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穿越小说>董默董仲颖木有感情的猫>第833章 董默的家书
  垂拱七年三月,这已经是董默离开长安的第三年了。

  原本一心为民的董默最近的情绪有些复杂。

  他刚刚收到了一封来自长安的家书,这是他的儿子董乾亲笔书写的一封家书。

  整篇只有短短的几百余字,但是却足以代表着自家儿子已经识字了。

  每一个字都用极为标准的正楷书写,董默已经可以想象出自家儿子小脸儿凝重趴在桌子上写字的场景。

  在心底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些许的欣慰,然而在欣慰的同时,他又觉得有些沮丧。

  自家儿子启蒙的时候,他这个做父亲最应该陪在他的身边的。

  但他却常年在外,连续三年的时间都没有回家。

  黄河的水道此时已经改回了原本的位置,两岸也有了更加坚固的河堤,想必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发生改造的事情。

  但是在河堤修成之后,董默又开启了另外一项更加耗资巨大的工程——大运河。

  这条由北向南的运河一旦修成,今后便可以把大汉的南北串通在一起。

  无论是商贸还是其他,效率都能够得到成倍的增长。

  但是这项工程耗时耗力,如果按照大汉之前的国力,恐怕怕修到一半的时候就要民怨沸腾了。

  但是董默现如今手下有工科制造出来的炸药与类似于起重机一样的轮滑器械,在开辟运河的效率上要高了许多。

  并且长安马铃薯已经试种植完成,今年已经开始大规模推行,等到马铃薯收成之后,董默还可以招募更多的民工加快进度。

  然而就算是如此,董默至少还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够回到长安。

  等到他回长安的时候,也许董乾都已经十几岁了。

  孩童已经长成了少年,他这个做父亲的回家以后,想来孩子是认不出自己了吧!

  董默的内心有些惆怅,他把国家大事放在首位,但是他又不想错过对子女的教导。

  在沉默了许久之后,他来到了书案之前提笔书写家书。

  他想起了后世出名的《朱子家训》,刚刚书写了一半之后,却又觉得这家训虽好,却与他自家的情况大有不同。

  写到一半的时候便将那抄来的书信给放到了煤灯上烧毁。

  而后他又展开了董乾的来信,直接上面用正楷写道:“父亲离家已有三年,儿读书启蒙渐有所成。今日书信父亲,问父亲安好。

  另报家中诸事,望吾父回信。

  舅吕安性格顽劣,与吾多有不和,因其体壮,吾不能敌也!

  幸外公甚爱于吾,时常训诫,近日渐安,吾心甚安。

  然小妹刘平时常纠缠,影响孩儿读书习武,吾心甚厌之。奈何母亲庇之,实属无奈!

  望父早归,或回信使之归家,还孩儿以安宁。

  另新春之时,孩儿甚思吾父,亲手为吾父烹糕点一盒,望父品鉴。

  书及至此,涕泗不绝,忘父早归——子乾叩首。”

  董默通读整篇书信之后,发现这小子先后给自己告了三回状。

  第一段是告吕安打自己,虽然吕布已经替他出了头,但他恐怕还是记在心上,心底多少还是有些郁闷。

  第二段告刘平跟自己争宠,还时常骚扰他,影响他读书,想要让他把刘平送回皇宫里去。

  第三段却是告了他的母亲,说他的母亲偏袒刘平,希望自己能够回去给他主持公道。

  最后一段则是告诉自己,他很是思念自己,给自己准备了糕点作为礼物。

  董默最开始没有注意到糕点的事情,但是当他仔细读完之后,这才想起儿子竟然给自己准备了礼物。

  他的脸上当即露出了欣喜的神色,急忙吩咐亲兵把礼物带上来。

  亲兵在听到了董默的要求之后,脸上当即露出了古怪的神色。

  他不是不知道长安还送来了一盒糕点,但是这封书信送过来的时候可是耗费了近半个多月的时间。

  这么长时间之后,确定糕点还能够吃吗?

  董默作为一方诸侯,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生活常识。

  但是他却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在感受到了孩子的孝心之后,他暂时的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

  当食盒被摆在董默面前的时候,董默期待的打开食盒,便发现食盒之内竟然是一团黑乎乎的霉团子,哪里有任何糕点的模样。

  他张了张自己的嘴,理智终究是回到了他的脑海之中。

  他忍不住以手扶额,随即轻笑了一声。

  看了一眼那黑乎乎的糕点,毕竟他想到了该如何回信董乾。

  “吾子董乾:汝信与糕点为父已收到。

  吾儿甚孝,本该尽食糕点以全吾儿孝心。

  奈何时隔半月之久,糕色如墨,食之恐腹泻不止,乃止于唇齿。

  回信之日,托信使带回乡亲所献之粟米三升,望吾儿食之。

  另汝信中所言,为父尽知也。

  汝外公,吾岳父温侯,国之上将,天下无双,专宠于汝,切不可仰仗生事,以免为岳父招惹是非,惹来朝堂非议。

  汝母吕夫人,为父相聚之时多恩爱,相别之时多相思,实为父生平之挚爱。

  汝为吾子,当替为父代为照料,若有忤逆不孝之举,为父归家之时绝不轻饶。

  汝舅吕安,小妹刘平,同伴典满,皆同代少年,当结友好,莫自恃身份而有所轻慢,为父殷切之望,吾儿慎处。

  尔今九岁,蒙学有成,吾心甚宽。

  然君子之学不止于学,而重在德。

  蒙学之后,当多读圣贤之文章,启迪思想,开拓见闻,广修善德。

  汝为吾子,当为长安年轻一代之表率。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心有思念之情千言,片纸难书!

  …”

  在董默写完了自己的家书之后,又仔细的看了几遍,这才亲自将其收好,然后命信使传信长安。

  就在在董默的家书方才送出去之后不久,他却是突然间收到了来自北方的传信。

  公孙康出兵攻打三韩,最终因为瘟疫的缘故,导致三韩之地最终一个活口也没能留下。

  甚至包括公孙康这个辽东太守在内,所有人都死于瘟疫。

  按理说此时本该是吞并辽东的最好机会,但是随后李世又传回一封书信,说他麾下的益州儿郎在经历了北方的冬天之后,接连不断的生了大病,部分的儿郎已经开始思念故乡,逐渐的生出了返乡之念。

  他在信中写道,希望董默能够让他重新在幽州招募兵马镇守幽州,允许他放归麾下的将士。

  董默闻言之后沉思了良久,随即写了一封准予他分批返乡的书信。

  最后董默也从书信之中得知了鞠义的事情,同样也得知了鞠义用百姓钳制守军的卑鄙举动。

  随后董默书信李世,让他暂时领兵回幽州,同时任命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接替成为辽东太守。

  在接到了董默的命令之后,李世短时间内也没有想明白董默这么做的用意。

  他已经围城半年的时间,城中的粮食想来也消耗了不少,这个时候放弃围城无异于是在半途而废。

  在经过了短暂的思索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董默的判断。wWw.xqikuaiwx.Com

  故而就在垂拱七年四月底的时候,李世率领着他麾下的军队退回了辽东。

  公孙康虽然有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都十分的年幼,况且没有个人意识,根本就没有办法接替公孙家。

  故而现如今公孙家的一切都是由公孙康的弟弟公孙恭在打理。

  不单单是公孙康的葬礼,同样还有辽东的军政事宜。

  在见到李世的时候,公孙恭哭哭啼啼的拉着李世述说现如今公孙家的危机。

  表面上是在说公孙家的凄惨,然而却是在含蓄的内涵李世,似乎是在说公孙家现如今的悲惨局面都跟公孙家投靠了董默有关。

  不是公孙家投靠了董默,也不会招惹到曾经公孙家的盟友袁熙,自然也就不会有诸国联军攻打辽东的事情。

  公孙家是主动投靠董家的世家,如果李世这个幽州当家人不能够给予公孙家补偿,而是借机取缔公孙家的话,恐怕也会让幽州的其他世家感到不安。

  李世如何不知公孙康的想法?

  现如今的他刚刚成为幽州之主,还没有彻底的稳定幽州的局势。

  他知道自己必须得稳扎稳打,再加上董默也给出了任命公孙恭为辽东太守的命令,所以他在众人面前安慰了公孙恭之后,随即便直接任命他为辽东太守。

  并且他还承诺在不久的将来会调遣一支军队坐镇辽东,同时帮助他平定乐浪的判断。

  公孙恭闻言之后当即大喜,一边李世表示感激,一边当着众人的面夸耀董丞相贤明仁德。

  反正是说了一大堆的好话,最终双方之间达成默契。

  而在干完了这一切之后,李世便开始分批的遣还他麾下的益州兵,只留下了一些军中骨干。

  同时他又在幽州当地招募新兵,准备训练出一支能够适应北方气候的军队。

  实际上如果是往年的话,或许益州兵也能够勉强在幽州驻扎。

  但是这两年的天气越发寒冷,草原上四处游牧民族的赵云更是在草原之中看到了一片荒芜之景。

  李世在训练当地的一些士兵之时,便逐渐的从这些士兵的口中得知了气候变冷粮食减产的消息。

  他急忙将这消息传递到了董默的手中,而与这些消息一并传来的还有来自曹操与刘备甚至是刘琦的求援。

  已经到了四月,天气尚且没有完全恢复到往年春天的温度。

  如果再继续种植粮食,恐怕今年必定会是一个大荒年。

  倒不是说地里的庄稼会种不出来,而是说今年的收成都将大幅度的减产。

  所以,曹操麾下的荀彧与刘备麾下的诸葛亮分别谏言曹操与刘备,希望他们说服董默暂停修建运河的计划,腾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来应对今年的荒年。

  董默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他的脸上当即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自从刘备与曹操同自己讲和之后,虽然表面上已经重新归附于朝廷,但是却很少与自己有过往来。

  基本上双方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涉,就算是这两方都在推行新政,实际上也只是他们自己关起门来推自己的。

  到底推行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成果,将注意力集中在青州的董默实际上都不怎么清楚。

  现如今双方主动的向董默求助,也就代表着他们认可了朝廷的统治地位。

  否则以这两位的骄傲,又怎么会拉得下脸面来向他们的“对手”求援。

  天气寒冷确实是对华夏原本的一些固有农作物产生影响,比如说是麦,稻等等农作物,生长的温度都不能太低。

  一旦在这个时候种下,产量自然会变低。

  董默并不是农家子弟,但前世的他也对气候影响农作物有着一定的认识。

  所以他非常清楚气候持续变冷对于大汉现有生存环境的影响,非常能够理解刘备和曹操等人的担忧。

  然而乔瑞刚刚从海外带回来的马铃薯却是一种喜欢在阴凉环境之中生长的农作物。

  并且在经过了一年的培育之后,长安大学的农科之中已经梳理出了一套完整的种植方法。

  虽然这套种植的方案并不完善,但是根据现如今的气候情况,董默觉得的马铃薯就是拯救大汉的神器。

  此时凉州,益州,关中都已经陆陆续续开始种植起了马铃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也正在推广阶段。

  但是按照马铃薯的产量,只是现如今种下的这些马铃薯便已经足够养活天下七成以上的百姓。

  另外还有益州南部的一些水稻等农作物,也可以给予荆州,豫州等地的百姓食用。

  对于董默来说,唯一麻烦的是运输到兖州与豫州的腹地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而不是没有粮食可以供百姓食用。

  思虑再三之后,董默从长安招来了几名农家子弟,让他们分别带着马铃薯的种子去找曹操和刘备,让他们在兖州豫州徐州等地推广马铃薯,同时观察气候,选出最适合种植的时间。

  然后他又分别书信求援的几位诸侯,向他们保证自己手中尚且有充足的粮食,但是自己这些粮食并不能够白给他们,需要他们各自为大运河出力。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董默董仲颖木有感情的猫更新,第833章 董默的家书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