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到鲁岩探查清楚消息,雁门那边坐不住了,派人传来消息,天使已到雁门,让刘升前去接旨。
刘升理都没理,直接让鲁岩回禀说他在云州发现耶律延禧的踪迹正在云州追击,此刻不在应州城内。
刘升知道宋国和契丹双方提防已久,两国的探子,几乎把双方渗透的跟筛子似的。
耶律延禧的退位诏书,此刻一定在耶律淳手里。
而此刻耶律淳还没登基,也就还没昭告天下,这种机密消息应当保密的十分好。
宋国不应该知道耶律延禧在他手中。
即使知道了,刘升也不惧,只要他不撕破脸面,那剩下的问题就交给宋国。
双方就在这样不停的试探,而种师道先前根本就没有防备刘升,虽有探子进驻应州也少之甚少。
而现在派出探子,显然是有些来不及了。
大部分探子,在进入应州后,纷纷被百姓抓住送往官府。
双方有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但谁都没有彻底撕开脸面。
终于在第十天的时候,雁门那边坐不住了,传旨的队伍直接打出旗号,进入应州。
大车小车,足足有一百多辆,可惜都是坐人的,只有十几车拉着东西。
人数也是超乎刘升想象的多,文武官员,不下两千之数。
宋朝的官员着实多,不过五州之地就派出了文武官员不下2000余人。
刘升估摸着这些,都是在宋国不受重用,受到排挤打压的先锋炮灰,如果他们能在这五州安定下来,后期宋国还会再派人来。
这是想要接收五州啊!虽早已收到消息,可看到如此场景刘升冷笑不止,“好算盘,可惜落空了。”
刘升依旧推脱不见,他倒要看看这群天使能整出什么事来。
传旨的天使又在应州等了五天,刘升还是不现身。
众多宋国官员在一起商议,“这刘升一直不现身,我等就一直等?我们来了这么多天。
刘升不可能没收到消息,既然他选择避而不见,那一定是心中有鬼。
无论他接不接圣旨,官家的意思我们一定要传达。
明日我们当着应州全城百姓的面宣读圣旨。
无论刘升出不出面,我们意思表达到就行。奇快妏敩
他一直不出面,我们也正好顺利接管五州。
还为官家省了一笔封赏的费用,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一阵商议觉得此法可行,至少不能干等,官家还等着复命呢!
先前他们苦等刘升出现,现在又不希望刘升出现。
先前在雁门刘升还可以推脱去追捕耶律延禧,可如今传旨的队伍都到了应州。
刘升无论如何都该出来见上一面,或者有人带着他们去找刘升。
否则刘升就是藐视当今天子。
把他们丢在应州城,不管不问,这肯定有问题。
刘升不出现也是好事,趁着刘升不在,直接接管应州所有的军政大权。
等到他再回来也已经迟了。
至于刘升会造反?他们印象中没有这个概念,造反凭借这五州之地?
先前还怕把刘升推向契丹,而刘升如今攻占契丹西京,那是契丹的陪都,刘升可以说骑在契丹脸上输出了。
如果这个时候投靠契丹,事后一定会遭到清算,没有哪一个大一统的政权,能容忍这样的事。
而且众人觉得契丹已经是昨日黄花,不可能在女真和大宋的夹击之下存活。
这个时候接受官家的圣旨,老实的回开封,还能做个富翁家,不然契丹国灭之日,刘升想死都难。
众人思来想去得出所有结论后,刘升得到了些许风声,可能心有不满,不想交出兵权,但绝对不敢反。
若是刘升反了童贯估计会笑死,从契丹手中收回燕云,和从反贼手中收回,功勋是一样的,足够他封王了。
他们思来想去制定了一系列计划,觉得并无纰漏便退去。
翌日清晨,从驿站里奔出人流,在整个应州城四处敲锣打鼓,四相奔告。
“天子给刘升将军封赏,天子给刘升将军封赏....大家快去观礼。”
引得百姓纷纷驻足观望,整个应州城被他们这么一吵,刚下去的年味一下又上来了。
弄得整个应州城大早上热闹非凡,人人洋溢着欢喜的笑脸。
传旨的天使很是讲究,三畜六牲,三跪九叩之后,有一个宦官抱出一个锦盒,恭敬的递给一个文官,那文官先是对盒子拜了三拜,这才请出圣旨。
刘升站在远处的高楼上,冷笑不止,挺会造势,架子摆的也很足。
这次的圣旨比上次正式多了,开头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威武将军.....
这次封赏的足足念了有小半个时辰,刘升一系所有人都被封了官。
爵位更是像不要钱的大风,有一个算一个。
而刘升也不是封侯,而是被封了公,安定公。
连米兴和谢安都被封了伯爵,王廖,梁守一,吴泽等跟着刘升从云州败退下来都是侯爵。
细数下来侯爵封了不下二十,子爵更是数不胜数。
很多人的名字,连刘升都没听说过,宋国这是做足了准备的,连中层军官都没放过。
就连军士每人都有一贯钱的赏赐,至于粮食依旧一粒没有。
但这个赏赐说实话不低,甚至高的让人害怕。
知道的是打下了个云州,不知道的还以为开国大封群臣。
刘升不知道宋国的爵位体系,但也明白封了相应的爵位就要给相应的待遇。
而宋国显然是不具备,这样大封臣子的实力。
若是封了,那童贯也就不用北伐了,甚至几年的税收都不够。
所以刘升得出,他们这些被封赏的大多数人都得死。
而那每个军士一贯钱显然就是收买。
铜钱这个东西,说实话流通他才有价值,不能买卖东西,他就是一坨铜,不能吃也不能喝。
而粮食才是实打实的硬通货,人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东西吃。
看似给了军士一贯钱的赏赐,却一粒粮也没有调往应州。
这就是想用一贯钱,先收买人心,使得调走大量的军官,军队不会产生动荡。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大宋造反更新,第 150章生事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