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穿越小说>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第181章 无妄之灾
  西门庆早在阳谷县时,就已经选好了几户准备联姻的目标人家,都是朝中某权贵拐弯抹角的亲戚。

  这些人自身没有官职或家中条件一般,却能凭着亲戚关系在权贵面前搭上话、牵上线。

  西门庆虽然只是小县城里的一名商人,但家中资财至少五万贯起,在当地绝对算得上巨富之家了。

  一旦双方确定联姻,西门庆就可以通过亲家与某权贵拉上关系,那时打通该权贵的关系就简单多了,无非是钱财开道罢了。

  可惜汴梁那些权贵家的亲戚们目光短浅,自家条件一般却眼高过顶,根本看不上一个小县城土财主家的女儿,认为这门亲事不能给自家带来太多的嫁妆收益和长期利益。

  所以不管西门庆拿出多大的诚意来,还是被这些短视的权贵亲戚们无情地拒绝了,这让刚去汴梁寻找机会的西门庆备受打击。

  事情没办成,西门庆在汴梁闲来无事,只能通过逛青楼来排解心中的烦闷,无巧不巧就遇到了以前的一位朋友——陈洪。

  此陈洪并非阳谷县那位陈洪老师,乃是西门庆早年生意上认识的一位朋友,两人大概有七八年没见了,他与西门庆有着相同的爱好——女人。

  所以二人在汴梁偶然相遇,竟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彼此相谈甚欢。

  西门庆问起陈洪别后的情况,才知道陈洪几年前因为得罪了同名同姓的县令,被对方迫害得几乎家破人亡,不得已才来汴梁讨生活。

  结果天无绝人之路,陈洪到了汴梁后不久,就和东京八十万禁军提督杨戬攀上了亲家,把自家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了杨戬的继子。

  [此杨戬乃是个宦官,不是二郎神杨戬,但是二郎神的神话形象确实由这位宦官杨戬经过复杂的文化演进过程而形成,这个过程过于复杂,这里就不细说了。]

  自此,陈洪时来运转,虽不说荣华富贵、飞黄腾达,但是一家人在汴梁的日子却过得十分安逸。

  而当年“迫害”过他的县令陈洪也因被人弹劾贪腐而罢官免职,算是为他出了口心中的恶气。

  西门庆对此陈洪的人品还是很了解的,此人也是做生药生意的,比西门庆做得还不地道,喜欢掺假卖假,不像西门庆只是搞垄断、坐地起价,药还都是真药。

  药材买卖关系国计民生,历来是官府严查防控的重点,否则王安石变法期间就不会成立太平惠民药局这种具有一定药监性质的官办药局。

  而药商陈洪多半是被当时的县令陈洪抓了现行,所以罚得他几乎倾家荡产,被迫跑到汴梁来讨生活。

  现在药商陈洪发迹了,想怎么美化自己就怎么美化自己,只可怜那县令陈洪丢官丢得冤枉,只能回阳谷县老家养老,给当地知县做做师爷,刚巧西门庆还认识这个致仕县令陈洪。

  不过西门庆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没有半分同情县令陈洪的想法。

  他问清楚药商陈洪还有个年龄比西门大姐大两岁的儿子,名叫陈敬济,至今尚未定有婚约后,就打算把阳谷县的陈洪献祭了,以取得药商陈洪的信任。

  “陈兄,你可知道那县令陈洪罢官免职后去了哪里?”

  “哪里呀?兄弟可知道他的下落?”

  “当然知道!就在小弟家乡的阳谷县,陈兄想不想再整整他?”

  “好呀,如果这事办得漂亮,我就把我儿子和你女儿的亲事定下来!”

  ……

  阳谷县的陈洪陈兴父子,恐怕这辈子都不会知道西门庆家的门客为何要给陈兴设套放贷!

  所有人都以为是陈兴从小被陈洪管束严格,首次科举不利后,陈洪对他少了管束,以至于他自甘堕落结交了四瘟鬼,因而背负上巨额的高利贷。

  而四瘟鬼也是凑巧看陈兴不谙世事,从而引诱他下水,最终的目的是从陈洪家多勒索些钱财罢了。

  这种事情很常见,但谁能想到四瘟鬼原来是受了西门庆的指使才这么做的,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讨好药商陈洪罢了!

  对阳谷县的陈洪父子来说,这真是一场无妄之灾!

  如果没有武松的偶然出现,陈洪、陈兴父子绝无幸免的可能,家破人亡之日都不会太久远。

  武松帮陈兴摆平了所欠的子钱利,又促成陈洪陈兴父子团圆,绝对是大恩一件。后来武松又推荐陈兴担任了阳谷县衙的工房典吏,更是恩同再造。

  如果他们父子知道,武松无意中破坏了药商陈洪和西门庆的毒计,不知他们会感激成什么样子!

  腊月二十八日,是陈兴到县衙上卯的第一天。

  虽然他到岗时间不长,但陈兴这几年曾随父亲无数次出入县衙,县衙中大半公人他都认识。

  后来陈兴被父亲逐出家门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无处可去,就在县衙里混住宿、讨吃喝,可以说现在县衙中人对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华夏是个人情社会,人脉广办起事来就会顺畅很多,陈兴因祸得福,加上他父亲的背景,别人也不会刻意为难他。

  只用了半日,陈洪就与原工房典吏交接清了工作,并请工房典吏在县衙附近的酒肆中好好吃了一顿大餐。

  工房典吏此刻已经接了吏房典吏的位置,算是小有进步,心情十分愉悦。再加上陈兴请他吃酒,虚心讨教、恭敬有加,他也就尽心点拨起陈兴工房的差事来,让陈兴获益匪浅。

  最后工房典吏还送了份大礼给陈兴!

  原来工房典吏今年压了一年的兴修水利款没有支付给服劳役的农户,而是用县衙库房里已经上报损耗的碎米陈粮顶了这部分工钱。

  因为发放碎米陈粮时,工房典吏按市价又多给了每人两成粮食,干活的劳役也就欣然接受了,没人再提发钱的事情。

  就这样,一年下来工房大概结余了九十多贯水利款。如果工房典吏没有调走,他可以明年慢慢顶账报销,把这笔钱取出来,一半孝敬上官,一半进自己的腰包。

  但是此次调动来得十分突然,他没有时间报销出这么大数额的一笔款项,所以只能便宜了陈兴。

  但是工房典吏心有不甘,不想钱都落入陈兴的腰包里,所以他建议陈兴刚刚上任,一切还是以求稳为主,不要轻易动这笔钱、

  等年后盘点时,让陈兴假装发现了这笔钱,全部上交到知县处,这样陈兴就有了开源之功,而工房典吏也有了结余之功,这样岂不是一举两得。

  工房典吏这一番花式操作令陈兴眼界大开、震惊无比,这才知道做一名县衙小吏也能有这番大作为,自此不敢再小看这些县衙胥吏了。

  [注:典吏是衙署六房主官的正式名称。典吏不是官员,而是吏员,又称胥吏。官、吏的区别,有点类似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但不尽相同。

  宋时,府衙、县衙均有六房,职名和工作范围大同小异,只是管理区域不同。一般设6-8人,其中刑房、户房的工作量较多,有些衙署会多设一名刑房、户房典吏。

  典吏掌握一定权力,可以满足部分人的权力欲望。加之历代官制中都允许典吏在供职一定年限后,品行优良,经过考核后可升级为官,这就成为另外一种当官的途径,所以还是有不少科举不顺的读书人愿意走这条路径。

  在实际工作中,内部人员会尊称府衙的六房典吏为押司,称县衙的六房典吏为典吏,以示区别。wWw.xqikuaiwx.Com

  民间叫法就没那么严谨,碰到德高望重的县衙典吏,百姓也会尊称押司,如宋江在郓城县被称为宋押司,看他的工作范围应该是刑房典吏。]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更新,第181章 无妄之灾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