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穿越小说>李平赵进>第六十七章 利器鸟铳
  虽然李平刚才睡着了,但时间应该并不长,反正和宋宝来谈完话,天色看上去离黑还远。

  既然已经休息过来了,总不能一直躺着,宋宝来想骑快马赶回去再好好安排部署一番,尤其左梦庚公开要给他们的奖励还没领到呢!

  但李平却把宋宝来留下了,李平想去看看那些新到手的武器装备。

  一直以来的严重缺乏装备让李平对此非常敏感,他有点按捺不住,而拉上宋宝来则可以帮助他更好的鉴别,也省得自己形影相吊。

  至于胡忠山,在这方面真的不是个好的交流对象,而且胡忠山有更重要的任务。他需要去控制部队,因为这里还有大量不属于他们的人马,这个山庄目前还并不完全属于他们。

  进入专门存放武器的一处房屋,只翻翻捡捡了一会儿,李平和宋宝来就大喜过望。

  意外,绝对的意外!这些新的武器装备质量之好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只凭刀、矛的金属的光泽就知道其质量要远超以前配发的,试了试弓,拉力也都比较大。

  尤其是那些棉甲也不像他们原有的那样普遍过于薄软和严重缺少组件,而是每一套都要厚和硬了很多,而且组件齐全。

  至于铁甲么,当然更有冲击力,但也有点小失望,只是一件短罩鱼鳞甲和一套带腿裙的锁子甲。

  李平更感兴趣的还是那些火器。

  来到这里之前,李平是分不清鸟铳与火铳的,以为都是差不多的玩意,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到了这里,才知道,鸟铳更接近于后来的火枪,属于火绳枪,枪管细而长,有照门、照星、铳托、铳机,制作工艺已经非常复杂,因可以射落飞鸟而得名。

  火铳他就说不好了,一般来说普遍铳管短而粗,而且大多就是一根屁股上带着一圈鼓包的大直管子,没有铳托之类的。但有时也不一定,有的比较像大型的抬枪或小炮。

  李平这次所得的10把火铳就更像十把大抬枪,铳托比较平直,没有照门和铳机。

  那30把鸟铳的质量看起来非常好,远远超出了他以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那些看着就像不能用的货色。它们铳管光滑平整,厚度也比较均匀。

  连已经见多识广的制造业小强宋宝来也很稀奇连声赞叹:“看这做工还可以啊!”

  看来什么东西都有好坏之分,大明也不是造不出好东西,关键应该还是质量的把关问题。

  李平本还纳闷,如果鸟铳这东西真是那么烂,为什么会在明清时期大量装备,难不成大家都是傻子不成。

  现在看,更有可能是王朝的末期,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全面崩塌。

  有了兴趣,李平很快就找来一个曾在明军中用过鸟铳的士兵,又找了一块宽敞的场地,让他实际演示一遍。

  这士兵是个什长。

  那什长一看到这些鸟铳,也很惊讶。他来回翻看了半天,也连说这做工是他见到最好的。虽然他以前也不是没见过好的,但也真的很少。反正是越新的鸟铳往往越差,能用的常常只有十之二三。

  李平命这什长按他所学过的标准射击程序来一遍,于是这什长就挑出一支鸟铳准备起来。

  不过,他准备的时间有点长,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他在努力回忆。反正第一次装弹花了不少时间,有些步骤还是重复了好几次。

  好在随碰上“砰”的一声炸响,第一枪总算顺利的打出去了,而且没有炸膛。

  只是铅丸并没能打中仅约五十米外李平特意立的那无比巨大的靶标。幸运的是,他们抓住了弹着点,靶标前方不远处的土地上冒起了一股细小的烟尘。

  应该是火药装的过少。

  那什长本就已红了的脸变得更红了,他不住的解释:“太长时间不用了,有点生疏,又第一次打,不敢多填火药。”。

  李平对此倒不在意,慢慢来总比炸膛强。

  于是很是安慰了那什长几句,并让他不用心急,多熟悉几遍。李平只是想看看这鸟铳的威力到底如何,正常装弹需要多长时间。

  经过了连续十几次(中间还换了几次鸟铳,主要是怕过热炸膛)的射击之后,那名什长倒是越打越熟,也越打越有信心,而且后面更是没有发生过脱靶。

  但李平对鸟铳的使用却有些五味杂陈起来,不知是该爱还是该恨。

  主要是鸟铳的发射过程太复杂了。

  1、清洗(清洗铳管);

  2、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1发弹);

  3、装药(将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

  4、压火(用随枪的仗装膛内火药压实压紧);

  5、装弹(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然后用仗将弹丸压入火药中);

  6、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铳膛内的火药相连,而后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

  7、装火绳(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

  8、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

  9、瞄准扣动扳机发射。

  这些步骤看似不算多,但如果要按照作战和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百分百完整不错误的话,就必须再分解的更多一些,而且至少得有十几步。

  这么繁多的动作,训练起来都晕的慌,作战的话几乎就可以想像会混乱成什么样子了,出错几乎在所难免。

  难怪历史上很多著名的铁军不得不在作战时通过每错一步就砍手、削耳甚至砍头来强迫鸟铳手拼命提高操作的准确率,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

  不过这样的方法,李平虽能明白,但却不打算采用,倒不是因为野蛮,而是就这样随便毁掉一个军人的行为实在是把双刃剑!

  人难免都有迷糊的时候,极端苛刻的法子是能带出强军,但也容易让部队完全失去感情,最后成为一群机器。在一个政权稳固的国家,这也许是练军的好法子,但决不适合需要抓军心的乱世。

  战阵之时,越简单的往往越是最好的,问题的关键还得是减少繁琐的步骤和强化日常训练。

  不过,也不是没有惊喜。

  通过十几次的射击,李平大致判断出鸟铳的有效杀伤射程竟然可以达到一百米左右。

  这样的射程实际上超过了很多杂牌弓箭手的射箭距离,而精锐弓箭手和强弓又对哪怕是强军来说都是不多的,但鸟铳部队却是可以短期内完成批量生产的。

  更惊奇的是,那什长居然还补充说,如果选用杂质更少和面更细的火药,射程应会更远。这批火药,反正他个人觉得比较一般。

  李平大惊,真要能再增加二三十米的射程,这鸟铳可就比弓箭优越太多了,而且是完全吊打弓箭。估计这货就是在早期工匠管理严的时候确立的大行于世的地位。

  看来明朝初年,明军在草原上凭借火器把蒙元余部打得东躲西藏并不是史书的夸张,大量的这东西在平坦的大地上进行齐射真没骑兵什么事儿了。也难怪都说,火器是骑兵的终结者。

  至于火药再提纯的事儿就交给宋宝来了。

  不过李平很快又想到了一问题,这么多的装弹步骤意味着长时间的火力准备,要想维持火力持续性,三段击恐怕不行吧?

  果然,那什长说他们以前训练时要求的都是五段击或六段击,但却从来没用过。

  他唯一实战中开过的一次火就是一大帮人乱哄哄的向对面远远的打了一轮,那些贼兵只被打倒了几个就被吓跑了,他们自己人反被炸膛的鸟铳伤了十几个。wWw.xqikuaiwx.Com

  今天他们用的鸟铳,虽然中间换了好几支,但每支也都发射了二、三发铅弹,有几次还故意多装了些火药,但都没有发生危险苗头甚至炸膛的迹象,看来质量确实是比较好。

  知道了鸟铳的性能,李平也顺嘴问了问官军是怎么来对鸟铳兵的作战来进行指挥的。得到的答案与他上次从赵进那里学习到的明军火器指挥手段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作战时先到各军的前面去摆好队伍肯定是第一步。

  当敌军进入射程时,听到吹喇叭一声,鸟铳手第一排开始齐射,然后第一排退回到后排装填。再听到吹喇叭一声,第二排开始齐射,然后也退回后排装填,依次顺序进行。

  等敌军靠到即将接战时,通常会吹喇叭声不停,这时所有鸟铳手要全员开始齐射,然后向后退入步兵阵后,后面的步兵则在鼓声的命令下向前接战。

  这样的指挥手段其实已经十分成熟且有章法。

  只不过,能严格依令而战的却十分少见,反正这什长从未见过能按操演时指挥及作战的部队,只是听说过。真有这样的军伍,他觉得大概就是所谓的精兵了吧!

  玩了鸟铳,李平又试了试火铳。这东西操作起来更不方便,死沉死沉的,得好几个人一起才能摆弄。

  战场机动性就不用说了,甚至都没有瞄准的东西,完全是概率射击。但它的威力却挺大的,不过射程并不远,也就百米之内,这应该是身管短粗导致的弹丸初速不高。

  他们还没到手但李平已知道样子的三眼铳(左梦庚宣布的奖励)估计可能也差不多,因为它的身管更短。

  试完火器后,李平对鸟铳的信心一下子暴增了起来,本来他一直对它能否替代弓箭是相当的三心二意和没有底气,现在却完全明朗了起来。

  他脑子里已经遐想得满满都是部队火器化和排队枪毙的景象,于是他立即就和宋宝来谈起了鸟铳的生产问题,不过宋宝来却直接给了他一个暴击。

  这几个月,宋宝来可并没有闲着,他对这东西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

  他和李平解释说,这鸟铳看着简单,但工艺的复杂远远超出了他原来的想像。实际上,明代不少的书中也都有关于生产鸟铳的详细记载,只要你不偷工减料,按照工艺的标准与要求来,生产一支合格的鸟铳是极耗时间的。

  一支好的鸟铳生产,其铳管都是用精铁制作。此种精铁要用10斤粗铁才能炼出1斤,只有用这样的精铁制成的铳管,才能坚固耐用,射击时不会炸裂。

  而且制作时,通常先用精铁卷成一大一小的两根铁管,以大包小,使两者紧密贴实,然后用钢钻钻成内壁光滑平直的铳管。钻铳工艺很精密,每人每天只能钻进1寸左右,大致一个月才能钻成一支。

  宋宝来进行了一些工艺上和生产设备上的改进,但钻好一根铳管也要十天半个月,而且最大问题是成手工人和原材料严重不足。

  这玩意他只生产了三把,比现在这些铳打得还远些。但他觉得这么近的射程在战场上并没有多大用处,而且操作起来还这么复杂,潮湿和下雨的环境更是没法用,也就没太上心,更没有给李平汇报过它的试验情况。

  他是真觉得这玩意和大号的穿天猴(烟花)没什么区别,直把李平听得直翻白眼。

  当然,李平当时的心思根本不在鸟铳身上也是重要因素。

  至于火药的提纯和改进配方,宋宝来倒不觉得是多大的事儿。只要不停的对比试验就行了,就是多花些时间的问题。燃爆效果更好的初级颗粒火药也不难,但他却怀疑现在的铳管能不能受得了。

  李平可不管宋宝来的困难,他现在更担心开封什么时候被攻破,也许李自成南下的时间已经不远了。部队以后要是四处流动,军械的补充更难,没有足够的远距离打击手段将是他们的重大隐患。

  北方善射者多,南方善射者少,这是由边境位置决定的。这次作战,远距离打击手段显示出了很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兵多为南方兵,弓箭手很难找,而自己培养又时间上来不急,因为弓箭手的训练是以年来计算的。这时候,训练时间短的鸟铳就非常关键了。

  因此,他直接给宋宝来下了死命令。

  无论多大困难,也不需要改进多少,只比现在这些鸟铳好点就行。40天之内,他至少需要100支全新的鸟铳,需要填补上远距离打击火力的窟窿。

  至于更好更新的鸟铳和更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可以以后再说。

  玩完了的铳,宋宝来看看天色,却还是想走。

  反正他们原来的老家也不在城里,又新得了一些马匹,换着马骑,再多安排些会骑马的士兵护送,问题估计也不大,甚至有可能在天黑前就能赶回去。

  李平最后也只好勉强的同意了。

  但宋宝来走的时候,李平让他顺便给马永再带个命令:由马永出面,为那三伙儿新划过来的队伍提供三日的粮草,要按足量供应,让那他们在收到粮食的三日内必须全员到达庄子内接受整编。

  宋宝来走后,李平一个人继续安静的思考起来,并不断的写写涂涂。

  他对下步编设部队有了全新的想法。

  他充分意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编制,更没有想当然的编制,编制必须依托战术和武器装备的性能来定。

  无论是三三制也好,还是五五制也好,或者混编制,其实都是实际战场需求的产物,古人也许见识有限,但他们并不傻。

  注释:

  明代提及鸟铳射程的书有很多,但大多明显在夸张,可能是为了保密和威吓的作用,或者只是作者的道听途说。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对鸟铳的射程描述是“百步而竭”,宋应星的非军事著作《天工开物》也言:百步则铳力竭矣,行远过二百步。他们二人的描述应该更为可信。

  考虑到明一步五尺约1.635米,推算质量好和使用优良火药的鸟铳可伤人(不是杀伤)的射程约在160米左右,能保证有效杀伤(失去或部分失去战斗力)未披甲目标的射程估计也就120米或更低。

  而实战中,综合考虑鸟铳和火药的质量问题,以及鸟铳手的训练水平,大部分鸟铳部队的有效杀伤距离很有可能在100米以内。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李平赵进更新,第六十七章 利器鸟铳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