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玄幻小说>至尊曲>第六百九十六回 明月之琴
  “五弦古琴,不愧为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爹,你说过:奇技淫巧哪里比得上山道中削。如今女儿误入异处,又逢奇巧,希望你不会介意我的选择。”

  东皇明月喃喃自语着,双手抚摸着古琴,心中感慨万千。

  琴之好坏,全在九德,一张好琴,往往其声音要具备许多优点,如:低音应浑厚,高音要具金石之声,声音应松透圆润,没有杂音等等。

  琴曲重在直透人心,所以认定好琴的标准,往往依其音韵,重其表现力,一般不直接要求其音量有多大。这也表现出华夏人琴对音质要求的严格,审美格调的高洁。

  为此,琴门的先辈们,通过长期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九德之说。

  所谓琴之九德,是说一张理想的琴,应具备九条标准,即所谓: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

  当然,象雷威所斫的“春雷”、“九霄环佩”那样的九德兼优之琴,是非常罕见的珍品。一般来说,能具备诸德,就已经是一张难得的好琴了。

  九德简说

  (一)奇

  所谓奇,指其琴轻松脆滑兼备。其材轻松脆滑。音亦轻松脆滑。

  (二)古

  所谓古,指其琴音淳和淡雅中有金石韵。

  (三)透

  所谓透,指其琴发音清亮绵远而不咽塞。

  (四)静

  所谓静,指其琴音纯净,没有杂音。

  (五)润

  所谓润,指其琴发声不燥,韵长不绝,清远可爱。

  (六)圆

  所谓圆,指其琴声浑然不散。

  (七)清

  所谓清,指其琴声如金石,如风中铃铎。

  (八)匀

  所谓匀,指其琴七弦俱清圆,匀均平衡,无三实四虚之病。

  (九)芳

  所谓芳,指其琴弹愈久而声愈出。

  适才东皇明月奏弹,已知此琴九德兼备,乃是少见的好琴,真让她爱不释手。

  东皇明月闭目感物聆声,玉指一拨弦,天地妙音便应弦而出,以致五湖尽闻声来。

  东皇明月虽是弹琴,却也是以道入琴,衍化琴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琴道?

  古琴是深具道家色彩的一种乐器,和道家的宝剑、拂尘等法器一样,其功能除了能修心养性、镇邪涤虑等以外,还是道家勾通宇宙的一个媒介。

  它本身的构造即体现了道家的宇宙观与生命观,其音色也含蓄内敛、古朴幽深,流传下来的曲目也大多是远离尘境、寄意微茫,所以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说琴道琴道。

  古琴可以用来娱乐,但却包容着更为广大的内涵空间,其道幽深、纷然万绪,上接茫茫太虚,下启红尘众生。

  一个弹琴而不知琴道者就像做人而不明因果一样,终其一生碌碌无为、空耗光阴,徒为匠人而已。其对古琴终究是雾里看花,貌合神离。奇快妏敩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琴道呢?

  琴道就是修道之人对宇宙、生命的正悟在古琴上的投射,并非是简单的弹琴之方法。

  华夏文化是修炼的文化,琴道则是这种修炼文化在音乐上的集中体现,概括的说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弹琴动机的正悟

  古人云:欲成其事,先正其心;鼓琴亦然,心不正,艺难精。先人学琴多为涵养道德,平和心境。故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之说。

  诗启悟人们的灵性,礼仪端正人们的行为,而乐则最终完善人们的品格,也是成就君子之德的最佳途径。

  可以说修习礼仪是一种自外的约束,研习音乐则是源自内心的主动同化大道,溶入与天地同一的和谐中去。

  乐当然是指上古时代的雅乐,非人们所理解的笼统音乐,世间大部分音乐多为俗乐,充斥的都是俗情与迷狂,类似于人们所深恶痛绝的征伐之音,有的甚至是魔鬼的音乐。

  何为雅乐?雅者,正也,雅乐即天地之和在音乐上的呈现。其一表现为庙堂之乐,那是礼赞神明,歌颂先圣的黄钟大吕、鸿篇巨章,大雅之乐;另外还有宫廷雅乐,现在已不得而闻;另一种就是君子用以修身的古琴音乐了,幽然独处、心游天地,经年不断,流传后世。

  古贤制乐以教化众生,君子抚雅琴以参神明。琴之为用,大者可以沟通宇宙、摇荡风云,细者亦可调和神气,导人以善。

  人生是一场苦难的历程,也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文人佳士、渔樵钓客,浮沉于宦海之间、笑傲于山水之曲,何以安顿不平之心?何以寄托烟霞之想?而古琴就是最好的伴侣。

  所以古人之弹琴非为市井凡夫之娱,乃以禁尘心以合于天道;非为求名利于人间,乃以寄远情以达于天听;非为泻一时之孤愤,乃以寄雅意以垂百代。

  二、对弹琴状态的省察

  有些音乐演出多是一种表演艺术,渗入了许多不纯的因素,失去了音乐本真的意味。而上古人之弹琴则完全是对生命的体悟,或为参禅、或为净虑;或游心于太古、或传意于知音;或独乐于空山、或啸歌于仙馆。

  在这里,个体之心灵得以進入了更为广大的时空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古今一体、万物同流。

  弹琴实为心灵的修持,琴人须有一颗向道之心方能渐入堂奥,达于佳境。

  欲鼓琴则先须正襟危坐、收心澄虑,涵虚入静、尘机不起,然后方可扣琴入弦,宫商继响。

  心动而指应,指下而心往;心手合一、人琴相融,一弹再鼓、妙境横生;似白云游于太虚,幽兰生于空谷;人间之清景有穷,琴上之烟霞无限。

  琴为至清之物,不可以俗调入乐,不宜与败景为邻,所谓有所弹、有所不弹。

  上古人之弹琴多选雅静之所,以期与自然相应。清风明月之下、花落鸟啼之时,深宅静室之中、三五知己之间皆能触景以会心、感时以为吟,下指则风云自生,曲尽则四下无声,此中之妙,难与外人道也。

  三、对琴曲内涵的体认

  乐者,德之华也。美妙的音乐应是作者心境的呈现,也是美德的结晶,或曰生命精神开出的花朵;当人们在抚弄这些乐曲之时,就是走进了作者的时空场中,这里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展现,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与生命的启迪。

  尽善尽美,至言哉!美是作品的表现形式,而善才是音乐的本质内涵;若没有善的前提,美只会变异,把人导向歧途。

  所以对乐曲内涵的体认就是对先贤道德境界的追溯,進而通向更为广阔的生命源头。

  古人有云:“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

  古琴延续至今,受哲学思想的影响,音乐风格倾向于恬静、含蓄、淡柔、典雅。

  “夫弹琴惟有三声而已。曰散声、泛声、按声。”

  凡散声虚明嘹亮,如天地之宽广,风水之澹荡,此散音也。

  凡泛声脆美轻清,如蜂蝶之采花,蜻蜓之点水,此泛音也。

  按声简静坚实,如钟鼓之巍巍,山崖之磊磊,此按声所谓实音也。

  依演奏方法不同,一张正常的古琴可奏出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余个。

  古琴音乐注重音色的虚实对比,追求音乐的声韵兼备。“声”是指按音,归为“实”音,“韵”是指运用滑音奏法产生的滑音与延续音,归为“虚”音。

  由于古琴音乐很少采用戛然而止的乐音中止手法,为追求“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音乐表现效果,演奏者还常常采用乐音渐虚、渐静的表现方式,使得古琴音乐在渐渐趋向沉静、幽远中将音乐乐思与审美想象引向远方,在袅袅余音中得到心灵的升华。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至尊曲更新,第六百九十六回 明月之琴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