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穿越小说>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第302章 二入汴梁(廿五)
  “好,心意我收到了,东西你带回去吧。告诉史知县把心思多用在升县一事上,我自有朝廷供养,不需要他为我准备什么土特产!”

  王黼冷着脸半似拒绝半似训斥,这一刻他仿佛被历代正直的御史中丞附体了,第一次发现拒绝下属贿赂时可以如此的理直气壮、气吞山河。

  唯一可惜的是他的女粉丝们此刻已经各自散去,没有看到自己刚正不阿拒贿时的英雄气概。

  不过此时路上有不少行人都看了这一幕,王黼知道其中一定有皇城司的密探,这件事情很快就会报到大内禁宫之中,那时宫中他收买的几名近侍只要在皇城司上报此事时帮他美言几句,一定会让皇上对他的印象又好上一分。

  武松愣了一下,他没想到传说中贪财好色的王黼竟然会义正言辞地拒贿,难道听说是土特产不高兴了吗?

  但武松很快就打消了这个想法,一般行贿之人都不可能直接说送财帛的,说成土特产非常正常,王黼不会因为这个就生气拒贿。

  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做给别人看的!

  武松不动声色向四周扫视了一下,果然在王黼身后数丈处看到两个看似普通百姓,却又处处透着不合理的人来。

  看那两人假装在附近攀谈,但是眼神却时不时往王黼和武松这边瞟一眼,分明是窥视和监视王黼的人,不用问这两人一定就是大宋大名鼎鼎的皇城司的人。

  徽宗为人懒散不喜政务,他掌控大宋朝十五年的时间虽不说倒行逆施,但也是任性而为,基本上做到了“远贤臣亲小人”,但大宋朝局却能腐而不烂,跟他善用密探组织不无关系。奇快妏敩

  徽宗通过皇城司监控朝中四品以上官员,让大宋朝的局势始终不曾脱离他的掌控,就连蔡京这么厉害的人物在他手中也是四起四落,背足了黑锅和骂名。

  在徽宗有意引导之下,民间和正直官员的怒火始终集中在六贼等一群佞臣身上,反倒让徽宗超然物外,可以左右平衡政局却很少受到诟病,不得不说徽宗的政治手腕实在高明。

  既然王黼要演戏,武松决定陪他好好演一场!

  武松一梗脖子,大声道:“中丞大人,您虽是我家知县尊敬的师长,但我也不允许你如此轻视我家知县的人品和能力。

  我家知县自去年到阳谷县任职以来,一直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短短一年时间就克服各种困难,使阳谷县基本达到升县的标准,今年之内阳谷县必向朝廷申报验收达成上县!”

  王黼一愣道:“你说什么?阳谷县今年就能晋升上县?此话当真?”

  武松斩钉截铁道:“是的,现在全县户数已经超五千户了,只是还有二百多户百姓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史知县准备用一年的时间让这些百姓全面脱贫,因而打算年底再向朝廷上报此事。”

  王黼眼睛亮了起来,中县升上县代表一县治理有方、百姓富足,对国家来说则是政通人和、四海升平的表现,放在平日给知县记一大功,下次考评升迁一个下等州府的佐贰官就是不错的奖励了。

  但是今年不同,今年可是徽宗皇帝登基十五周年庆典,武将可以跑去西北打一仗报捷,文臣则想办法报各种祥瑞,一时之间大宋境内祥瑞丛生,什么灵龟、白鹿、双穗稻、四不像等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其实连徽宗自己都知道这些都是人造的祥瑞,从朝廷层面上从未予以肯定,就是怕前面嘉奖鼓励了,后面事态无法控制,最终贻笑大方。

  但是“升县”那可是实打实的功绩!徽宗登基至今,只在崇宁元年有过一次升县,其后十三年都没有出现升县,如果阳谷县真能达到升县的标准,今年称之为“祥瑞”也无不可,而这正是徽宗皇帝最想要的祥瑞之一!

  王黼脑子飞快运转起来,如果这个祥瑞是自己的门生达成的,又由自己上报到皇上那里,自己会不会离中枢的位置更近一步呢?

  想到这里王黼立刻有些坐不住了,他向武松伸出左手,武松立刻会意,急忙上前几步,将王黼从马背上扶了下来。

  王黼落地后更能感受武松的身形健硕高大,眼神中不禁带了些欣赏之色,不过他依然冷着脸问:“这么说,你马背上的东西真的是特产,而不是财帛?”

  武松心说史知县是想送王黼金银珠玉,但是阳谷县乃是一个中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有限,养县里百多号官吏衙役已经很吃紧了,真没有闲钱送礼。

  之前武松送去大内的阳谷县敬献五千贯,那是挪用了阳谷县乡绅富户给流民乞丐捐赠的那五千贯“扶贫款”,否则哪有钱给皇帝拍马屁,也不知道西门庆和华主簿是怎么说动史知县兵行险着,挪用扶贫款的。

  武松是那场扶贫认捐活动的参与者,自然知道这五千贯的来历。

  史知县让武松把扶贫款解送京师当贺礼,自觉心中有愧,羞于见武松,所以才让陈师爷从中串联,他自始至终没有面对武松,就是怕武松这个愣头青给他难堪。

  武松气愤之余,更牵挂阳谷县的那些流民乞丐,武松曾向他们的首领承诺会让改善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让他们像正常百姓一样生活。

  那五千贯扶贫款虽不多,但是人均三贯多钱,足可以让他们撑过春夏时节,迎来今年的粮食收成,也许缓了这几个月,就可以让一个流民乞丐或是他们的家庭走向正规,从此摆脱原来的身份。

  虽然他们可能依然还是最底层的穷人,但他们以后可以像阳谷县那些没有土地的佃农一样生活,也可以在县里划辟的荒地上苦苦耕种三年免税庄稼,成为新一代自耕农,不管是哪种,他们都有了希望。

  但是现在希望破灭了,武松觉得自己给了他们希望,又亲手把他们的希望拿走,自己实在无法心安,更不知道回去该怎么面对这些人。

  所以武松才费尽周折让智清长老出面援助阳谷县的流民乞丐,这么做是武松在给自己的承诺还债。

  也许有人会问武松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直接用七宝金刚降魔杵换钱去救助那些流民乞丐不是更方便、更直接吗?还不会有中间商从中盘剥、折损吗?

  好啦,别天真了。

  第一,历朝历代私人赈济百姓者基本都不会善终,在上位者眼中,你私人赈灾就是在收买人心,意图不轨(造反);

  第二,中国自古有“财不露白,富不露相,贵不独行”之说,武松如何解释他钱财的来源?解释通了钱财来源,又怎么解释他有这么多钱,却要做个一年几十贯收入的都头?武松可不想变成一只“出头鸟”。

  第三,武松花这么大本钱所图是什么?不是人人都会像智清长老那样相信武松真的是悲天悯人。第一个怀疑武松的就是史国卿,他会认为武松要取他而代之,然后两人之间脆弱的信任就土崩瓦解了。

  谋划这么大一套方案,可见武松格局和大局观超人一等,能照顾到各方利益,当然他自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武松抱拳道:“回中丞大人,去年隆冬前,一只猛虎蹿至阳谷县境内,残害百姓商旅二十余人,一时之间县内人心惶惶。史知县沉着冷静,一边组织当地猎户围剿猛虎,一边在江湖上诚招义士除虎。

  很快老虎被人击毙,虎患解除。阳谷百姓欢欣鼓舞,人人称颂大人仁德感动上天,要求为史知县立生祠,结果被史大人严词拒绝,坚称那是他身为一方父母官应该做的事情,当场感动数十位百姓落泪。

  自此之后,阳谷县变得政通人和,百姓心气很高,全县上下一心誓要在今年升为上县。小人是正月二十离开的阳谷县,本县百姓已经开始沤肥犁地,相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小人这次代表阳谷百姓将一些老虎泡制的药酒、药丸送于大人,感谢大人对阳谷县发展所做的关心,希望大人一如既往支持史知县,支持阳谷县三万多百姓早日达成升县目标。”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更新,第302章 二入汴梁(廿五)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