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目实在是太多了。
修建水利和道路的所有人员的吃喝拉撒都要记账,哪天走了几个人,哪天新添了几个人也得加,也都需要记录。
还有时间规定,她是第一班,就必须在食时用餐之前把需要处理的都处理完。
早知如此,我就不来记账了,当先生多好呀?
竹可以很确信自己在每一个同伴的眼睛里看到了后悔。
教导孩子,尤其是年纪特别小的孩子,是一个技术加体力的活,你永远都想不到熊孩子能有多熊,而你还得控制自己的火气,不是因为家长,家长并不介意先生打孩子,每个家长对此的态度都是:孩子不听话,往死里打,先生你打不动的话可以告诉我,我来打。
主要是,序学的武课非常严苛,每天少则一节,多则三节,几年武课下来,就没几个孩子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放开了打,容易出人命,而气头上,一旦开打,谁还能控制得住自己?
可不揍熊孩子,那口气憋在心口又感觉自己仿佛要魂归黄泉。
辛子扩大了序学的生源,从最开始的孤儿到后来加上了军队和官吏的孩子,再后来又加上了普通氓庶的孩子,国君直属封地里,不拘男女,每个人都要服徭役两年,服完后,男子可以有一个孩子进序学读书的名额,女子则是两个。
以前服的徭役也算,名额全都补上。
封地里的序学一下子扩建了好几倍,人手严重不足,每个先生都累到想上吊。
三个月长假时供学生挑选的工作有三分之二是去当一年级的临时先生。
大考时被淘汰,没能晋升下一年级的没有选择权,上面怎么安排就干哪个,但通过了大考,三个月后还要继续读书,因而有临时工作选择权的学生。
一口气上了九个月的课,休息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月,最近几个月的功课还丧心病狂的增加了三成,哪怕是一头牛,这会儿也只想远离序学,临时先生的酬劳再高也不干,看到书简就想吐。
竹便是其中之一,因而大老远的跑到了水利工地上当账房,远离序学,酬劳也高,却悲剧的发现,好像更累。
笔墨用得多了也很烧钱,因而都是用刀在木简上刻字,刻错了的话就刮掉,一天的字刻下来,竹感觉觉得自己的手指都不是自己的了。
竹的后悔并未持续太久,饿了。
从因为全家都来修水利了,孩子放家里不放心而把孩子一起带来了的氓庶家庭里招募的孩童将竹给拉了起来,拉起来之前还体贴的捶了捶,恢复了些许知觉后才把人拉起来。
在工地提供的每天日结的工钱的诱惑下,这些孩童将小账房们照顾得很好,捏肩捶腿,渴了,水马上送到嘴边,还是温的,冷了,身上马上会被披上一条羊毛毡毯....婴孩收到的照顾都没这么细致,保证坐下去就不需要再站起来,能一直坐到这阶段的工作结束,腿麻到不行。奇快妏敩
每天拿到了工钱,父母是会给他们奖励一小块肉的。
为了吃肉,孩童纷纷拿出了对待父母都没有的耐心和细心。
竹踢了踢腿,又跳了跳,恢复腿部血液循环。
感觉腿能正常走了这才去吃饭。
工地上干的活都不轻松,不吃饱,很容易死人,因而工地上吃的是一日三餐。
虽是一日三餐,但实际上,食堂从平旦起就一直在烧菜做饭,也一直有人在吃饭。
这一处工地修的工程是蓄水为湖,光是干重体力的氓庶有超过三万人,吃饭时间不错开,食堂不够用,也忙不过来,便分成了若干队,按顺序进食,两刻时辰一组,至于这么一来,大部分人都不是正常的进食时间,没人挑,能吃饱就很满足了。
食堂很大。
用一根根树皮都没刮干净的树干支撑,上覆干草,占地数亩,四面来风。
食堂根本没有墙壁,工程结束就没用了,只要风一吹就倒就行,因而建得相当粗糙。
食堂的最中心是一圈灶台,有几十口特别大的铜釜铜瓮正在炖煮着东西,灶台外是一圈用石头垒的案,一案就是一个打饭处,不断有炖煮熟了的食物从灶台上取下放到案上,又不断有填满食材的铜釜陶瓮被放到空出来的灶口,几十个膀大腰圆的妇人在其中忙碌。
竹随便找了个队伍排队。
队伍缩短的速度很快,一个案前有两个人在干活,且这俩人还只是正在轮值的,实际上一个案前有四个人负责,分两组,一组负责六个时辰,速度很难不快,。
到竹的时候,甜甜的跟打餐食的妇人打招呼表示自己不用那么多麦饭,后者打了一大勺麦饭正准备往竹捧着的陶罐里放,非常大的一勺,勺子比竹的脑袋还大。
据说最开始时没这么大的,但民夫饭量太大了,每天要吃五六斤食物,拿小勺子需要打很多勺,原来的勺子很快就变成了现在这种,一勺至少两斤麦饭。
“是竹呀。”
打餐的妇人将麦饭抖掉了大半才给竹,又打了半勺圆葱和一勺炖肉块,里头肉块很足,以及一块用来当盐的咸鱼,另一个妇人则给竹的另一只陶罐里打满了羊乳。
一日三餐,第一餐除了作为主食的圆葱与麦,还有羊乳、炖肉加餐,第二餐只有羊乳,第三餐有一整只鹅,一人一只,有一碗蛋羹,仅限于上第三班的人。
吃得非常丰盛,第三餐最为丰富,有肉有蛋。
工地上分三班,一班不算中间吃饭的时间,每天干四个时辰的活,时间不长,平时下地干活在地里的时间都不止四个时辰,但工地上比地里更累,一天的活干完,回去得休息六七时辰才缓得过来。
不过那也不算什么,活很累,但有吃有喝,还有钱粮拿,农闲的时候,方圆几百里的氓庶都会来这里干活,既能给家里省一份口粮,又能挣钱。
让第三餐特殊起来的是第三班的时间。
晚上。
哪怕工地上燃着庭燎,晚上就等同于瞎子的氓庶们干活还是很危险,都不太乐意。
这里不是纺织作坊,不小心出点事不过是手上扎一针,一旦出事可是要命的。
工地上将第三餐给调得格外丰盛,并且当天的工钱增加一成。
氓庶们当即就没意见了。
竹抱着两只大陶罐很快找到了自己一起来的同学,一群半大孩子叽叽喳喳的边吃边聊,享受着周围羡慕的目光。
也只有这个时候,所有孩子才会觉得,自己在序学的苦没白吃。
同样是在工地上干活,氓庶们每天累死累死,酬劳日结,每天也不过挣三斤圆葱粮票,而自己是工钱一旬结一次,活也没氓庶们累,但换算下来,每天挣的钱粮是这些氓庶的两倍。
这对比太惨烈了。
而这种惨烈不止这一处,在国君封地处处可见,需要识字识数的工作,酬劳都很丰富,官署招募官吏,也不再是很早以前的,谁有关系谁就上,而是严格考核,哪怕是最基础的胥吏也不例外,都要求能写会算。如果实在缺人缺得紧,也会凑合不识字识数的,但国君封地....想当官是不能直接当的,必须从小吏开始做,靠着工作成绩一级一级的升上去。
辛子是个强迫症。
小吏升职的流程,辛子规定得特别细致,必须一级一级的升,不能跳级,当然,你才干极为出色的话,每升一级需要的时间可以缩短,但还是不能跳级。如果一般的话,那就只能慢慢熬了,只要不出错,干个三五年,上面看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会给你升一级。
不识字识数的老人只能看着年纪比自己小了一轮不止的晚辈因为识字识数而快速升职加薪。
只要能写会算,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
若还是以前那般,识字识数的都是有血统的也就罢了,没血统的知道自己没资格,连羡慕都不会羡慕,因为没用。
如今嘛。
这一圈小孩就没一个是有血统的。
序学里读书的稚童,有血统者更是寥寥无几。
年纪最长的那批生徒更是孤儿,六七年前辛国饥荒时有大量的稚童被遗弃,不是每个父母都狠得下心把孩子给杀了加餐,因而饥荒时丢弃孩子的居多。辛子看到后让人捡了回去,又建了个育幼堂让人将不要的孩子往育幼堂扔,这些稚童都是序学最早的生徒。
羡慕。
但没门路。
虽然育幼堂的孤儿没门路也有入学的资格,但如今又不是六七年前,日子越过越好,哪怕是生了女孩,也有官府补贴粮食,除非孩子是残疾,不然生了都会养着。能为了入学名额而把孩子送去育幼堂,自此亲缘断绝的狠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能说这种狠人一定没有,但一定稀少。
这不,辛筝一允许氓庶服徭役两年后子女可入序学,氓庶对服徭役的热情立时高涨,没被选上还不高兴呢,更有甚者试图贿赂负责管理徭役的小吏好让自己能去服徭役。
帝国数千年历史,这怕是氓庶第一次如此喜欢没有酬劳白干活的徭役。
嗯,辛子的封地还是略不一样,徭役是管饭的,只是没工钱而已,但在别的地方,服役这种事,从来都是自带干粮的。
当然,如今的话,竹相信,哪怕辛子说服役要自带干粮也有无数人愿意。
两年徭役得入学名额一出,水利和修路两大长期工程的开销霎时就降了许多。
服徭役的民夫,只需要管饭就行了,但不是服徭役,而是来务工的民夫,除了管饭还要日结工钱。
现在工地上干活的,至少九成是服徭役的,工钱都省了。
不仅不要求,干活还都格外卖力,比伺候自家田地还用心用力,甚至很多人拿工钱干活的时候都没这么有干劲。
长吏虞额外批了一些入学名额奖励给每年服徭役时表现最好的五十个人。
谁家会只有一两个孩子?
氓庶人家都是怀上了就生,家里孩子从来都不会只一个。一两个名额,孩子们谁去读书谁不去,也是个问题。序学只给孩子一次机会,一年大考一次,考不过就不能读了,交钱也不能继续读。
在序学学习多好,学好了,以后能赚更多钱,便是在读书的时候,序学也是包生徒一餐的伙食的,考得最好的几名还有肉吃,也能为家里省不少开支。
可辛子规定的入学年龄是四岁到八岁之间,这么小的孩子,谁能看出哪个更聪慧更会读书?感觉看来看去哪个都差不多。
如此一来,就只能多几个名额,多几个孩子读书,哪怕一个被淘汰了,总有能及格继续读书习武的。
为此,很多人家在女孩满十六岁要婚嫁时都选择招赘,男人也倾向于和立户的女子结婚,这样以后孩子读书的名额可以多一个。
婚姻尚且可以为了入学名额让步,何况服徭役时也能看到的奖励。
都盼着自己好好干,好拿到一个名额。
不管是水利还是修路,进度都飞快。
但没几个人能理解。
辛子你修渠还能理解,辛原现在也不是纯粹的游牧文明,而是在漫长的时间里转变为了另类的农耕文明,只是种的不是粟麦,而是圆葱和牧草而已。
能够在辛原扎根并且推广开来,圆葱和牧草的耐旱耐寒能力自然不差,但只要是植物,都离不开水,修渠很正常,至于修多了点,考虑到封地正在不断增加的人口,也能理解。
粮食不可能一直靠从外面买,能内部解决最好内部解决。
长吏虞都恨不能封地所有土地都是上田了。
被水渠灌溉的范围都是上田,上田的粮食比没有水渠灌溉的产量高多了。
可蓄水为湖,抱歉,真没几个人能理解。
一个稚童便忍不住向同伴说起了自己的疑惑。
修这么一座水库花的钱粮都够修好几条渠了,真不明白辛子为何要修这么一座水库。
都修四年多了,修好的日子仍旧遥遥无期。
竹道:“水泽自然是蓄水,若是大旱,便无需担心缺水了。咱们辛原的降水,太集中了。”
在一个时间段里一股脑下完一年的降水,然后就基本不下雨了。
得亏辛原的河流都不依赖降水,而是依赖北方断云雪山的融雪水,不然这种气候,又是草原,简直不让人活。
同伴立刻说你是不是没去堤坝上看过?
堤坝是仿着羽族的手艺,用条石和青砖、泥沙、石子、糯米汁....各种材料堆砌而成的,又厚又结实,比岩石还要坚固,剑都插不进缝隙。
堤坝上面还有道路可以行车,风景不错,竹有时实在是太累了会去上面看看风景,因而表示去过,而且我也知道你想说什么。
堤坝规划要修的高度非常高,甚至超过了辛原任何一座城邑的城墙高度,并且水库规模更是浩大,修好后哪怕是旱个三年,估计整个辛国都不会缺水。
乍听着很不错,但有个问题,连旱三年,辛国哪至于那么倒霉?
辛原虽然因为降水太集中的关系,小旱不断,但因为河流的水主要来自于融雪,大旱却是没有的,最发愁的从来都是白灾和雪灾。
这么大的水库,好像确实没什么用。
但竹才不会这么认为,她坚信,既然那是辛子的决定,那就肯定是因为水库有用。
就是这么盲目。
饥荒时,连父母都舍弃了孩子,只有辛子将所有孩子给捡了回去,办了育幼堂,给他们吃穿,让他们能读书习武。
她凭什么不盲目信任辛子?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常仪白帝更新,第 155 章 第五十一章竹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