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咧嘴一笑,心情不错。
“你笑什么?像个傻子似的。”朱道逸笑问道。
“没事,就是想到此行一切顺利,而且还有钱赚,高兴一下。”奇快妏敩
杨宇笑呵呵的说着,随即又忽然问道:“对了,你说我们这次也算是守城有功吧?”
“当然算了。”
“那你说这次皇帝会不会也封我个一官半职的?”
杨宇内心还是希望能成为一个红顶商人的。
毕竟身上有一层身份做什么都能名正言顺一些。
朱道逸见他认真不像是玩笑话,也就收敛的嬉笑,用心思索了一下。
“我朝好像还没有商人入仕的先例啊,恐怕是有些难。”朱道逸低声道。
“哈哈,我也就是想一想而已,不是还有你吗?”
“有你在泉州主政就够了,我当不当官的无所谓了,我俩合作一样能把泉州搞的好好的。”
杨宇安慰道。
他深知现在的商人地位低微,任你有家财万贯,照样处处限制你,看不起你。
政商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根本不相通。
就像是鱼和熊掌自古不可兼得一般。
“好了,咱们也别多想了,还是抓紧时间考虑一下回去之后扩产的事宜吧。”
杨宇笑呵呵的说着,拉着朱道逸和郑成功二人进舱去了。
回去之前要大概的商议出一套合适的扩产扩建的方法来,这就涉及到了土地和人工。
泉州如今可适合生产生活的区域还是太少了,需要详细规划。
正好船舱里有一副简易的泉州地图可供参考。
……
北京城,皇宫养心殿。
“陛下,陛下,大喜啊、大喜。”
一名身穿百花蟒服的大太监欢天喜地的跑进来报喜。
这太监正是司礼监掌印、兼东厂督公——王德化。
他一进门、殿内的侍卫、太监、宫女全都毕恭毕敬的弯腰行礼。
崇祯皇帝此刻正在御案前眉头紧皱,望着一大堆等待批复的奏折头疼不已。
听到动静,不由得抬起头。
“何事高兴成这样了?来,快说说。”
崇祯也不恼怒,急忙起身。
最近一段时间全都是坏消息,猛然间听到一个好消息来报、高兴都还来不及呢。
“启禀陛下,奴婢刚刚接到从潼关城送来的八百里加急。”
“李自成那贼人在潼关外大败,损失惨重、最后狼狈而逃。”
王德化笑容满面的弯腰将信件送上。
“果真?”崇祯大喜,连忙接过信件撕开查看。
看的目不转睛,看得脸色涨红。
“哈哈…真是天佑我大明基业啊。”
“哈哈……哎?”
“朱道逸?杨宇?郑福松?他们怎么去了?”
看完奏折,崇祯的面色平静下来,低着头重新回到案前坐下。
王德化在一旁听的仔细,心中霎时间猜测到了四五分。
“去,去将张缙彦和魏藻德叫过来。”
“对了,把王迁也叫过来。”
王德化一听这几人的名字,心中更是确认了猜测。
“奴婢这就去,陛下稍候。”
不过半个多时辰——
算上王德化一共四人气喘吁吁的站在崇祯的御案前。
剩下三人分别是兵部尚书张缙彦。
内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魏藻德。
后军都督府,左都督——王迁。
“都找个位置坐下吧,喝口茶歇一歇。”
崇祯皇帝随意摆手示意了一下。
“来人,将东西给各位大人看一看。”
随着崇祯的话音落下,一名小太监就给三人每人发了一张宣纸,上面的墨迹都还未干。
几人接过,只看一眼便被内容吸引。
王德化低头恭敬的站在一旁,内容翻抄的时候他已经看过了,现在一点也不好奇。
“这是朕刚刚命人抄录的八百里加急信件,潼关送来的,一个字都没漏下全在上面了。”
崇祯趁着几人认真观看时开口道。
“朕、找你们来,就是想商议一下这封赏事宜,希望你们能给出点建议。”
说完,也是静静的坐在御案后,一言不发。
场下三人全都皱着眉头,几乎是逐字逐句的慢慢品味。
连身旁的茶水都顾不得喝上一口。
这三人全都是修成了人形的千年老狐狸,一看完就知道了崇祯的心思。
都在心中暗暗琢磨着,思索着又能让崇祯满意又能不损自己利益的法子。
又过盏茶功夫,三人才相继放下手中的宣纸。
一旁的小太监赶忙上前收起,就在崇祯的眼前直接丢进一旁的香炉内引燃。
一股白烟伴随着淡淡的墨香飘荡在大殿内。
“陛下,臣以为这孙传庭可以功过相抵。”张缙彦最先起身开口道。
“嗯,还有别的意见吗?”崇祯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魏藻德一见崇祯如此,顷刻间会意。
立刻起身躬身道:“臣以为孙传庭所做之功不足以抵其过错,但如今形势迫人,正是急用人之际,所以……”
“所以,臣以为可以再适当的给一些责罚即可,比如罚奉六个月。”
“王迁,你说说。”崇祯不置可否的又问向王迁。
王迁还是一副懒洋洋半睡半醒的模样,缓缓一拱手。
“陛下,老臣头昏年迈,不敢妄加议论。”
崇祯一摆手:“罢了,就这么办吧,便宜那孙传庭了。”
“好了,再说说白广恩,高杰这些有功之人的封赏,还有战死的那些将士们该如何。”
“陛下,臣以为……”
“……”
几人又开始不断地商议着出谋划策。
其实这些都很容易,无非就是按照既定的军功大小,按部就班的赏罚就行了。
根本没有什么需要商议的。
叫他们来的重点也根本不是这些人的封赏。
几人心中也都明白这些,全都知道崇祯皇帝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却也不敢点破,也没必要去点破。
果然-
过了半晌,大大小小的赏罚事宜全都谈妥之后。
“好,下面还有两个人的封,赏朕着实是拿不定主意,还需要各位来帮忙参谋一二。”
底下三人一听,全都明白正事来了。
“刚刚几位也都看了信件,信中所说的几人想必诸位都知道吧?”
“郑福松自不必多讨论,我会另有赏赐给他郑家。”
“朱道逸和杨宇这两人该如何封赏,你们给几条建议出来。”
闻言,底下三人全都是欲言又止的模样,都不愿最先开口。
这确实是个难题。
先说朱道逸这个奉国中尉,还算是比较容易封赏一些。
毕竟有祖训和先例在前,可以做个参考,不会有太大争议。
难就难在杨宇身上。
一个月前他们是见过杨宇的,对他的底细多少知道一些。
他是个庶民,是个最底层的商贾之人。
正常来说赏赐些金银珠宝也就足够皇恩浩荡了。
但——
真这么简单的话,崇祯也就不会把他们叫来商议了。
很明显,崇祯是想要让杨宇为朝廷所用。
如何才能为朝廷所用?
当然是封官晋爵最管用,这样就可以将杨宇牢牢绑在大明朝的战车之上。
可是,如何才能给他封官晋爵呢?
这可就没有先例来借鉴了。
若是唐突的做了决定,引发了官场震荡也不太好收场。
所以,必须要和几位权臣商议一番。
最不济,最后的方法和提议也不能是从皇帝的口中说出来。
需要有人挡在最前面。
摆明了,崇祯皇帝叫他们过来一方面是商议。
另一方面是要找个能挡住悠悠众口的替罪肥羊。
“哎……”
底下三人心中跟明镜似的,却也只能苦笑一声。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杨宇铁头小金刚更新,第86章 商议封赏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