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不起眼的城市在两百年前却是赫赫有名,当年光武皇帝麾下大将军夺取荆州全境的大战就是在这里打响的。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已经没有了那时候的铁马金戈,更多的是一种落寞。
而且,随着襄阳的日渐壮大,周边的城市反而越发贫瘠。
这种现象在后世被称作“虹吸效应”,只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这个概念。
黎丘的县令是江淮书院的学子,唤作桓承。
随着袁术对荆州全境的取得,江淮书院出来的学子也被慢慢输送到荆州各郡为官。
桓承与桓阶是同族,今年二十六岁,举孝廉出身,也曾经做过郡府的幕僚,后来进入江淮书院。
去年末,桓承刚刚调任黎丘,到如今也不过半年。
“县君,今日准备到哪里去啊?”
一大早的,黎丘县衙就站着一大堆人。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青衣的胖县丞,他笑眯眯的看着面色冷漠的桓承,笑眯眯的说道。
桓承个子很高,身材修长,标准的士人打扮,居高临下的看着眼前这个笑眯眯的胖子,冷声说道。
“张县丞,你倒是消息很灵通嘛!”
面对桓承的冷遇,这个胖县丞不以为意,阴阳怪气的说道。
“县君您这话就言重了,某不过是记挂县君的安危罢了!”
“您说现在瘟疫闹得这么凶,县君是桓大人的同族,万一您出了意外,可怎么办?我们这些个芝麻小官恐怕也要跟着吃瓜落!”
说着说着,这个张县丞身后一众僚属也纷纷点头。
他们起哄着,连声说道:“县君,您还是在县府里招呼着,若是有什么命令,我们万死不辞,风里来雨里去,上刀山下火海的也要给您去办!”
桓承却不买他的帐,冷然说道:“张县丞,你这是要造反吗?一大早的带着人堵着本官,莫非有什么是不能让本官知晓的?”
张县丞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县君这是哪里话?如此说话,倒是小人们的不是了!”
说完,这胖胖的县丞转头,笑脸立刻变成了凶横,看着一众僚属,说道:“还不快让开,那个谁,把县君的马车赶过来!我们跟着县君一起去!”
桓承看着这家伙装腔作势的模样,说道:“你们也跟着去?”
张县丞胖脸上满是笑容,笑着说道:“哪有县君下乡,我们这些做下属的在县府吹凉风的?自然是跟着县君一起去!”
“哼!”
桓承冷哼一声,说道:“你们要去就跟着走吧!只是有一点,人不要多了,捎带着人就行,我们又不是去收税的,要这么多人跟着干什么?”
说完,桓承便头也不回,绕开人群,登上马车。
张县丞呵呵一笑,点头哈腰的说道:“县君大人说的是!”
“县丞大人,我们这.....”
一个佩刀的县吏看着桓承登车的背影,轻声询问着脸上笑意不减的县丞。
张县丞瞪了一眼这个县吏,说道:“他说什么你们就听什么?都跟着去,我看这小子要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说罢,张县丞坐上另一架马车,跟上了桓承的马车。
值得一提的是,这县丞的马车可是远比县令的马车豪华的多了。
这县吏了然的一笑,说道:“兄弟们走着,我们倒要看看这条过江龙的本事!”
说完这话,这一众数十人浩浩荡荡的拥簇着两辆马车出了城。
桓承要去的裕山里,这里是黎丘农田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缴纳赋税最多的地方。
与此同时,这里也是黎丘全县问题最多的一个里。
从黎丘县城到裕山里没有官道,只有坑坑洼洼的一条乡道。
因为连日不下雨,这条乡道上满是灰尘,细小的粉尘随风飞舞,干净的马车一走过顿时就变成了灰车。
桓承倒是不在乎现在灰头土脸的样子,掀开竹帘打量着裕山里的农田。
现在还没有到正午,烈日虽然已经初见气候,但是还没有到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
但是,不同寻常的是,这里的田地里根本没有看到一个农夫,满地的青苗都耷拉着叶子,没有一点儿生气。
桓承知道,那是青苗缺水的表现。
今年的旱灾,荆州其实不算严重。
而且,黎丘之东不过二十余里便是汉水。
汉水奔腾不息,水源充足,再怎么说裕山里也不应该是缺水的地方。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偏偏就是裕山里的青苗无精打采。
这满地的青苗没有一点儿被水源灌溉后的迹象,也没有一个农夫在这里照看。
耕读传家的民族,农夫最重视就是土地和粮食。
当他们不再来照看自己的青苗,那说明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实,桓承早就听到了一些风声。
所以,今天才一定要到这里来看一看的。
没想到还没有到裕山里,这些要死不活的青苗已经让他认识到了这里问题的严重性。
古代官员考核的重点不同于现代这么繁琐,他们只有三条。
劝课农桑、举荐贤才、吏治清明。
这三件事情之中,劝课农桑是一等一的大事。
说到底,吃饭才是大事情,另外两样不过是锦上添花的添头。
现在裕山里的青苗这副样子,一定是会影响今年的收成。
如果到时候百姓没有饭吃,饿死了人,逼反了民。
嘿嘿,桓承这个黎丘县令立刻就要吃不了兜着走。
“前面还有多久到裕山里?”
桓承放下竹帘,问向为自己赶车的车夫。
车夫叫桓五,他是桓氏的自己人,也是桓承在黎丘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人。
桓五小心的驾着马车,头也不回的说道:“县君,还有两三刻钟吧!不远了,我上次探路的时候已经走过两次了!”
“嗯嗯.....”
桓承答应一声,说道:“慢些走,不着急!”
“是!”
桓五知道,桓承这是想多看看这些田地青苗的具体情况。
走了没有多久,桓承远远的看见一条沟渠,顿时起了心思,说道:“桓五,停下,我要那边看看!”
桓五答应一声,停下马车。
桓承等到马车停稳,跳下马车,一手持剑,腰间挂着铜印,径直往水渠那边走。
如果要问农业灌溉什么最重要的水利设施是什么?那一定就是水渠!
可以这么说,水渠就是农业的骨架。
裕山里的水渠足有一丈宽、一丈深,左右两边全部都是青石条砌成。
在整个襄阳也找不到几条这么好的水渠了。
桓承盯着这里的水渠看,却来不及为这牢固的水渠惊叹,反而神色凝重。m.xqikuaiwx.cOm
“扶我一把!”
桓承对着桓五吩咐一声,在桓五的帮助下跳到水渠之中。
他伸手抓起一把水渠边角上的泥土块,轻轻一搓,里面干燥无比,泥土被手揉搓之后竟然还有一种滑腻感。
桓承知道,这表明这里极度干燥,这条水渠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水流淌过了。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袁术十七把刀更新,第48章 蠹虫(一)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