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都市小说>韦银豹雷同>第369章:元朝那些事(下)
  上回讲到“蒙元朝廷”实行歧视性“民族政策”与残酷的“阶级压迫”,最终百年内而亡,堪称“短命王朝”。

  强大一时的“元朝”过快灭亡,無外乎主要两点。第一,“元朝”实行了“民族歧视政策”,故意将人按民族分成“四等”,类似于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人数最多的汉族被排到底层。

  而必“汉人”地位更低的“南人”(南方少数民族)地位恐怕比印度四大种姓中的“首陀罗”地位更低,已经跌到了印度社会中人数最为庞大的“达利特”这个层次了,只能靠收尸、掏粪、卖淫为生,乃“不可接触者”。

  这就好比后世常听到有人说印度乃“强奸之国”,也就是说“婆罗门”、“刹帝利”等高种姓的“老爷们”可以随意当街强奸“达利特”甚至“首陀罗”等低种姓的女人,因为她们有其实“达利特”乃“贱民”,没有人权,不受法律保护。这就是为什么在“元朝”时期,“汉人”与“南人”女子们习惯于“摔头胎”了,毕竟不愿给仇敌生娃!

  其实,当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统一华夏,想竭力维护本民族利益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把别的民族尤其像汉族这么庞大人口数量的民族压迫得逼急了,那就纯属于自找不痛快,因此才会被朱元璋推翻。

  从“朱元璋”的名字由“朱重八”改成“朱元璋”,便能看出当时元朝末年的社会形势。由于“朱元璋”出身底层且有勇有谋,眼光高,格局大,故在“红巾军”里发展很快,没多久便建立了一股自己掌控的武装部队。

  随着“朱家军”东征西讨,先后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周围势力后,“朱家军”的阵容以及战力骤然强大起来。这时恰逢“明国”定都“南京”,若最高统帅还叫“朱重八”或“朱八八”等土里土气的名字,就不像领导了。

  于是,“朱重八”就给自己改名为“朱元璋”。“朱”谐音同“诛”,意思是“杀死”;“元”指代“元朝”即“蒙元朝廷”;“璋”是一种锐利的玉器。因此,“朱元璋”本意就是“诛灭元朝原暴政的璋”,以此明志利于宣传号召。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社会最底层的“贫农”,曾当过“乞丐”、“和尚”等当时社会上的“低贱职业”,又没有机会上私垫读书,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只是按“家族辈分”顺序为第八,用“重八”之名。

  因此,改为“朱元璋”之名,“朱重八”便将自己原意“诛元”的意图通告天下,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因此,“朱元璋”这个名字其实就是一个“广告”,既有宣传、号召作用,又显得“得体”而不失威严,改的好!

  “满清”虽也是满族利益至上,但并不是像蒙古人那般刻意地过分歧视别的民族。虽然“满清”入关后也有“扬州十日屠城”,“嘉定三屠屠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但统一天下之后的满人对汉人至少在表面上没有像蒙古人那般凶残变态,且除了“满汉冲突”外,在“苗汉冲突”、“回汉冲突”中,“满清”多向着汉人。

  随着时间推移,满族汉化程度越来越深,以致于从“乾隆”时期开始,很多入关的“满人”都不再说“满语”而是通用“汉语”。后来,“满清朝廷”里当官的汉人又来越多,职位越来越高,这在“蒙元朝廷”里根本不可能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后世东北地区的“满族”已经被重度汉化,只有极少数老人才懂“满语”、“满文”了。

  第二,“元朝”与其说是一个“朝代”,还不如说是一个“军事政治同盟”,因为在蒙古的“军事压力下”,“汉人”、“女真”、“契丹”、“大理”、“吐蕃”、”畏兀儿”(回回)、“粟特”(突厥)“、大食”(阿拉伯)、“波斯”(伊朗)、“也里可温”(十字教徒)等被迫参与成一个军事政治同盟,经济上缺乏通融,自然容易解体。

  “满清”则不然,如果说“蒙元朝廷”是在“拌凉菜”,则“满清朝廷”就是在“熬汤喝”,不仅把整个中国各个地区熬成了“一锅汤”,而且在经济、政治、军事上融为一体,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变得频繁,尊崇“儒释道”。

  这让汉人觉得天下的主子虽然换了,但是管理方式没变,依旧换汤不换药,主体文化还是汉人的文化。因此,汉人对满人的抵触远不及对蒙古人的抵触强烈,毕竟蒙古人远不如满人文明开化,更加野蛮。

  在异时空,尽管“元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为数不多的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大一统王朝,且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大蒙古国皇帝”忽必烈带领下,也曾缔造过辉煌,但好景不长,惨淡收场。

  那时候的蒙古骑兵,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可是到了“元朝”末年时,“蒙古骑兵”却经常被“明国步兵”轻而易打败甚至消灭,以至于连蒙古人的老地盘大漠草原都不能守住。这样反差出现,离不开这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元朝”所谓的“长治久安”,导致了草原游牧骑兵的战斗力大幅下降;第二个原因是“元朝”的残酷统治彻底失了民心,众人齐心推翻元朝统治;第三个原因就是“明军”大规模使用新式的“火药武器”。

  “元朝”和“清朝”一样,都是游牧民族在马背上取得了天下,而后又因为长期安于享乐,丢掉了自己身上最基础的骑射能力。其实,“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蒙古骑兵战力十分强大,将其说成天下无敌也不夸张。

  可是,到了元朝末年,众多蒙古族人,尤其是权贵阶层因为常年安于享乐,战斗力已经大不如从前,再也不能像以前那般轻松骑跨战马,左右开弓,勇猛无敌,抡起弯刀,砍瓜切菜,反而是被欺软怕硬了。

  安逸的环境,容易让人堕落,同时也容易让人放松戒备。因此,元朝骑兵的战斗力,从统治者开始享乐时就已经走向了衰败。随着时间流逝,蒙古骑兵战斗能力也在不断衰减,除了偶尔还能一窝蜂地挥舞弯刀嗷嗷乱叫,给自己壮胆之外,可真对上了不要命的“红巾军”步兵时,反而被死缠烂打的人海战术击溃。

  “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天下的时代,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展现出很强的社会管理能力,非但没有做出众多民族一家亲的事情,反倒还将自己看得格外高贵,将其他民族百姓则看得比自己低贱而自喜。

  这样的一种民族歧视制度,必定会引来众多底层百姓不满,尤其是汉族百姓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反抗“鞑子狗官”压迫,最好是推翻“蒙元朝廷”。再加上“元朝”人为制造了不公平制度,更使得民间积怨太深。

  到了元朝末年,统治阶级暴行不断,已彻底失去民心。于是,走投无路的百姓们只好选择揭竿而起,反抗朝廷,结果一呼万应,加速了元朝的灭亡,最终让“贫农”出身的朱重八捡了个“大便宜”,竟君临天下。

  中国朝代没落更迭,在悠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而“元朝”仅经历了97年统治便宣告结束,紧接着是“朱重八”建立的“明朝”取而代之,充分吸收了“元朝”灭亡的教训,不仅废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而且还实行“驻军屯田”来减轻百姓负担。同时,“朱重八”还大力整治贪污腐败,才赢得了民心。

  尽管明朝初建,百废待兴,但“明军”作为后起之秀,即便骑兵少而步兵多,但他们不仅有英明决策的统帅,而且还有各种新式的“火药武器”支援,在对抗蒙古骑兵的集团冲锋时,能屡屡重创之,作用明显。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首先还是当时“元朝”因为一开始国力还比较强盛,尤其是统一全国了以后,“元朝”统治者对国家大事就开始管理越来越松懈了,这恰好给了汉人崛起的机会,毕竟汉人地位太低了。

  当时,在中原地区的民间,依然还是汉人主导管理的,很多军队也失去了原来的那种拼劲和战斗力,一旦发生战争以后根本来不及阻挡明军进攻;其次就是“蒙古骑兵”就算野战实力再强,但也只擅长奔袭,至于攻城和守城,则是扬长避短了。而明军则抓住了元军的战术弱点,进行了致命打击,最后得以取胜。

  也有人并不认为“蒙古铁骑”打不过“明朝步兵”,只不过由于多重因素共同影响,才导致如此结果而已。

  首先,并不是“蒙古骑兵”战力真的就不如明朝的“汉人军队”,而是“蒙元朝廷”对地方的驾驭不力所致。

  在南方的“大明”开国以后,朱元璋和大臣们在聊天时,就说到了为什么元朝会迅速灭亡?经过探讨得知,是因为元朝官府确实管理不当,所以才导致“元朝”这么快就灭亡了,这还得从“元世祖”忽必烈说起呢。

  当时,忽必烈统一天下了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巩固自己的地位,反而是收缩了战略规模。比如,本来大部分精锐部队都调到了长江一带,后来因北方又出现了内乱,才又将这些主力派重新回到大漠草原。

  而中原地区主要的“官府衙门”职位还是由汉人来把持,并负责管理汉人百姓,毕竟很多蒙古人不识汉字,也不懂说汉语。这时,就给了不少汉人官吏到处欺上瞒下,卡拿索要,散播谣言,妖言惑众的機會。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能够成功的第一个原因。其次,当时的“蒙元朝廷”也处在权力争斗的内乱状态,根本没心思和朱元璋的明军对抗。况且,此时的“元朝军队”已腐朽不堪,全是“抓丁拉夫”或“债务奴隶”组成,根本没法继续打仗,远没有当年蒙古骑兵有我无敌的气势,在面对战力同样强悍的敌人时畏手畏脚。

  于是,朱元璋的“明军”在北伐战争中势若破竹,很快入主中原,一举攻破大都,打得蒙古人没脾性。

  第三个原因就是蒙古骑兵本身的问题了。为什么当年的“蒙古军队”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这是因为当时的蒙古骑兵每人几乎要配有三匹马来回的骑,而且人又善于射箭,在战术上采取“群狼战术”或“蜂群战术”,只要将对手的阵型搅乱,便会全力发起冲锋进行近身肉搏,可用弯刀砍伤敌人。

  “蒙古人”不会像“波斯人”、“大食人”或“突厥人”那般喜欢用弯刀大力劈砍割脑袋,而是习惯于凭借自己高超的“马术”来躲避敌人的致命砍杀,反而在两匹马相对错位的瞬间,反手挥刀砍掉对方的大腿或手臂。

  如此一来,对方的骑兵就会重伤落马,坠地后要么被摔死,要么被群马踩死,最起码也逃脱不了大流血而死。所以说,蒙古骑兵最厉害之处并非“骑射”而是“刀法”,因为“突厥人”、“女真人”的骑射同样厉害。

  正因如此,蒙古骑兵才是“女真”、“契丹”、“突厥”等游牧骑兵的真正克星。相反,蒙古骑兵在对抗宋朝步兵军阵时反而吃亏很大,因为对方已经开始使用“火药武器”,并习惯于手持长刀、大斧并排专砍马腿。

  这时,游牧骑兵便会发挥“游骑漫射”的优势,将那些没有盾牌保护的步兵射杀之后,整个步兵军阵就会混乱不堪,于是趁机全力进攻,一旦突破了宋朝步兵的军阵后,就开始砍瓜切菜般一边倒的大屠杀了。

  但“明朝步兵”并非“宋朝步兵”,因为两者士气不同,装备不同,战法不同,根本不需要担心蒙古骑兵靠近,因为“火铳手”们会用“三段式排枪射击”将蜂拥而来的蒙古骑兵打得人仰马翻,在此之前还有火炮伺候。

  “明朝步兵”尤其是“神机营”在数量上比较多时,连蒙古骑兵也根本抵挡不住“明军”推进,但他们适合“野战”而不适合“巷战”,适合进攻却不适合守城。因此,当蒙古军发现北伐的明军无法战胜时,要么一哄而散兵各自逃命,要么退回城里躲着避战,以为这样能逃过一劫,毕竟元朝统治不得人心,士兵不愿卖命。

  这时,明朝军队发现元军总喜欢挤在狭窄的街巷当中,正好用火炮对准他们开始射击,顿时炸得元军人仰马翻。同时,元军的战马受到惊吓后不受控制,不仅整个骑兵阵型彻底混乱,而且相互践踏而死的就不计其数。这时,明军继续用炮火攻城,一旦破城后就先由“火铳兵”开路,追打砍杀,并迫使元军投降。

  ……………………………………………………奇快妏敩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韦银豹雷同更新,第369章:元朝那些事(下)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