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都市小说>常仪白帝>第 502 章 第六十五章宜
  打下青国西北的十座城非常容易,出乎宜想像的容易。

  为了吸引青阳的注意力,以及之后攻打鸣原,宜带了六千兵马,将商北脱产军队的一半给带了出来。

  虽然少,却很精,个个都是全年脱产训练的精兵,令行禁止,却远胜过青阳国那由贵族精锐甲士和大量徙卒组成的五万大军,反正后者死活没啃下主业在修路的前者。

  六千兵马要向南打了,后勤辎重也得有人负责。

  宜不想从商北再征人,便就地征民,与商北的辎重兵混编。

  跑来修路赚钱混饭的不止逃荒的难民,同样有青国北部的氓隶,发现宜准备往南打后都格外积极的为宜提供了大量的地形情报,还有诸城大夫们的关系。

  没有人比这些土生土长的氓隶们更了解当地贵族们的八卦了,军中斥候与间者将情报整理后淘出了大量的干货。

  宜派出间者去找与自己对峙许久的将领和贵族们后面与他们有过节的贵族们,表示辛侯攻打青阳纯粹是被穷桑国给逼的,不得不来,所以一直都出工不出力,但这么干耗着宜也没什么油水可捞,因此希望与贵族们合作一把。

  贵族们帮宜一点小忙,做为回报,等宜打下后,贵族们带着军队来救场,宜会吐出一部分给贵族们,让他们扩大势力地盘。

  这做法惊呆了军丞与胥吏们,军将你是不是将青阳国的贵族们想得太蠢了?

  怎么可能有人答应这种事,又不是傻了。

  宜对此非常有信心。“他们一定会答应。”

  众人不解:“为何?”

  宜解释道:“青阳国,唔,人族诸国都是普遍是分封制,对于贵族封臣而言,只有自己的封地才是属于自己的财产,别人的封地,包括国君的都不是自己的,损别人的财产而丰有何不可为?你们觉得不可能是因为咱们的大君废了分封制,且你们任何人敢这么干,大君会无差别杀了所有直接间接参与的人,不会管你知情与否。不过你们也做不了,这种事需要太多的人配合,我们任何人都没有贵族封臣一言堂的权力,除非你能说服所有人,否则根本不可能成功。但在分封制下,只要封君在自己的封地上拥有绝对的权力,甚至臣子足够强大,给国君定个叛国罪也不是难事。何况他们收回了部分失地,不仅无过,还有功。”

  事实证明国情不同,有些看起来不长脑子的计谋换个国情环境真的能行。

  宜让自己治下的青人同敌军中的徙卒们喊话打感情牌诉说这段时间的新生活,扰乱敌军军心,再有好心人的配合,只用三天便攻下了十城,然后与来救援的贵族们交战,吐出了三城,吐出每一座城时皆陪贵族们打了一场艰难的收复战。

  撤走的时候宜顺手将城中所有贵族、富户以及神庙给洗劫了一通,墙皮草皮都给刮了一层,当然,剩下七座城宜也没客气,但要好些许,只洗劫了贵族与神庙,那些非贵族的地主与奴隶主只要肯服从辛律吐出土地与奴隶便不会有事,拒绝的话下狱刮地三尺一条龙服务。

  靠着从贵族、富户与神庙那里搜刮来的钱粮,宜有了更多了粮食应对流民,同时也在确定穷桑国收到消息出兵后让七城封城,全城消杀,所有人隔离半个月,先将疫病给处理一下。

  隔离期间的粮食由官署负责,刚发横财,手头宽松,不差钱粮。

  为了完全控制七城,也保证自己去拜访鸣原时这七城不会丢掉,在胥吏们忙着清点人口土地防疫隔离时,宜也没闲着,从商北征了三千新兵过来,等七城解封后又从当地人中征了三千兵马,组建了半支军放到边境,加上青阳国留下的军事工事,只要青阳国不是重兵压境这七座城都不会有事。

  青阳国很难重兵压境。

  在宜连下十城后穷桑国终于出兵了,而穷桑国一出兵宜马上吐出了三城败退。

  两相比较,青阳国自然优先选择应付穷桑国,宜打得再好,也终究只是辛国的飞地,辛侯很难做到真正控制,长久的脱离控制,要么最后及时止损和别的国家交换利益,要么当地的管理者半自立。

  好不容易解封,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宜便迎来了巫真殿的使者。

  使者是来问责的。

  王侯贵族为了开疆拓土,穷兵黩武,缺钱的时候打神庙主意的也不是没有过,但从未有人跟辛国君臣似的这么绝。

  别人是捞财,辛侯却绝得堪称绝户。

  废奴,所有人都是人,没有奴隶,所以神庙的奴隶都是人,若不放奴,那就是犯法。

  土地公有制,私人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哪怕是使用权也是按人头分地,多的要吐出来,不吐?那你犯法了。

  还有神庙积累的财富。

  能够积累起无以计数的财富,手上会干净吗?

  既然不干净那么被找上门抄家也是很正常的。

  在辛国还要顾虑老巫,老巫辅佐辛国两百年,在辛人心中堪称活着的神,为了点钱与老巫明火执仗掐起来自然不划算。但在辛国之外,有需要顾虑的吗?

  抢到就是赚到。

  还有神庙的成员,因为神庙承担了社会抚育孤儿的责任,收养了大量的天灾人祸下产生的孤儿,这些孤儿在神庙长大,长大后往往会成为巫,也是巫的主要来源。并非唯一来源,第二来源是贵族子弟,并且因为出身背景等支持,贵族子弟比孤儿们更容易爬上高位,再借用场外力量淘汰掉孤儿中的优秀苗子,最终垄断巫宗的上层权力。

  虽然巫宗要求入巫宗侍奉神灵必须舍弃姓氏,相当于出家了,与出生的家庭再无关系,但真的再无关系的巫宗上层权力何以会被贵族出身的巫垄断?

  让人非常理解为何历史上每一任巫女上台后都会大清洗,实在是不清洗不行。

  将贵族们给收拾掉了,宜自然不想被他们在神庙里的亲人刺杀,干脆一并关进了监狱里等辛侯的诏令。

  在巫宗与世俗的角度,宜等于莫名其妙洗劫了神庙,洗劫了还没完,又将神庙的主事人们一并下了狱。

  罪名?

  连坐算不算罪名?

  连坐当然是罪名,但巫是出家人,原生家庭的罪不能再连坐出家之人。

  不过分吗?

  太过分了!

  面对使者的愤怒,宜有一搭没一搭的点着头,不要太有诚意,如果不考虑她从头到尾都没表示放人归还财富的话。

  见宜死活不上道,使者也怒了。“将军是要与巫宗为敌吗?”

  宜闻言惊讶道:“大人何出此言,在下绝无此意。”

  宜一副我冤枉我很冤枉的解释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也没将人都给关了,只是关了那些出身本地贵族氏族的巫,我知道,他们是出家人他们很无辜,可能也真的很无辜,但在下不能拿大君的事冒险。毕竟在下抓了他们全族,搜刮了他们全族的财产,我不信他们不会给我找麻烦。”

  至于搜刮钱财?

  不,那不是搜刮,那是合法抄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宜搬出了一大堆证据表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合法的。

  努力的确可以积攒起些许财富,但想要大富,七个字总结:杀人放火金腰带。

  神庙那惊人的财富,说没沾血那是扯淡。

  想查也不难,神庙太根深蒂固太强大了,这也导致了没几个人能将神庙怎么样。

  清楚自己不论怎么杀人放火都只是罚酒三杯的人是在杀人放火时是不会做得天衣无缝不留任何痕迹的,相反,只要你想查,随便一扒拉就能查出来一大堆东西。

  反正查出来也不可能让人掉根毛。

  强者就是这么自信,食人血食人肉都吃得光明正大。

  使者到底有脑子,没闭着眼说证据都是假的,而是抓着巫犯了清规戒律,巫宗自会处置,宜捞过界了。

  还有奴隶和田地,那都是神庙的财富,是信徒捐赠的,很多来源都合法。

  宜的回应更简单,翻出了辛律,将废奴、土地公有、以及所有人都要遵从律法,包括官吏军队以及神职人员。

  “荒谬。”

  宜以眼神询问哪里荒谬了?“阁下踩着的土地是我辛国的土地,既然踩在我辛国的土地上便当遵守我国的律法。”

  使者大怒:“岂有此理,巫乃侍神者,你们这是亵渎神祇,莫非是要与巫宗为敌?”

  “亵渎神祇?”宜露出了古怪之色。“那么,神祇都让邪灵给吃了,忠于神祇,侍奉神祇的你们缘何至今还未为神祇化身的巫女报仇?”

  人族地域辽阔,乱七八糟的信仰并不少,但巫宗是其中受众最广泛也是唯一被承认为帝国国教的宗教。

  官序里的历史课有不少关于巫宗与一些宗教的内容与分析,因着自己也有孩子,宜也会翻一翻官序发给幼崽的课文,通过课文的分析差不多能猜到巫宗为何能如此。

  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别的宗教传播信仰,但施展的神迹全是骗术,巫宗就很骨骼清奇了,巫宗的神迹是真的神迹,或许以后会被拆穿为骗术,但没被拆穿前那就还是神迹。

  诚然,很多灵力强大的术士也能做到很多事,但正常术士的灵力根本达不到巫女那种程度。

  必要时移山倒海也不是做不到,甚至延续将死之人的性命。

  但巫女们很少这么做。

  原因?

  官序历史课将历任巫女们使用神力的频率与寿命列了出来。

  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猜到怎么回事。

  虽然没有明说,但官序的历史课文差不多将巫宗的神迹怎么回事给解释出来了。

  移山倒海足以震慑世人,而延续将死之人的性命更是足以令世人疯狂,这也导致了早期的巫女们格外暴躁嗜杀。

  不是什么人都有燃烧自己的寿命延续他人生命的高尚情操。

  就算有,我出于自己的意志不忍见你死,选择燃烧寿命救你和我必须燃烧寿命救你是两回事,前者是自愿,后者是被自愿。

  所幸巫女这种延续将死之人性命的前提是人还有寿命。

  玉宫的第八任巫女出于对自身力量的好奇做了一大堆实验,最终发现她的力量更多的是将人的伤势病情给压下去,这种事情通过一些药物也能做到,但药物是通过透支身体元气达到目的,会死人。巫女损耗的是自己的力量,因而不会死人。

  这位巫女也曾尝试给快老死的人延续生命,后果是惨无人道的悲剧。

  巫女也不能逆转生死,要死的人还是会死,强行拽着的结果是让人在生与死之间跳来跳去,清醒的看着自己的躯体腐烂,最终那些做实验的老人实在是受不了这个罪自尽结束了痛苦。

  公开出来的实验可能有隐瞒,但公开出来的部分足以让不少人恢复理智,让人不再寄希望于通过巫女的力量延年益寿。

  即便如此,巫女的神力在所有人看来仍是神迹。

  普通人族平均寿命低于三十岁,巫女们却是动不动就能活两百岁,并且受了伤后身体会恢复得很快,仿佛传说中食了不死药的炎帝。

  第二个原因则是巫宗承担起了很多的社会责任。

  贵族想读书,有一对一,甚至几十对一的精英教育,氓隶想读书,除非家境特别好,请得起先生,否则找巫宗。

  巫宗为氓隶稚童提供免费的义学,当然,真正的底层稚童很少有去光顾的,原因无它,从下地走路起就要忙里忙外的干活,而学习是要脱产的,父母不会允许一个半劳力去脱产学习浪费时间,也供养不起。

  辛国的官序为学生包圆了吃穿和文具,再规定不让孩子读书,父母就得去坐牢,干掉了所有挡道的人和事。但神庙只提供教育,吃穿与学习用具都得自己负责。

  因而神庙里读书的稚童更多的是贵族的旁支庶孽与那些家境尚可的庶人孩子,以及神庙收养的孤儿。

  前者虽然是贵族,但贵族的资源分配并不均衡,一个贵族氏族,资源的大头都是给大宗的,而大宗诸嗣中嫡长又拿大头。

  可以说是集中资源培养嫡长,后面的人得到的资源会少很多,与嫡支关系越远,分到的就越少。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出一个精英可以延续家族很多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杜绝近支旁支与大宗争。

  人与人生来就不一样,贵族与贵族亦然,哪怕是同父同母也一样。

  嫡长享有最好的资源培养,后面出生的,上层贵族会将之当豚养,反正不差钱,好吃好喝,不想学习就不学习,只要不和嗣子争,杀人放火欺男霸女,想怎样就怎样,反正压得下去。

  中层的会提供好点的教育,但不会分到多少家产,下层贵族一般是后面生的孩子随便养,养到成年了再赶出去,什么家产都不给。

  底层贵族非长嗣的孩子与中层贵族的庶孽,以及各级贵族中有一定地位的私生子们大多会选择到神庙接受教育。

  贵族氏族有族学?

  是有族学,但族学的教育是紧着大宗嫡嗣们的,简言之,除了少部分突变的先生,大部分先生对非继承人的孩子们的学习并不上心,而且教学进度是跟着继承人们的进度来的,旁的孩子们能跟上就跟上,不能跟上也无所谓。

  族学的先生时不时会给承嗣的学生开小灶,这些学生回家后也同样有长辈继续开小灶。

  这些是非继承人的孩子们不会有的。

  学生很容易学着学着就将心态给学崩了。

  没办法,族学里的先生都是分不到什么权力,然后被请来教导幼童的,积极性惨不忍睹。百家学派随便一个先生都比他们积极激情。

  也能理解,前者是为了混口饭吃,把最主要的金主给伺候好了,饭碗也就稳了,而氏族族学的开销大头都是来自于大宗嫡支的无私奉献,后者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

  氛围还不如神庙呢,神庙里的先生会对学习好的学生给予优待,但不甘心的话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成为先生的心肝宝贝,而在贵族氏族里,每个人的地位生下来的那一刻便已经固定了,除非前面的继承人死了,否则学得再好也不可能取而代之。

  而且神庙到底搞教育搞了几千年,经验丰富,已经有了初步的根据学生学习进度进行分班的做法。

  庶人稚童则是家境没好到能请先生,或是能请到先生,但先生的质量太差还不如神庙,因而跑到神庙接受教育。

  孤儿们则是神庙的职能之一便是收养失去父母的孤儿,本身就在神庙里生活,虽然为了减轻神庙的压力也要干一些活,但距离近,也有条件跟着接受一些教育。如果学得好,神庙会将之送去巫序。

  除了教育、抚育孤儿外巫宗还有其它职能:按时为底层提供赠医施药服务,天灾人祸时施粥。

  这也是很多贵族表示自己是个做善事的好人时常见做法是给神庙捐钱的缘故,既可以证明自己对神的信仰又可以得好名声,一举两得。

  当然,且不说贵族们捐的钱有多少会用于慈善,哪怕中间不会被人捞油水,也远远不够巫宗这些职能的开销。

  宜不清楚这些职能加起来的具体开销,但她在宜城这些年一直都在位宜城的官序开销发愁,仅仅是教育一项都这么花钱了,何况巫宗那么多职能,并且巫宗的神庙分布于整个帝国,每座神庙都要承担这些职能。

  九成九的神庙如果自己负责这些开销,早破产了。

  巫宗的做法是将富裕地方多出来的神庙收入收走,再和巫宗各项产业的收入加起来根据需要分配到各地的神庙。

  官序的课文里也因为这些对孩子们提出了一个疑问:世人崇敬神庙,觉得神庙神圣究竟是因为那是神的庙宇还是因为它承担的这些职能?

  孩子们怎么想不知道,但宜看了后的答案是后者。

  巫宗的这种路线使得它在人神分隔,再被青帝按在地上爆捶,剥离了大部分权力后得以迅速复兴,重新与王权平起平坐甚至叫板,但不论什么体制都是需要人来实行的,到了后期都不可避免的出问题。

  巫宗也不例外。

  巫女无光死后,巫女望舒先是闭死关,后是被邪灵食,首巫暂代巫女权力,一连串突发情况将巫宗本来捂得严实的内部问题给引了出来。

  首先,没有不想吃公攒私的臣子,巫宗掌权的那些巫也不例外,一个个被喂得那叫一个脑满肠肥,区别只在于一部分人捞油水的同时也尽量将需要做的事给做好了,还有一部分只捞油水不办事。

  但不论办不办事,上层的巫们....除了连山鼍这种古板者,一个比一个会享受生活。

  上行下效,这种风气一路向下蔓延....最终的结果便是导致了巫宗内部的割裂。

  巫宗的主要新鲜血液来源是天灾人祸中的孤儿,他们因为天灾人祸而失去了原本的一切,被神庙收留,抚养长大,接受神庙给予的教育,再加上他们成为巫以后真的帮助了很多的人,因而巫宗内部对巫宗宣传的神爱世人的逻辑最笃信与虔诚的信徒大部分来自这一群体,少部分是来自于年幼时被保护得太好没见过人间疾苦,长大后见到世界真实后被刺激大了,悲天悯人情怀严重的贵族。

  这部分虔诚信徒面对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奢靡风气无疑是最痛苦的。

  接受过教育的人在痛苦迷惘时往往会选择去翻史书,看看前人能不能给点经验帮助。

  这群巫还真找到了。

  巫女怀璧。

  玉宫第四任巫女,也是将诸多社会职能加入巫宗的义务与责任并制度化者。

  巫女怀璧传教时告诉人们神终有一日会引渡所有人脱离苦海。

  有人问:无缘无故,神为何要对人这么好?

  巫女怀璧答:神创造了人,所以关心人。如你的父母生了你,所以关心你。

  又问:那神若不爱人呢?

  答:神必定爱人,神若不爱人,必是伪神。

  正常人问到这就该怀疑了巫女怀璧这种信徒怎么没被雷给劈死,但与怀璧问答的不是正常人,是羲和独孤,这位仁兄又问:神无所不能,若祂的侍奉者以祂之名行恶,违反戒律,会不会降下一道雷劈死侍奉者?

  毫无疑问,怀璧的脾气很好,当然,也不排除她那会还是巫子,尚未继承神力,打不过杠精,只能心平气和的继续回答:不会,每个人的路都是要自己走的,神只会引导凡人,不会直接带着凡人脱离苦海。而且,世界如此之大,若每个人都要手把手负责,神分身乏术。

  羲和独孤:分身乏术那还是神?

  怀璧:没人规定神必须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羲和独孤:神既然不能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凡人为何还要信仰神祇?

  怀璧:神祇不需要凡人的信仰,是凡人需要精神上的寄托,凡人拥有的财富地位对神都没有意义,但神爱着众生,因而愿意引导凡人。若自诩神的侍奉者却干着违背神意的事,心中必定无神,即无神,又何谈侍神者?

  羲和独孤:既如此,神何不直接将凡人带离苦海?

  怀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羲和独孤:自己钓鱼太累,哪有吃现成的舒服?

  怀璧:奴隶任人予取予求不求回报,但神非奴隶,神因为对凡人无私的爱而不索求回报,拥有神的爱不代表凡人可以对神灵当做奴隶予取予求。

  作者有话要说:读书时曾经惊叹罗马教会都历史,教皇和皇帝产生冲突,最终皇帝跑到教皇门口程门立雪请罪,惊呆了作者。

  后来长大了,看的书和资料多了,慢慢理解了这背后的原理。

  想不起来哪里看过都,军事、医疗、科技与教育是国家绝对不能松手的都社会职能,放手了军事,等着挨揍,放手医疗和科技,垄断和天价专利费在等着你,放手了教育就更不用说了。

  这还是现代,古代的话,你不做,那么谁做了,与之对应都权力就会聚拢到别人手里。

  而在中世纪,教会涉足了很多都社会职能,包括科技,说来可能很扯淡,中世纪时知识水平最高的群体居然不是贵族,而是教会的神职人员。

  本文采取了类似的设定,巫宗有真正都神迹,再加上承担了社会职能导致它变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但炎帝在巫宗内部埋了大雷巫女,导致巫宗和教会都本质产生了差别,至少教皇说不出神不爱世人就是伪神都话,而巫女能够这么说,因为她们是神灵在人间的化身,距离产生美,神落入人间,自然就不可能完美了。

  辛筝费力都完善社会保障一半是为了延续工具人都使用寿命和顺手程度,另一半是为了向巫宗夺权,想要国家的权力却又不想承担起与权力对应的社会职能,美却不现实。

  如果以前没人做,那么她可以适量做一些,但以前有人做了很多,她就得做得更多更好来获取支持。

  神棍与杠精为什么会有那么一番对话。

  读书是为了心平气和的和别人讲道理,习武是为了让别人心平气和的和你讲道理。奇快妏敩

  神棍打不过杠精,自然心平气和有问必答。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常仪白帝更新,第 502 章 第六十五章宜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