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也没办法,只能等几日,卖掉丝绸以后再给诸位发工钱。

  从明天开始你们不用来,什么时候来,看通知吧。”

  江南地区丝织行业非常发达,朱高炽穿越来以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甚至出现了现代工厂的雏形。

  以王半城为例,他家里的作坊雇用了接近一万人。

  整个丝绸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几乎超过十万,直接就业的也有四五万人。

  土地兼并导致的农民破产,只是造成这么多工人的部分原因。

  更重要的是,江南乃是膏腴之地,大明粮仓,但人多地少,可耕地根本无法容纳这么多人,只能发展工商,丝绸就是核心。

  隔日几个丝绸商人秘密见面,他们也都各自解散作坊,派人观察那些丝绸工人会不会冲击布铺。

  但坦白说,这些丝绸工人还未觉醒,而且缺乏组织,他们并没有能力去折腾这么大的事。

  观察一天后王半城得出结论:“现在这情况还不够,我们还得逼迫逼迫他们,让他们多出钱。”

  众人忙问怎么做。

  王半城道:“联手几大粮行,抬高粮价。”

  江南地区赋税特别重,这些工人都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手停嘴停,大量江浙地区的粮食都送往九边等北部地区,如今只要他们稍微炒作一下,就能让粮食价格飙升。

  杭州城里风传一条谣言,说是北方地区今年还有大旱,朝廷弄不好要从江南地区调集粮草。奇快妏敩

  这条流言不能说都是假的,但其实北方地区今年的旱灾并不严重,只有陕西、山西地区有,朝廷早就从天津调集东南亚的粮食过去。

  但杭州城里的织工怎么可能知道这样的消息?

  于是开始疯抢粮食,粮食价格自然飙升,只用两天时间就涨上去三成。

  众丝绸商闻言弹冠相庆,暗道这招计毒,就等着织工暴乱之事发生了。

  实际上,织工暴乱来得比他们想象的更快。

  仅仅四五天后,布铺就被织工围堵,织工冲破阻挠,冲进布铺一通打砸抢,也不知道谁趁乱丢把火,整个铺子都化为灰烬。

  朱高炽得知这个消息又惊又怒,了解完详情后他大惊失色,连夜求见朱棣,阐明利害。

  “你知道杭州的暴乱有多么严重吗?”

  朱棣气得直接起身,来回走动,“将近两万人冲击布铺,官府抓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抓。

  知道那些农民要求什么吗?他们要求销毁棉布!”

  朱高炽道:“这不是棉布的事儿,而是因为丝绸卖不出去的事儿。”

  “这不是一回事吗?”

  “不是。”

  朱高炽回道:“丝绸卖不出去,跟棉布全面铺开,两者完全不同。

  丝绸在南洋、倭国、中亚地区非常受欢迎,目前只是因为运力不足,大量船只运送棉布,丝绸当然卖不出去。”

  朱棣诧异:“还有这样的事儿?”

  “父皇,我怎么敢欺骗你?

  四川那么多丝绸都流向西域,西域只不过亦力把里一个小国,怎么可能吃下那么多丝绸?”

  朱棣道:“那是流向中亚了?”

  “对。”朱高炽叹息道:“只是很可惜,由于丝绸之路中断,帖木儿、奥斯曼横亘中间,咱们的商人过不去。

  大食商人卖过去一匹丝绸,顶这边卖十匹甚至百匹。”

  朱棣道:“现在杭州怎么办?你有办法?”

  “有办法,把棉布生产放到杭州。”

  “棉……”

  朱棣怒道:“杭州都已经这样,你怎么还把棉布生产放杭州?”

  朱高炽道:“吸纳这些人,他们闹事是因为没有饭吃,没有饭吃当然要闹事。或者可以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

  “详细说说以工代赈。”

  朱高炽道:“我想有两条。

  第一条是保护农田,修建防波堤,将海水容易倒灌的地方保护起来,这样的大型工程当然要以朝廷为主。”

  “另外一条呢?”

  “修路!两广至两湖的道路是唐朝时修建,如今可以再次扩建。

  杭州至金陵地区的道路,也可以修建了。

  另外上海至金陵、杭州至上海,都可以同时修建。”

  朱棣皱眉:“这么多路,朝廷能负担得起吗?”

  “应该没什么问题,我测算过,每条路大概也就是五百万两左右。”

  “你口气可真不小!”

  朱高炽笑道:“爹,不要忘记,咱们还有金银币啊,这两者可是有大赚头。”

  金银币其实就是铸币税,当金银币推广后,朱高炽计算过,短短几个月内可以聚拢大约三千万两白银的资金,修建三条路其实还是很简单。

  朱棣听到这个数字大为吃惊,想想也没什么不可能,三千万两白银,其实只需要发行两千万多枚银币就能赚到。

  但杭州那边该怎么处理呢?

  朱棣陷入挣扎,不处理吧,这么多人闹出来这么大的事,肯定不行,以后对朝廷的政策有什么不满,立刻就会闹事。

  处理吧,几万人怎么处理?

  现在连抓人都没办法抓。

  朱高炽建议将这些人全部关押,以儆效尤,等到大家都害怕后,再宣布进行修路。

  朱棣不敢同意这个办法,隔日早朝,此事被送上朝堂讨论。

  果然不出朱高炽预料,有大臣请求朝廷禁止棉布的生产与销售。

  “如今非但是杭州织工,江南地区很多农户的麻布卖不出去,因此损失惨重。”

  但朱高炽绝对不可能让他们因此得逞,据理力争,告诉他们,棉布因此解决了大多数人穿衣的问题。

  按照棉布的价格,一家人辛苦一个月左右,就能购买一匹。

  而一匹棉布足够一家五口人做衣服。

  因为现行的棉布比常规麻布要宽得多。

  朱高炽采用对自己有利的论点,倒是让满朝文武大臣无话可说。

  但这件事就是一体两面,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不可能完美。

  他告诉大臣,如果棉布停止生产,同样涉及到数十万人的就业,这就是个难解的问题。

  目前杭州的织工,还是有办法解决生计问题的。

  那就是招募他们大规模修路!

  三条路,大约需要几万人干上好几年,这足以解决问题。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家父反王朱棣,我造千古王朝更新,第271章 抬高粮价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