;三衙分化禁军的指挥权,三个部门共同领导禁军部队;兵部隶属于尚书省,为了防止宰相对军国大事的干预,宋代兵部只掌管兵卫、仪仗、卤簿、武举、民兵、厢军、土军、蕃军等非正规军,同时负责武将升迁管理、地图仪仗等。

  禁军是宋朝的正规军,隶属枢密院直接调动,三衙领兵,直接对皇帝负责。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后,废去大量的冗杂部门,唯独不废枢密院。有宋一代,枢密院一直拥有调兵权,熙宁变法废除更戍法,但枢密院依然对其有调动权力。

  厢军是宋朝各州县安保部队,最高隶属于兵部,兵部拥有对全国厢军的指挥权。但是实际上,厢军战斗力弱,一般只有维持治安和杂役的任务,州县地方长官一样对其有领导权。

  土军、民兵、藩军是宋代为了边防安全和治安稳定建立的准军事化部队。按照熙宁变法的保甲法要求,宋朝逐渐建立完善其民兵部队,而从仁宗朝开始的对西夏战争也大量的招募了土军和藩军,这些军队名义上直属于兵部领导,兵部拥有其指挥权。

  懂得了这些,就知道,陆垚是一定想要在军队中安排自己人的。当然,陆垚也明白,关于黎成、莫迪他们这样自己的手下,如果想要让他们去到前线就能够带兵的话,一是要有皇上的旨意,对于这一点,陆垚打算在自己有机会上朝后亲自和赵祯沟通。这第二,即便是有了皇上的旨意,如果这两个人没有一些真才实学的话,到了军队也是难以服众的,所以,陆垚还是必须选择自己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能跟着自己一同去到前线,在这一点上,黎成自己的功夫过硬,而莫迪也有巧妙的思路,徐方的太极拳也可以应用在士兵的实际训练中,所以,陆垚最终挑选出他们来和自己一同出使。

  当然,既然一切都安排妥当了,陆垚也就暂时放下了身上的担子,不管这之后琼林宴也好,还是说上朝的事情也罢,现在这时陆垚都不去想,他找到了曹菡和韩韫玉,和她们共同吃了一顿火锅。要知道,这可是陆垚第一次和两位夫人一同用餐。之前的时候,陆垚觉得韩韫玉难以接触,现在看来是陆垚自己想多了,家中有韩韫玉这样的女子做正室妻子,陆垚觉得也是再合适不过。虽说陆垚对曹菡的喜爱肯定是超过韩韫玉的,但是要说她们两个人当中更适合做正室妻子的人,自然还是韩韫玉。

  三人吃过饭后,陆垚也就带着她们两个在汴梁夜市逛了许久,期间,美食、饰品,只要韩韫玉与曹菡喜欢,陆垚也是直接买下。韩韫玉和曹菡,同样是逛夜市,更为兴奋和高兴的,倒是韩韫玉而不是曹菡,虽说陆垚看得出来,韩韫玉作为大家闺秀,已经在极力的克制自己的情绪了,但是她对每一件东西充满好奇的眼神,还有各种美食吃下之后的开心,那都是隐藏不住的。确实,韩韫玉和曹菡从小的成长环境是不一样的,对于曹菡来说,能和陆垚一同逛夜市是非常开心的事情,不过,之前她自己也是有机会平日和晚上出来逛逛的,当然,虽说那时候也是偷偷摸摸,基本上带她出来的都是哥哥曹诱。所以,今天的这种场景,曹菡其实并不是第一次见到,所以,她激动的心情就要比韩韫玉少上一些。但是这些东西对于韩韫玉来说,大多都是第一次接触,而且是跟着自己的夫君一同出行,她自然是非常开心了。

  快乐的时光都是短暂的,结束夜游后,陆垚叫来了棠溪,驾着马车载着三人回陆府去。

  “上朝之后,是不是马上就要出发去边关了?”车内,韩韫玉倒是直接问了这样一句,显然,刚才美好的情景并没有让她忘记陆垚成为枢密副使之后要面对的事实。

  曹菡在一旁也是说道:“所以,你今天才将我们给约出来的?”

  陆垚先是看了看曹菡,随后又转头看向韩韫玉,说道:“不错,我想这,从咱们成婚以来,都没有一起出来逛过夜市,实在是我的一大遗憾,而且,我做的事情,也想让你们知道一下,最关键的是,我马上就要出使边关了,这场战争,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结束。”

  “你有信心获得胜利么?”韩韫玉问道。

  其实,韩韫玉对于陆垚的功夫其实是不怎么了解的,虽说她从自己父亲那里后来知道,陆垚是通过参加了比武招亲大会,最后才能够迎娶曹菡的,但是实际上除了很早时候陆垚和曹菡的那一次交手之外,韩韫玉其实并没有怎么看到过陆垚用出功夫来。所以,想到陆垚接下来作为枢密副使,是要出使边关上阵杀敌,所以韩韫玉这么说,也是对陆垚人身安全的一种担心。

  坐在韩韫玉旁边的曹菡对此倒是丝毫不担心,毕竟曹菡可是亲眼见证过陆垚是如何成为比武招亲大会最后优胜者的人。曹菡说道:“我倒是不担心这些,陆垚的功夫是非常厉害的,那些人肯定不是你的对手,而且我哥哥也会跟着一起去,到时候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

  自然,在知道了陆垚成为枢密副使之后,曹诱肯定也是和曹菡说起过自己会跟陆垚一同出使的事情,陆垚看到曹菡似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于是便开口询问。曹菡说道:“哥哥之前因为处理不好朝堂之上的各种关系,最后被贬出汴梁,你不会也出现这种情况吧。”

  陆垚笑了笑,说道:“原来是在担心这个啊,没关系的,我会处理好跟那些将军和将领之间的关系,另外,我也会帮你看着你哥哥,绝对会平安回来。”

  韩韫玉看上去还是有些担心,曹菡在一旁安慰说道:“放心吧,陆垚他向来说话算话,不会骗人的,咱们就不用担心了。”

  听曹菡这么说之后,韩韫玉总算是放心了。

  这一夜过去,接下来到来的就是琼林宴了。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北宋大相公更新,第五百四十二章 吐露心声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