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长天极其的紧张,这对他来说,太过于惊骇了。
武岳的询问,给了他无尽的压力。
实在是太过于惊悚了。
没有人可以质疑武岳的行为。
这就是武岳在给他们所有人灌输的一个标准。
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一种绝对的执行力。
只要是武岳下达的命令,那么就没有人可以违抗。
李家的公候,在朝堂之上违抗武岳的命令,所以,李家的所有公候,都被武岳给抓了起来。
要知道那可是公候啊。
可以说就是封顶的存在。
上无可封的存在。
长青候,无双候,宏泰候,长越候这样的公候,已经是顶级的存在。
虽然没有实封。
可是地位已经堪比诸侯了。
可就是一方诸侯级别的存在,竟然被武岳给关押了起来。
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也可以想象,武岳究竟在朝堂之上,实行着怎样的方略。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此时盛长天紧张的回答武岳。
整个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寂静无声,大气不敢出。
天武大帝。
堂堂九耀皇朝的皇主,万金之躯,却不敢多说一个字。
即便是天武大帝,作为武岳的父皇。
贵为皇主。
可是,在武岳捉拿李家公候的时候,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在武岳对朝堂之上的文武大臣发号施令的时候,修闭口禅,不敢反驳。
这就是武岳贯彻在朝堂之上的准则。
武岳所发布的命令,就是铁令。
无人不遵从。
武岳盘做玄天台上,俯视着下方,尤其是盯着盛长天,道:“本君不希望三考之事,成为一大败笔。”
“盛长天,三千万官吏,是你当初给本君所保证的。”
“本君,只要一个结果。”
“本君可以给你至高无上的权利,那么本君同样可以让你……”
说到这里,武岳没有继续往下说。
而下方跪拜的盛长天,冷汗直流,心惊胆颤的急忙道:“臣,定不负星君所望。”
“三考之事,臣,一定秉公处理,为星君遴选可用之才。”
说完这句话,盛长天的额头直冒冷汗。
他是吏部尚书,全权负责此次三考。
一旦此次三考之事出事,那他无论地位有多高,权利有多大,第一个被开刀的,就一定是他。
这让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这不仅仅是在他在朝堂之上的保证,也是他进行三考之事的保证。
武岳点了点头。
没有继续去追问三考之事究竟出现什么问题。
因为对他来说,他清楚的明白,科举、举荐、皇考这三大考试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
一定会有人徇私枉法。
也一定会有人作弊。
这其中的水分,能超过百分之三十。
甚至于。
他更清楚,长青候李沧浪之所以敢在朝堂之上公然的反对他。
也是因为三考之事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皇朝的官员体系。
但是。
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他并不是不知道三考之事的弊端。
但是他还是将所有的权利都给了盛长天。
就是因为,现在对皇朝来说,对整个官员体系来说。
需要的并不是多么精明,强干,能力强的官员。
而是搭建整个官员体系。
也就是将这个万丈大厦的基础先搭建起来。
让这座大厦能够住人。
当然,质量存在大问题是不能住人的。
但没有房子,同样不能住人。
对于此时的九耀皇朝来说,他必须先搭建起这座浩瀚无边的大厦。
让这座大厦看起来岌岌可危,但就是能够住人。
等到他将周围的危险都清楚之后,然后在来倒腾这座危险的大厦。
甚至于,只要没有危险,大不了到时候他直接炸掉这座大厦,重新建。
这才是他真正的底气所在。
而不是一开始将这座大厦的地基,打造的能够抗住二十级地震。
这不可能。
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他来这里,严格来说,并不是来处理政务的。
而是来督促政令推进的。
司礼纠察部他不用再关心。
因为那是贾诩在督办的事情。
武者统一管理协会他不用去关心,这件事是他亲自负责的。
现阶段已经趋于稳定阶段。
他所实行的方法就是强力弹压。
而天下二十一战团的事情他也不用过多的操心,他相信皇甫天可以将所有的不安定的事情都处理掉。
真正让他关心的问题,就只有两个,三考之事和三司之事。
“谁能来告诉本君,都察院推进到了什么地方。”
因为都察院,刑部,廷尉都不在这里,所以他才有如此疑问。
户部尚书张成直急忙道:“星君,陛下,三司已经推进到了附近十州之地,目前在十州之地的边缘。”
“沧州,雷州,东州,通州,厉州,青州,徐州,镇州,霸州,越州。”
“在推进过程之中,有非常大的阻力,不过目前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动乱产生。”
“而三司推进最大的阻碍,并不是世家,而是士绅,盘踞在乡野之间的士绅,基本上全面反对三司推进到城镇的。”
“甚至可以预见的,士绅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动乱。”
听到张成直简略的汇报。
武岳点了点头。
都察院主持审判,廷尉负责查案,刑部负责督促律法的实行,这种三权确法的方式。
一方面。
会冲击世家,权贵,封侯们。
但这绝不会是冲击最大的,因为对这些人来说,本来皇朝律法规定之中,这些人就拥有非常大的特权。
诸如普通百姓见到要拜见等等。
这本来就是特权阶层,没有所谓的公平不公平。
除非就是有贪赃枉法类的人,若不然,这些人初期是不会直接出面组织三司推进的。
但是对于士绅来说就不同了。
可以说准确的说,士绅盘踞在乡野之间,以宗祠为标准,以家规为标准,是完全无视律法的存在。
朝廷的律法管不到他们,反而是家规在约束着这些人。
而三司一旦推进下去。
废除掉的是士绅的家规,推进的朝廷的律法。
这是直接打击到士绅乡绅这些抱团利益团体的。
这才是真正的大问题。
而且在推进过程之中,可以明显的发现。
越是靠近皇城,三司推进越是简单容易。
反之,越是远离皇城,推进的难度会以几何倍数增加。
这是必须要处理的问题。
武岳沉思片刻,当即道:“两个原则,第一,三司必须推进,不管是谁阻止,都要推进下去。”
“第二,不要出现冤假错案,宁愿不做,也不要乱做,现阶段必须要对那些铁证如山,却又让各级府衙难办的事情。”
“各级府衙迫于各种压力徇私,那就加强处理这方面的案列。”wWw.xqikuaiwx.Com
“现阶段对于三司而言,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确立典型,立威。”
武岳说着,自然是对这其中的廷尉进行了重点的叮嘱,“廷尉就是门面,也是皇朝安定的关键。”
“可以选择让廷尉优先选人,只要户部确定没有问题,直接录用给予权利。”
“并且给这些保证,只要办案得当,累积功绩,可进行提拔。”
“对于持续表现良好的廷尉官员,直接录入皇朝官员体系,并给予朝廷正式颁发的品级任命。”
整个朝堂之上都寂静无声了下来。
尤其是张成直,葛青,盛长天三人。
被武岳的这条命令再次吓了一大跳。
因为这个问题,他们也商讨过。
甚至于因为这件事发生了非常大的矛盾。
形成支持不支持两大阵营。
而这两大阵营,最终反对阵营给全面压倒了下来。
这是动摇根本的问题。
总之,三人是持反对意见的。
而天武大帝也在此时不得不正式,竖起耳朵不放过任何细节起来。
这个问题,关乎到官员体系的稳定,不能轻易开启。
要知道。
皇朝经历一千二百年,早就形成了固有的官员纳入和升迁体系。
而现在。
这种方式。
就是在毁掉这个稳固的官员体系。
这是影响深远的。
他也没想到,武岳竟然直接提出了这个方法。
到此时。
天武大帝也是不得不佩服武岳的谋略。
朝堂之上之所以出现直接提拔,随意录用这样的方法,那是因为在三司推进过程之中,一道道的奏章之中,数万乃至数十万官员之中,有一名官员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才被朝堂关注,并进行商讨。
而武岳,他严重怀疑对方就是随便那么一想,就想到这个办法。
可这个办法,一旦实行,是会巨大问题的。
虽然。
的确。
任意录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廷尉缺少人手这件事。
因为廷尉从原本的府衙将衙役纳入体系,是远远不够的。
可这解决归解决,但不能埋下祸患。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星君,此事老臣觉得不妥,是万万不妥!”张成直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都在颤抖,前车之鉴,李家公候就是反对武岳政令的下场。
在他说句话的时候,他都已经做好了被武岳关押的准备。
但是,有句话,他不得不说。
若是不说。
这就是天大的祸患。
“朝廷官员体系,自由升迁之道,乱而上下,必乱天下,进而乱人心。”
“决不能因小失大。”
“为皇朝千古埋下更大的祸乱。”
张成直已经算是豁出去的反对武岳了。
而此时,盛长天也近乎于豁出去的道:“星君,臣也坚决反对此时。”
“就算是廷尉人手不够,也不能随意的录用。”
“一旦用,皇朝千年体系就会奔溃。”
“甚至会给天下人一个假象,既然可以直接被皇朝录用,那读书有什么用。”
“那辛辛苦苦用功有什么用。”
“进而形成读书无用,反而形成了鸡鸣狗盗之徒坐上高位,溜须拍马之辈横行官场,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空有一腔抱负,却被卡死上位。”
这瞬间让整个朝堂的氛围凝重了下来。
可以说。
这是迄今为止,武岳所有下达的政令之中,遭到最严重的一次反对。
究竟要不要从民间直接录用。
群臣给出了答案,不能。
“咳咳,朕也觉得,这件事还是要稍微考虑考虑的,不能轻易就开这个口子。”甚至连此时的天武大帝,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当然天武大帝说完这句话,就后悔了,急忙解释道:“毕竟,天下可以大乱,治理天下的官员不能乱。”
“本来,咱们皇朝官员就良莠不齐,已经有乱的迹象,要是这么一弄,就更加良莠不齐了。”
“一旦大面积的出现卖官卖爵事情,那可就真完蛋了。”
天武大帝紧张的解释。
深怕因此触怒武岳,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当然,他敢保证。
如果现在武岳再说一句,实行。
他绝对不会说第二句话。
得过且过。
听到这么多反对的声音,而且个个都合情合理,武岳也是沉默下来。
的确。
从民间直接扩充廷尉,却是不是很妥当。
也的确会出现问题。
会让人的心态失衡,产生不良风气。
有道是学坏容易,学好十年功。
这要是整个皇朝真的歪了,那想要纠正过来,就不容易的。
但是,廷尉的事情,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如果连廷尉都没有足够的人手维护秩序。
那么可想而知,天下会乱到什么程度。
整个大殿之中都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在等待武岳的决策。
而武岳,仅仅思考的片刻。
就直接改口道:“既然如此,那就从各地的县兵、府兵之中抽调人手,直接转调入廷尉。”
“按照镇级廷尉人数一百,城级廷尉人数五百,郡级廷尉人数三千,州级廷尉人数一万,直接进行分派调拨。”
“在原有基础上,各级廷尉进行统计,按照缺补多调、就近调配原则,进行调拨。”
轰隆!
就在武岳说完。
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震惊的抬头。
天武大帝也扭头看向了武岳。
都惊呆了。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好几天。
这些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而之所以产生直接扩充廷尉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廷尉总长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到处乱窜,这才整出来这个问题。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战神归来:戍边十年战神尸骨归朝更新,第155章 处理政务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