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问,王昭远当即道来:“根据利州报,此番先期来袭的汉军,乃兴元府的王仁赡军,虽仅数千,但可想而知,北汉大队人马,必在其后。
这些年,我们在利州、剑门一线,共屯有五万余军,川路险峻,极不利于进军,只需善加利用地形地势据守,足以抵御汉军。待其粮尽,敌军必退,我军或可趁机反攻,以求斩获......”
王昭远言罢,孟昶还没说话,宰相李昊就不由开口道:“当年,大军屯于凤州,一样是坚城险道,还不是被汉军一击击破,枢密使何以能保证,此次就万无一失?”
见李昊质疑自己,王昭远当即怒怼回去:“当年我军也将北汉大军挡在威武城外数月,若非其以火攻,再加军械犀利,足以拖到北汉撤军。如今,我们已有防备,岂会再与韩军可趁之机?
自三泉至剑门两百余里,每一寨、一关、一隘、一城,守备建筑坚固完善,军械充足,至少屯三月之粮。再加我们采取守势,只需稳扎稳打,坚壁防守,何惧汉军?”
听王昭远这么一说,孟昶来了些劲儿,眼神中闪过几许希冀的光芒,问道:“当真足以拒守汉军?”
“陛下,只需朝廷予北边将士以支持和信任,为保卫国家,为护宥乡梓,将士们必然用命!”王昭远郑重地道,满腹豪情。
“好!”孟昶为其所感染,不由抚掌,说:“昭远,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这等时候,也只有你能为朕分忧了!”
言罢,孟昶又不免露出踌躇之色,疑虑道:“五万军队,能够挡住汉军吗?是否,该再增援些?”
经过近三年的扩充,蜀国军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各州加起来,足有十六七万,当然军事素质,与此前完全没得比,精锐、老兵,大部分都在与北汉的几次大战中消耗掉了。
新武装起来的军队,稍微精炼些的,都集中在北边与成都,集中训练,剩下的,也就只能维护治安,弹压叛乱,欺负一下动乱的百姓。而其中,有很多人,都是日子过不去,无奈应征,参军混口饭吃。
“绵州、梓州及成都尚有四万军,可分出一半,北进屯于梓潼,转运辎需,以作支持。剩下的不宜轻动,国内尚不安宁,需留一定的军力,保卫成都及周围,弹压动乱,威慑不法。另外,我军此番以守御为主,为减轻粮道转运的负担与损耗,也不需屯太多兵!”王昭远说道。
说着,王昭远继续谈起他的御汉大计:“三泉乃蜀北门户,地势险要,南倚山,北濒水,城关又多加修缮,坚固无比,有防御使李进率三千精兵把守。汉军先锋之来,便是想要打破入川通道。赵崇韬已经遣兵北上增援,加强守军实力,如无意外,至少可据之抵御两月。
两个月后,即便被攻破了,汉军的兵锋、士气,都将得到极大的削弱。在其南,更有漫天、绵谷、剑阁、葭萌等险关要寨,汉军若一座座地打,再多的兵马钱粮,都难以支撑消耗。甚至,我们还可以拆毁栈道、桥梁,以绝其进军路途......”
王昭远说得神采飞扬的,一通分析下来,似乎自家的优势,真的很大。
不过这个时候,宰臣毋昭裔又开口了:“陛下,依王枢密的策略战法,这必将是一场耗日持久的消耗大战,川道对汉难行,对蜀亦然。如欲供给北方数万大军,则需要征集倍之的人力,用以转运军需物资。
眼下,已然入秋,农时将至,劳役过多,只恐耽误了秋收。近年来,各地民乱颇多,强征民力,也怕引起更大的民乱。再者,朝廷的财政拮据,诸仓储备都不足,短时间内,也无法抽调出多少支持作战消耗。
另外,还需防备陵、荣的獠贼,趁机复叛,尤其仁寿周边的獠贼,距离成都太近了,不得不防备......”
听毋昭裔这么一说,孟昶面色也不禁苦了下来。王昭远却不吃这一套,言辞激烈地道:“再是困难,也不能耽误了北方防御?至于筹措钱粮,那是朝廷应为之事?国难之际,难道还要吝啬于成都的粮仓、武库吗?”
“再不济,还可向成都的官吏、富商括借钱粮!将士们浴血厮杀,为国征战,力敌强汉,都是为了保卫他们。不说毁家纾难,捐资献粮,总能做到几许吧!”盯着毋昭裔,王昭远冷冷道:“似毋相公,你家少举行宴席,每餐少吃些饭菜,就足以供养数百军士了!”
听王昭远这么说,毋昭裔有些急了,就像被撕破了老脸一般,指着他道:“你,你,何以狂言乱语?”
“我说错了吗?”王昭远眼神中透着少许轻蔑:“成都粮价飞涨,毋相公家近来获利不匪吧!有粮食运入京中,牟取厚利,就不能支援一些御汉将士们?你饱受陛下厚恩,这等时候,难道还只顾及自家财富利益。若是让前方的将士知道了大蜀公卿们的作为,他们会怎么想,耽误御汉大事,毋相公又有何颜面立足于朝堂之上?”
王昭远一番义正言辞,差点没让毋昭裔这老臣背过气去,小心地打量了孟昶一眼,注意到他因王昭远之言越来越阴沉的脸色,顾不得与之争辩了,当即严肃地请道:“陛下,老臣等必然竭尽全力,调集民力,筹措钱粮,以供大军!”
边上,李昊、欧阳炯等朝臣,也跟着附和,都面色庄严,心里则是怕王昭远把火烧到他们身上,将他们的底子给抖落出来。
见臣子们的表现,孟昶神色缓和了些,说道:“不论如何,当此危急之时,务必全力支持拒汉大军!”
“是!”
“陛下,臣以为如此国战,朝廷当广发官文,布告蜀中百姓,人人都当为国出力。家家出丁,作战转运,妇女务农耕织,以供前线。上下一应官俸,都当削减,用以资军......”
王昭远还没说完,宰相李昊终是忍不住,谏阻道:“陛下,万万不可!王枢密所言,乃穷兵黩武之策,倘若施行,蜀中必乱,蜀中若乱,还谈何抵御北汉大军!”
李昊一开口,原本有些意动的孟昶又冷静下来,看着王昭远,轻轻地摇摇头:“暂且不必如此!而今战事才刚刚开启,朝廷还当按部就班,支持前方。至于之后,看战事进展,再作决定!”
“陛下英明!”李昊当即拱手道。
事实上,王昭远还是很有一些想法,只是仅仅只能作为想法罢了。纵使孟昶同意了他的建议,以后蜀的组织力与执行力,也难以做到,并且,当真把官员、把蜀民逼狠了,就如李昊所言,后蜀本身就会先乱了......
缓了一口气,王昭远又郑重地道:“当此存亡之秋,臣建议陛下御驾北征,总督北方战事,激励士卒。如有陛下亲临,将士们必然感之而效死!”
“陛下不可!”这下是一干文臣,齐声劝阻。
“君子不立危墙”、“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江山系于陛下一身,不可亲赴险地,天子不可擅离京师等等。大概就是用这些理由来劝阻孟昶。
而孟昶,实则根本不用臣子们劝,直接道:“朕不通兵略,更无驭兵之才,贸然北上,只会给将士们增添麻烦,反倒不好!”
大抵是觉得自己的态度有些怂了,孟昶对王昭远道:“北面防御,乃是由你与韩卿一手构建,当此之时,莫若由你北上,督率诸军,防御汉军!”
见状,王昭远没有太多犹豫,拱手便道:“臣愿往!”
“好,朕便以卿为北面防御都部署,率师拒汉。关城宁定,大蜀安危,朕就寄于卿之手了!”孟昶严肃地道。
“臣在所不辞!”王昭远也郑重道。
环视一圈,微微一叹,孟昶说道:“诸卿,国家板荡,内外不宁,唯有靠诸位,同心同德,共度时艰,以保江山了!”
“是!”
“陛下!”这个时候,枢密副使韩保正提醒道:“还有一事,不得不做准备。北汉兴兵伐我,必然兵分两路,北面重兵云集,东路也不可放松。而今夔州的军力弱了,还当东调军卒,增加川东的防御实力!”
奇快妏敩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汉世祖123更新,第130章 御汉大计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