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都市小说>哑巴张庆魁李侠南溪仁>第616章 梅花鹿和孔雀,西番尼
  吃了饭从早点铺出来,三个人头上都见了汗,也不知道是挤的还是吃了热东西的原因。

  老六掏出手绢擦了擦脑门和后颈,问小于:“你要不要给家里带点东西回去?”

  “要。”小于点点头:“带啥?”

  “你想带啥你问我?你俩商量吧,商量好了把单子给我,我叫人去买回来。”

  “那直接去买不就得了吗?”小于看了看小张。奇快妏敩

  “人多,挤。”小张这会儿一副我什么都懂的感觉:“你要是不怕挤你就去吧,我不去。”

  “我靠,对呀,”小于反应了过来:“这会儿年根了,那得像榨油似的。那还是老板帮着买吧。……我不知道买啥呀。”

  “你就从来不琢磨给爹妈啥的带点东西?”

  “琢磨呀,不是从香港买了东西吗?没想过从这还带什么呀,带啥?”小于一脸懵逼。

  “糖,蛋糕,……这边还有啥来着?布料?衣服?自行车和手表?”小张数着手指头念叨。

  “我还缝纫机呢,越说越不靠谱。”老六笑起来:“你俩家里没有自行车和手表啊?衣服还可以,这边的质量和样式给你们父母的话,比香港货合适。”

  香港那边的东西这会儿拿到内地来,就有点太过于新潮了,基本上都是这会儿的内地人不太能接受得了的样式,就像喇叭裤和蛤蟆镜,只有少数年轻人敢穿,然后天天被人骂。

  一直等到七、八年以后,这两样东西才算是被大多数人接受,但也只是接受,真正穿的仍然不多。到了八十年代末,国内的衣服款式和颜色已经多起来了。

  这个时候,申城的特产,除了响誉全国的工业品以外,也就是服装和糖(含糕点)了,外地人别说吃,轻易见都不见不到的玩艺儿。都是传说。

  什么龙须酥啊,各种糕啊,大白兔,等等等等,还有巧克力。

  一九八零年,糖还是全国人民眼中不可替代的好东西,高级货,必须品和高消费品。谁能想得到十几年以后大家就开始改用胰岛素了。

  事实上,糖只是背了锅,用不用胰岛素和它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外资本开始大举进入,外国人来教我们怎么洗头,怎么抹脸,怎么穿衣,吃什么油吃什么肉,教我们怎么种地怎么施肥。

  他们甚至无私的提供了各种种子,不种就要被罚款处罚,然后就开始出现大面积的食品安全问题,各种病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开始活跃。

  然后他们又教我们应该怎么样治病,教我们要相信科学。他们自己天天祈祷上帝。

  我们蜂拥而上乐此不彼,学会了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生活。万古长夜里亮起了明灯,我们有了信仰。

  “那买点啥?”小于问小张。

  “买啥呀?”小张也迷糊。

  “家里都缺啥?”老六问他们两个。

  两个人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家里到底缺啥,小于是家里条件本来就不差,小张是这段时间该买的都买差不多了。

  事实上这会儿一般工人家庭真不缺啥,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大件儿该有的都有了,而吃穿用方面是社会性问题。

  这回从香港回来电视机也都带回来了。冰箱和收录机这会儿不是必须品。

  这么细一琢磨,还真没有什么好带的。

  “行了,我叫人准备点东西就得了。”看他俩那费劲的样儿,老六把事情包揽了下来。

  其实出门给家里带东西这事儿本来也没什么标准,也就是那么个心意,出门了,带点不一样的东西回来让大家看个新鲜,吃个新鲜,表达的是一种牵挂。

  真要讲孝心把钱给家里比什么都强,或者给家里搞点紧俏票据,那才是实用的东西。

  像自行车票,电视机票,缝纫机票和手表供应券,这会儿都是紧俏的物资凭证,虽然用工业券也可以购买,但动辙七八张十来张的数量也不是那么好弄的。

  而且工业券攒够了也不一定就能买得到,还得排队,专用票随到随提,价格也不一样。

  还有棉花票,呢毛料供应票,肉票糖票全国粮票,这些限量的东西都不好搞,拿出去喯儿有面子。即使自己不用搭人情也是相当重要的,也能换钱。

  “其实我想给我爸妈买套衣服,我妈都有年头没穿过新衣服了,在香港我找了没有太合适的。”小于抓了抓头皮,有点不太好意思。

  这个年代香港那边的服装拿回来,年轻人还是能穿的,那叫时髦,带价儿,牛逼。但是中老年人就不太合适了,容易被人说三道四,穿不出门。

  “我叫人去弄点布料吧,”老六想了想说:“弄点缎子,毛呢料,回去找个好裁缝给你们爸妈做两套,买的不一定合适,到是可以买两件大衣。”

  这个年代的人穿衣服都有点不太利索,其实就是因为衣服大小版型不合适,都是对付,讲究点的都是买布料自己请人做,量体裁衣嘛,穿着完全不一样。

  这会儿请人做一套毛呢料的手工是两三块钱,这个价格有点小贵。

  八、九十年代也是成衣(裁缝)铺最火的时候,手法好一点的裁缝活都做不过来,相当赚钱,后来到了九十年代末,成衣的款型样式越来越丰富,这一行就没落了。

  消费观念的变化对行业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是摧毁性的。

  小于和小张都拿不定主意,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凭着老六张罗。老六合计着自己这一大家子人,正好也每人弄两套。

  “我靠,”小于一惊一乍的叫了一声,指着前面:“看,看,冰城食品厂,这地方怎么有冰城食品厂呢?”

  “少见多怪。”老六斜了小于一眼,和小张往边上走了两步,和小于拉开距离,一副我俩不认识你的样子,省着跟着一起丢人。

  “不是,这不是申城吗?”小于听不到回音,扭头看了一眼:“不是,老板,你俩这嘎哈呀?”

  “离我们远点,别和我们说话。”

  “咋的了?”

  “丢人。”

  “我……”小于抽了抽嘴角,站在那看着老六和小张:“不,我怎么就给你们丢人了?”

  “一副没见识的下里巴样,大呼小叫的,还不丢人哪?你看看这满大街的人都怎么看你的,啥眼神,能看懂不?”

  “他们看谁不是这眼神啊?你们在他们眼里也是乡下人好不?我真就不信了。”小于往前后左右看了看:“不是,老板,这怎么会有冰城食品厂呢?”

  “很奇怪吗?”

  “昂,不奇怪吗?”

  “那你说,宽城为什么会有金龙自行车呢?”老六看了看小于,感觉这小子思维有点奇怪,总喜欢钻牛角尖。

  其实不奇怪,是老六自己总是习惯用后来的眼光看这个时代。

  在这个地域性地区性极其强烈的时候,在申城这种直辖市见到用别人省会城市命名的食品厂,确实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小张其实也感觉奇怪,只是他没有小于那么外放,没问出来。

  “金龙?”小于愣了一下:“哦,梅花鹿啊?那个……牌子呗,就起的呗,原来不是还叫红星呢。”

  宽城自行车总厂生产的自行车原来叫金龙,后来这个牌子不让用了,就改成了红星,再后来各地开始流行用动物做品牌,就又改成了梅花鹿。

  那时候什么孔雀,飞鹰,雉鸡,蜜蜂,金鹿,飞鸽,梅花鹿,满大街跑的都是小动物。

  八四年,全国商品由定产定销改为自产自销,梅花鹿一下子陷入了‘滞产滞销’,这个在自行车供不应求的年代却一直亏损的十一大自行车厂之一的大厂开始给津门厂生产飞鸽,变成了代工厂。

  和梅花鹿同一命运的还有冰城的孔雀,也是连年亏损,跑去给申城凤凰代工。在八四年市场刚刚开始活跃的年代,两大自行车厂放弃了挣扎,从此再无梅花鹿和孔雀。

  这会儿没有人能想得到,国内大大小小几百家自行车厂,大厂就有十一个,到九十年代存活下来的不到两只手。

  申城永久,申城凤凰,津门飞鸽,奉天白山,安阳飞鹰,其中最爆火的是一家始建于八零年的名不经传的小自行车厂,蛇口自行车厂。

  九十年代最爆火的自行车品牌,BSA三枪是安阳自行车厂的,阿米尼,奇猛,大名三个牌子全是蛇口自行车厂的出品,还一度成为警用车辆。

  到九十年代末,白山,飞鹰消失,飞鸽名存实亡。飞鸽其实是死在津门轻工局手里的,主要是指挥命令得当。

  “那为什么这里的食品厂不能叫冰城?你明天在宽城办个厂也可以叫申城啊,就是个牌子。”老六指了指远处的大牌子:“那就是个牌子。”

  申城冰城食品厂确实就是一个品牌,和冰城没有一毛钱关系,是三六年的时候,一位山东大汉在冰城学习了俄式糕点以后,在申城开办的一家食品厂。

  后来公私合营,成为了申城的老字号食品企业。

  它在申城本地相当出名,它的产品上过国宴,受到过尼克松的夸赞,还是国家登山队指定食品上过珠峰。最畅销的一款糕点叫西番尼。

  申城话西番尼就是喜欢你的意思,这款糕点一度成为申城年轻人示爱的首选商品。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哑巴张庆魁李侠南溪仁更新,第616章 梅花鹿和孔雀,西番尼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