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季在黎贵妃那里给闺女过完了百日宴就回来了。
重新投入了工作之中。
结果没想到,刚坐下没一会儿,一份谏书就送上了。
通篇就两个关键词。
第一,扩张三等卿爵,将大夫单列,回归刘季修改之前的规矩。
第二,允许卿、大夫两个阶层力量去边区开荒。
然后在二十五年和三十年迁徙期一到的时候,允许上缴土地来换取爵位的晋升。
这一套制度,刘季看完之后,沉默了一会儿。
怎么说呢?
没用?
不!对于地方开垦来说,绝对是很有用的!
但对于军队的力量而言,却是一个拖累。
能靠跑马圈地然后耕种个二三十年,轻轻松松换来一个是世袭爵位,第一代还好说,就怕第三代开始,这群家伙变成地方豪强序列。
二三十年,正好是一代人的时间。
关键的一点是,这等于给他们兼并的由头。
这群地主,可能自己去开垦吗?
不!绝对想办法去抢自耕农或者官家的田土。
但这是制度崩坏之后的体现,没有崩坏之前,还是有积极一面的。
然后他们靠着土地跟国君交易……
刘季想了想之后,几次拿起又放下。
他馋了。
汉国的土地开垦速度,其实并不快。
因为太多的土地开发,需要一点点改良,这是几十年甚至成百上千年才能解决的。
而现在汉国的人口,达到了惊人五十万,一个人一天吃平均吃三斤粟,一天就是一百五十万斤,一年就是五千四百七十五万斤。
这是最低消费,但其实年消费量,在一亿斤左右,这还不算牛马这些牲畜的消耗量。
单纯的人类消耗量,在这个平均亩产只有一百多斤的时代,需要一百万亩的田。
但想要提升肉质的摄入,还有其他一些田亩的使用,汉国现在近五百万亩的开垦数据,勉勉强强人均十亩地。
十亩,多吗?
不多。
曲辕犁、独轮车等一系列工具的普及,还有最关键的牛。
汉国的牛一具,就是两头牛加犁耙这些东西完备,能顶的上一百亩地。
而人在耕作土地,背上曲辕犁去拉地,一天下来也就半亩。
这还是老把式。
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大夫们想要在边区开垦土地换取爵位,那么这就需要他们进口牛。
而牛在汉国有配套完整的法律。
这些卿大夫去了地方开垦,什么样效率最高?
自然是牲畜代替人力。
这就意味着汉国得需要更多的牛。
庞大的市场摆在眼前,正好可以弥补国产牛销路的问题。
之前刘季担心国产牛繁衍的牧场拥挤,也可以趁机解决。
将合适的坡地开垦成草场,专门用来养牛。
同时从源头上控制卿士大夫开垦边区土地的进度。
毕竟国产牛谱系构建已经完成,刘季把粗劣的人工授精的办法交给了养牛的研究员。
有多粗劣呢?
其实就是在种牛发期,尽可能多的让牛的精华雨露均沾母牛。
一般是一头种牛配五十头母牛,采用注射式的方法,配种的成功率为五成。
针管这些东西,制作难点并不多。
基本上一头种牛发期,能让二十五头怀上。
当然坏处就是,容易造成母牛的隐户感染。
因为他们不懂得怎么找母牛的输卵管,只能从正面深入注射。
时代的局限便是如此。
但这点损失算什么?顶多这批母牛不能继续在养殖场里呆着,稍微养养还是能送到民间去当耕牛。
之后能不能配种,随缘就好。
总之,牧场不够,导致了他不敢跨步扩张耕牛的繁育。
现在有了这封建议,让刘季对于开垦荒地的想法又一次炽烈起来。
“试运行两代人看看。”
刘季不是一个只会踌躇的人。
他信奉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
任何制度,只有做了,才能知道优劣。
于是想了一下,他写下了两部令和制度《暂行边区军屯土地垦荒令》、《暂行四等军事区划制度》。
卿大夫去开垦的土地,一律划为军屯,由朝廷任命卿大夫为边区屯垦地区的军官。
隶属于地方军体系。
走军垦的路子,堵死这群人可能兼并土地的可能。
第二是四等军事区划。
分为:后方、中转、前线、敌占四个等级。
后方区域为郡县直辖。
中转区域则是战略节点才使用,比如屯粮区域和一些驿站。
这些地方平日里由地方管理,但是到了开战时间,一律实行军管。
前线顾名思义,就是推进的战线交锋点,而刘季设计之下,前线就是军垦区的重要地点。
毕竟现在卿大夫开垦换爵位的实行地方,主要放在敌人并不强的蛮夷地方,这群家伙根本翻不起大浪。
至于帝室、周国边区土地,刘季则会将直接由朝廷直接军垦,在役的兵比这群家伙会更靠谱一些。
敌占区,那就是敌人地盘了。
之后会往里头安排斥候什么的去探索当地的一切。
“这样一来,名正言顺的同时,还能随时撤职!官职都有现成的,借曹魏的改改:典农尉、典农校、典农将就好了!”
刘季笑了笑。
正好趁着这个时间点,把之前没修改的六衔阶的伍、什、佰、尉、校、将中的尉、校、将细化。
上、中、准三尉。
上、中、准三校。
封号、大、上、中、准五将。
“等级列起来,先放在典农屯军里用。”
“对了,差点忘了,该把卿爵的数量增加,不然卿爵爬到大夫,显得太容易了。”
刘季笑着从善如流,将黎唇提议的细化增加起来:“公乘、公造、大造、上造、不更、庶长、左庶长、右庶长、大庶长。”
“其中公乘、公造、大造列位典农准尉,辖百人开垦队。”
“上造、不更、庶长列位典农中尉,辖三百人开垦队,配两位准尉为副官。”
“左庶长、右庶长、大庶长列位典农上尉,辖五百人开垦队,配中尉、准尉副官各一,督邮(掌书信)、郎中(掌财务)、员外(掌牛)皆挂准尉。”
“官大夫、公大夫、五大夫列位典农准校,辖千人开垦队……”
“庶大夫、左更大夫、中更大夫列位典农中校,辖五千人开垦队……”
“右更大夫、良造大夫,列位典农上校,辖万人开垦队……”
以上就是刘季思索之后调整的。
但大夫级别的开垦队,顶多就是千人规模,因为庶大夫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呢!
最高的就是公大夫的景林。
人家是靠着东征西讨,奋力搏杀,刘季才给的。
而且这群大夫多是呆在军中,压根没有回到地方去,因此真正投入使用的,只会是典农尉官这个级别的存在。
刘季看着文件一会儿后,起身去找司徒府、司马府联合处理后续的增补。
大概三日之后,一套完整的律令就颁布了。
《暂行五十年边区军屯拓荒令》横空出世!
同时,重订爵位,在发式和服制上开始做文章。
就是现在染发技术不咋地,不然高低整个红绿蓝的!
刘季看着文件心里自己莫名的吐槽。
不过还是笑了起来,因为他站在酒肆的二楼,能看得出来很多卿士大夫们的欢喜。
当然,关键的一点就是,刘季设计的制度中,是允许户中余丁在没有选拔进入地方军之后,前往报名参与边区军屯的。
依旧是束缚在奖励耕战这一套上。
军屯也是屯田。
给卿大夫们干活的叫做民屯,朝廷规定,卿大夫和民屯五五开。
这是土地产出的分成,也是未来三十年一徙之后,百姓能获得土地面积。
同时朝廷也组建了自己的建设军团,给官家干活,牛管够,但产出四六分账。
用牛的,给六成,不用牛的给四成。
但是土地最后的分配为五五开。
并且不是三十年一迁,而是五十年一分。m.xqikuaiwx.cOm
以朝廷的资本,介入边区建设,算得上未来稳定的赚钱方式。
关键是,这给积户机会了。
只是积户的名额比较少,给野人和国人家庭的余丁机会更大。
举国上下,都是欢喜。
刘季也算是解决了土地分配的问题。
至于隐患……
这项军屯只执行五十年,不行就撤掉,反正试点是在边区,那就是一片白地,真要有问题,迁徙本地人就是了。
还能白白获得一块土地收税,不香吗?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原始部落当首领更新,第475章 从善如流的刘季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