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网游小说>赵海平孟原>第270章 二圣还朝
  完颜盛听着金使的禀报,眉头紧皱。

  “知道了,你下去吧。”

  打发走了金使,他看向身旁的完颜贤:“韩甫岳同意了不要太原,但他要两位皇帝。

  “你说……他这是什么意思?”

  完颜盛同样十分费解,不知道韩甫岳将军到底在想些什么。

  金人内部对于这两位皇帝的态度,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最初靖平之变时掳走这两个皇帝以及所有的皇室和大臣,主要是为了打击齐朝的中枢,让齐朝无法再组织起一个有统治力的政权和朝廷。这样一来,金人以后再慢慢吞并齐朝,就会变得容易不少。

  但九皇子逃到南方登基,让金人的这种企图落空了。

  所以完颜盛才搞了搜山检海,想故技重施,对齐高宗实施斩首行动,再次打掉齐朝的指挥中枢。

  只是他失败了。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齐惠宗、齐英宗这两位皇帝在他们手中,就有点鸡肋的意思。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金人显然意识到这两位皇帝是有用的,所以一直都没有杀死,而是囚禁在五国城。可具体要怎么用?金人内部折腾了一番之后,却始终未能想到太好的办法。

  要说这两位皇帝最大的用处,其实是影响齐高宗的统治合法性。

  比如之前金人就曾经考虑过,将齐惠宗或者齐英宗立为伪楚的皇帝。让他们去统治伪楚的地域,一来名正言顺、可以减少这些地方的反抗,二来也可以让齐高宗寝食难安,影响他统治的合法性。

  但这种想法最终未能成行。

  因为金人仔细琢磨一番之后发现,这个法子看起来很美,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可能不是那么回事。

  既然是让他们去伪政权做皇帝,那肯定是要在金人的严密控制、监视下的。

  这样一来,齐朝可以声称,这两位皇帝是被金人给囚禁了,并不能亲自处理政事,所以他们还是要继续打过来、营救二圣。

  可若是金人真的交给这两位皇帝一些治权呢?

  说不定这两位皇帝找个时机就反了,不会安心当傀儡。

  毕竟这两位皇帝跟伪楚的皇帝刘豫不同。

  刘豫是齐朝的叛臣,在齐朝内部基本上是人人喊打的状态。他除了依附金国、跪舔金国之外,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但齐惠宗、齐英宗毕竟是齐朝的皇帝,会有无数大臣撺掇他们重新回归齐朝或者抗金。

  即便金人派一些人盯着他们,也有可能会突然被政变干掉。

  总之,没法放心。

  所以考虑来考虑去,金人隐约意识到了这两个皇帝有用,却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用法,就这么一直拖着了。

  在历史上,这两个皇帝都老死于五国城。

  但在这个历史切片中,他们的命运将会因为赵海平而发生改变。

  完颜贤沉思许久,说道:“韩甫岳将军的昭义军,此时实际上已经是听封不听调的状态。除了名义上还是齐朝的臣子之外,俨然已经是割据一方的势力。

  “所以我认为,韩甫岳要这两个齐朝皇帝,绝不是为了自己。

  “他没必要给自己请回去两个爹。”

  完颜盛点点头,表示赞同。

  这一点,只要是智力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来。

  如果说韩甫岳将军最开始的拒不受命还可以解释为以忠君之心行忤逆之事,那么现在他不断收复伪楚旧地却丝毫没有移交给齐朝的意思,完全由昭义军来治理,这意图就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距离真正谋反,也就是喊一声的事。

  那么韩甫岳将军不可能把这两个皇帝留在自己身边,因为没有任何意义。他名义上还是齐朝的臣子,干嘛要请来两个亲爹?

  到时候他不听这俩人的,天下要说他韩甫岳是乱臣贼子,听这俩人的,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一套,也得看年代、看具体情况啊?

  南边还有个正儿八经得到全国承认的齐高宗呢,你挟天子以令诸侯,未免是把天下人都当成智障了。

  完颜贤得出结论:“所以,韩甫岳或许是要将这两个人……送回齐朝。”

  完颜盛不由得眼前一亮:“送回齐朝?

  “你是说……韩甫岳其实已经存了要扰乱齐朝朝廷的想法?

  “甚至……他要为灭齐做准备?”

  完颜贤微微点头:“极有可能!”

  完颜盛不由得站起身来踱了几步,脸上的表情变得有些兴奋。

  为什么将二圣送回齐朝是存了灭齐的想法?

  这个结论要拐几个弯,但其实并不难理解。

  这两个皇帝,对于昭义军和齐朝来说,都是个烫手山芋。

  齐高宗虽然嘴上喊着要迎回二圣,但其实他内心中比谁都害怕二圣真的回来。只是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之下,不得不喊。

  这是那个年代最高的政治正确。

  而韩甫岳将军其实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喊迎还二圣也是配合齐高宗做的某种政治姿态。

  事实上,韩甫岳将军私下里劝皇帝早立储君,也是为了齐高宗着想。让他尽快确定法统继承人,从太祖一脉中找太子,那么即便这两位皇帝回来了,皇位还是能按着齐高宗的意思往下传的。

  只可惜,齐高宗是个蠢货。

  解决这一问题明明有很多方法,他却选择了最愚蠢的一种。

  如果韩甫岳还是齐朝的臣子,那么他绝对不会提迎还二圣的事情。因为和议具体怎么签,肯定还是要齐高宗来拍板,韩甫岳不可能越俎代庖。

  但现在,韩甫岳要把这两个皇帝迎回来,肯定不是留在昭义军中。

  必然是要送到齐朝去!

  这等于是在齐高宗的软肋上捅刀子,而齐高宗还只能哭着说谢谢。

  更重要的是,没有了韩甫岳将军的辅佐,没有了收复中原的军功,齐高宗的统治合法性会严重不足。到时候出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齐高宗必然要不断做出姿态还政于齐惠宗或者齐英宗,而后者或许一开始会推辞不接受,可谁知道时间长了会怎么样呢?

  哪怕这两位皇帝不要皇位,齐高宗也不让皇位,但齐高宗身边的大臣们呢?

  有没有想拥立这两位皇帝、混一个拥立之功、平步青云的人?

  到时候,齐高宗有没有梁太宗那种能力和手腕,直接将两位皇帝软禁起来、始终将朝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些问题的结论,恐怕都不甚乐观。

  如果是个英明神武的皇帝,这都不是事。但这三个皇帝是三个菜鸡,菜鸡互啄的情况下,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

  总之,韩甫岳将军的这一招,等于是给齐朝送了一颗定时炸弹。

  久而久之,齐朝必生内乱。

  而韩甫岳将军的昭义军为什么想让齐朝内乱呢?

  这事就不好明说了。

  ……

  完颜盛越想越觉得不错。

  “好事一桩啊!这两个皇帝在我们手中确实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可若是放到齐朝后真的能引发齐朝之乱,让昭义军与齐朝打起来,那我大金,岂不是就可以坐收渔利了吗?”

  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中,金人就可以这样做。

  只不过他们的政治能力实在太过弱鸡,所以想不到这一点而已。

  这两个皇帝留在他们手中,根本就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反而齐高宗和韩甫岳将军还可以喊出“迎还二圣”的口号来鼓舞人心。

  那么,干脆将这两个皇帝送回去不就行了吗?

  既然齐高宗最怕这两位皇帝回去,那金人更应该这么做了。

  这一方面会让齐朝不再有底气喊出“迎还二圣”的口号,让他们收复旧地的意愿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齐惠宗与齐英宗这两个终极废物配上齐高宗和秦会之,四个废物一台戏,齐朝的朝堂得是多么的精彩?

  到时候恐怕“群魔乱舞”四个字都无法形容了。

  当然了,齐高宗可能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会想方设法阻挠这两位皇帝回去。

  就像他拒不接受自己的那些兄弟姐妹一样。

  但金人如果真想送,有的是办法。

  比如,直接大张旗鼓地派遣一支军队去护送,搞得人尽皆知不就行了?

  齐高宗难道还能冒天下之大不韪,派军队去打?或者,等两个皇帝到了齐朝境内,还能不接收吗?

  到时候他只会被吐沫星子给淹死。

  齐惠宗和齐英宗,毕竟跟那些普通的皇子皇女是完全不同的。

  齐高宗可以无视他的兄弟姐妹,却绝对不能无视自己的亲爹和兄长。

  只能说,在原本的历史中,齐高宗与金人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棋逢对手、菜鸡互啄。

  所以齐惠宗、齐英宗这两位本该在靖平之后的历史上也大放异彩、遗臭万年的皇帝,最终只是老死于五国城,没有发挥他们应有的破坏力。

  而现在的情况不同了。

  经过赵海平这么一提醒,完颜盛也回过味来了。

  以这两个废物皇帝换得太原城仍在自己手中、换得齐朝可能爆发的内乱、换得韩甫岳可能与齐朝兵戎相见……

  太划算了!

  想到这里,完颜盛当即拍板:“好!就这么办,将两名皇帝交给韩甫岳,让他送还齐朝!”

  ……

  ……

  “罪臣韩甫岳,拜见太上皇,拜见渊圣皇帝,拜见太后!”

  齐高宗即位之后,就遥尊齐英宗为孝慈渊圣皇帝,所以这也算是此时对齐英宗的官方称呼。

  赵海平在车驾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实话说,他对于这两位皇帝,是一点好印象都没有。

  但没办法,毕竟做戏得做全套。

  作为一名《暗沙》的玩家,演技是必不可少的。

  风尘仆仆、日渐消瘦的齐英宗气色却显得很不错,赶忙上前将赵海平搀扶起来:“韩将军,快快请起!

  “若是没有韩将军浴血奋战,朕等又如何能够回归故土?恐怕是要老死异乡了!”

  而在另一辆车驾中,一名年近五旬的贵妇人脸上带着欣喜:“这便是大小眼将军?真是一表人才、无愧于国之干城啊!”

  现场简直是一幅感人至深的场面。

  只不过赵海平的表现是演出来的,而二圣以及韦太后,却是真情流露。

  他们确实很感激。

  这个年近五旬的贵妇人,便是九皇子齐高宗的生母,韦太后。

  按照史料记载,韦太后在韩甫岳将军被冤杀、齐金两国签订和议之后,在齐高宗的一再要求下,被金人放归齐朝。

  对于齐高宗来说,齐英宗这个哥哥是万万不能回来的,但把自己的生母迎回来,一来可以表现出自己的孝道,二来也不至于动摇自己的皇位,反而能让皇位更加稳固,所以十分积极。

  而在韦太后回到京师之后刚见到齐高宗就问道:何不见大小眼将军耶?

  传闻韩甫岳将军是一个眼大一个眼小,所以也被称为大小眼将军。

  而齐高宗只能回答“死狱矣”,韦太后当即大怒,当场表示要出家,为齐高宗赎罪。在齐高宗的苦苦哀求之下,韦太后才没有出家,而只是终身在宫内穿着道服。

  究其原因,还是韩甫岳将军实在太出名了。

  他打出几次大捷的赫赫威名,让金人也畏惧不已,时常提起。所以即便是远在金国的韦太后,也时常听起韩甫岳将军的赫赫战功,一回到齐朝就想见一见。

  至于齐惠宗、齐英宗这两位皇帝,此时的心情也跟韦太后差不多。

  其实按照历史上的真实情况,齐惠宗早就在五年前就已经驾崩了,迎还韦太后的时候,也一并迎还了齐惠宗的梓宫,也就是棺材。

  但在这个历史切片中,齐惠宗比真实历史活得更长,此时虽然已经垂垂老矣、疾病缠身,但一听说有机会回到故土,硬是挺着这一路,甚至还有点回光返照的迹象。

  至于齐英宗,此时的心态是,只要能回到齐朝,怎么都愿意!

  史料记载,当年韦太后被迎还齐朝的时候,齐英宗拉着韦太后的手哀求道:“如果能让我南归,就让我当个太一宫主就好了,对九哥(齐高宗)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

  可见齐英宗心里也清楚,齐高宗是绝对不想让他回去的,他能够回到齐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回到齐朝,就算他不能再做皇帝,至少也是个无忧无虑的皇亲,总比在金人这里要天天受辱要强得多。

  所以,齐惠宗、齐英宗和韦太后这三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都对韩甫岳将军感激不已。

  毕竟这么长的时间,各种风言风语也都传到了金国。他们隐约听说在韩甫岳将军打出数次大捷之后,齐高宗却突然要退兵。是韩甫岳将军顶住压力,在没有齐朝后勤支援的情况下又在朱仙镇打出一次大捷。

  而这次他们之所以能回到齐朝,也不是因为齐高宗,而是因为韩甫岳将军。

  这一条并没有写在齐金两国的和议中,反而是写在昭义军与金国的和议中。

  具体是谁把他们捞出来的,这些人心里门清。

  而此时,面对仍旧在表面上愿意恭守臣节的韩甫岳将军,他们自然是感恩戴德了。

  赵海平不由得感慨,有时候人就是这样。

  都说夷狄是禽兽,畏威而不怀德,这些狗皇帝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毫不怀疑,如果让齐惠宗、齐英宗坐在齐高宗的位子上,韩甫岳将军多半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不被冤杀,最好也不过是个郁郁而终。

  可等这两个皇帝被掳掠到金国吃尽苦头之后,面对一个拥兵自重、听封不听调的韩甫岳将军,却是感激涕零,比见到亲爹还要亲。

  总之,一番表演之后,赵海平暂时将二圣的车驾留在大名府。

  此时,赵海平已经将昭义军的主力驻扎在大名府,作为实际上的京师。

  东平是伪楚的都城,赵海平之前在那里驻扎,只是为了尽快消化伪楚留下的账册资料等等,全面接管伪楚的统治区域。但东平毕竟太偏了。

  更合适作为京师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齐朝原本的京师大梁,另一个就是之前的北都大名府。

  伪楚没有留在大名府,是因为大名府民间的反抗力量太强,而这对于赵海平来说,反而是个优点。

  至于为什么没去之前齐朝的京师大梁……

  因为这里是齐朝旧都,政治意味太浓厚。昭义军如果真的选择了这里,谋朝篡位的意思有点太明显,而且这里太靠南,也容易让齐朝有一些不太好的联想。

  所以最终还是选择更靠近金人的大名府,用于表示昭义军的主要目标还是要北上抗金的。

  当晚,赵海平设宴款待。

  等两位皇帝和韦太后在大名府休息两三日之后,再派人护送到南方,送给齐高宗。

  宴会上,两位皇帝和太后自然是坐上尊位,赵海平所扮演的韩甫岳将军,还是恭恭敬敬地以臣子的礼节来对待他们。

  直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现场的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赵海平才在宴席上“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道:“罪臣,罪该万死!”

  齐英宗有些慌了,赶忙离席将赵海平扶起来:“韩将军快快请起!这是为何啊?”

  齐惠宗年老多病,现在已经走路都带喘,而韦太后也不便离席,但他们也都关切地看着。

  赵海平瞬间演技爆发,有些动容地说道:“末将迁延日久,此时才将二圣迎回,不能尽为臣的职责,让二圣在敌国受尽屈辱,此一罪也!

  “不能收复燕云、直捣黄龙,杀尽金人为我齐朝雪耻,这是末将的无能,此二罪也!

  “昭义军不受朝廷节制,私自抗金、迎还二圣,僭越了为臣之道,此三罪也!

  “末将便是有万般不得已,也是罪该万死!”

  齐英宗赶忙说道:“韩将军,此言差矣!若是没有韩将军,朕等恐怕要老死于五国城,又如何能回到齐朝?至于其他……哎,今日大喜之日,不说了,不说了。”

  又是一番令人感动的君臣相合之后,众人这才各自离席,回去休息。

  只是赵海平的这番表演,却让两位皇帝以及韦太后,心中发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变化。m.xqikuaiwx.cOm

  ……

  第二天一大早,齐英宗去给齐惠宗问安。

  “父皇,昨日韩将军的那番话,您怎么看?”齐英宗见韦太后不在,低声问道。

  齐惠宗咳了两声,有气无力地说道:“还能怎么看?这国家大事,已经不是我们父子二人能左右的了。”

  齐英宗又说道:“可是父皇,回到齐朝之后,若是九弟不喜,又该如何?”

  齐惠宗瞥了他一眼:“朕已经老了,只想葬于故土,至于你……好自为之吧!”

  父子二人互相试探一番,显然对彼此的想法心知肚明,但却又无法达成一致。

  齐英宗只好默然告退。

  齐惠宗长叹一声,坐在椅子上微微闭上双眼,不再想这些事情。

  ……

  齐英宗回到自己的住所,却有些坐立不安起来。

  他在庭院中不断踱步。

  这两个皇帝虽然在靖平之变的时候很蠢,但在金人那边经历了这么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此时没有站在高位上,很多事情总也该想明白了。

  韩甫岳将军昨晚在宴席上的那一番话,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谢罪,可仔细品味的话,有哪句话是真的谢罪?

  韩甫岳将军说的第一罪,是迁延日久、此时才能将二圣迎回。

  这当然不算是什么罪,毕竟金人的强大谁都知道。这两位奇葩皇帝在位的时候连江山都差点丢了,现在韩甫岳将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有如神助一般地干掉了金人,这本身已经是千古流芳的伟业。

  韩甫岳将军说的第二罪,是不能收复燕云、直捣黄龙、杀尽金人。

  这当然更算不上什么罪,还是那句话,金人的强大人尽皆知。齐朝立国百余年,连太祖太宗都没能收复燕云,难道指望他们这些不肖子孙?

  而这第三罪,就有意思了。

  之前所有人都非常默契地没有提昭义军的问题。

  事实上,昭义军此时听封不听调,打下来的土地根本没有归还齐朝,而是自己治理了。整支军队的兵源、财源、后勤辎重等等,已经完全跟齐朝切割。

  可以说,昭义军此时就是盘踞在齐朝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与齐、金两国分庭抗礼。

  距离谋反,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二圣再怎么没情商,此时寄人篱下,也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

  但韩甫岳将军却主动提起了这个事情,说自己的第三罪,是“不受朝廷节制、私自抗金、迎回二圣”。

  以为臣之道来看,这确实是一种僭越。毕竟做臣子的,怎么能替皇帝做决定呢?

  换齐惠宗、齐英宗在位,对这种行为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是,齐惠宗、齐英宗在阶下囚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立刻性质就不一样了。

  韩甫岳将军为什么不受朝廷节制?还不是因为他在前方一个劲地打出大捷,而齐高宗却要让他退兵、屈膝求和吗?

  而韩甫岳将军的决定是,继续抗金、迎回二圣。

  于家国天下、黎民百姓而言,朝廷不抗金,韩将军自己抗金,这是站住了大义;于忠君爱国、报效朝廷而言,齐高宗不要先皇、不要自己的父兄,韩将军却没有忘记,这是站住了忠孝的道德制高点。

  从这一点来看,韩甫岳将军这不叫谋反,这叫被狗皇帝逼得没办法了,为了天下,只能自己亲自动手把不属于自己的任务也给办了。

  所以,这三点表面上是在谢罪,实际上是某种免责声明。

  我尽力了!但是有人拖后腿啊!

  谁拖后腿?

  废话,当然是齐高宗和秦会之了!

  齐惠宗已经年迈,身体每况愈下,就算回去好生调养,估计也活不过一年半载。所以齐惠宗唯一的想法,就只有颐养天年。

  至于这“父辞子笑”的父子关系,他就算心中有所不满,也不可能再去计较了。

  但齐英宗还年轻,他还有很多年可以活。

  韩将军的这番话,直接就将他与齐高宗的矛盾给摆到了明面上。

  齐英宗此时的心态,确实是只要回到齐朝就行,不奢望继续当皇帝。

  但问题是,他与齐高宗这个九弟之间,可是有猜疑链的。

  你说你不想当皇帝,齐高宗信吗?

  齐高宗宁可在韩将军不断大捷的情况下罢兵不打了,宁可将整个齐朝淮河以北的疆域全都割让给金国,也不想迎回自己的父兄。

  这态度还不明显吗?

  那么此时,韩甫岳将军出面真的将他们父子迎回来了,齐高宗心中会怎么想?会不会欲除之而后快?

  齐英宗目前确实还毫无还手之力,但这不代表他是个会坐以待毙的人。

  当年齐惠宗禅位之后,还老是发圣旨遥控指挥。而齐英宗的应对是,齐惠宗每发一道圣旨,他就发一道顶回去。后面更是直接将齐惠宗接回宫中软禁起来。

  可见齐英宗这个人,并非没有权力欲,绝不是个温良恭顺的好人。

  一旦知道齐高宗很有可能对自己不利,那么齐英宗的心思就会活络起来。

  当然,此时就算齐英宗有这个心思,想动齐高宗,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齐高宗此时还是大权在握的状态,而齐英宗空有一个“二圣”的名头,手中却没有任何实权,也没有任何可用之人。

  但对于赵海平来说,只要在齐英宗心里埋下这颗种子,那就足够了。

  这颗定时炸弹送回去,不着急引爆。可一旦引爆时,就足以产生让齐朝朝廷从内部崩溃的强大力量!

  ……

  接下来的三年,天下太平。

  齐、金、昭义军三方和议已成,没再有新的战事。

  不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是能看出其中的潜流暗涌。

  齐朝百姓,多有北逃进入昭义军境内的,地方官员屡禁不止。

  这是因为齐朝的赋税沉重,而昭义军所在的北方休养生息之后生产快速恢复,而且为了招抚流民分田减税,深得民心。

  齐朝知道,但却无可奈何。

  而齐惠宗、齐英宗和韦太后的车驾,也早就抵达了齐朝京师。

  据说当时的场面极其令人动容,齐高宗出城迎接车驾,紧接着更是在齐惠宗的车驾前跪地痛哭,父子三人相拥而泣。

  紧接着,齐高宗就表示要还政于兄长齐英宗,而齐英宗则是再三推辞,齐高宗这才作罢。

  而后,齐惠宗作为太上皇开始颐养天年,而齐英宗则是真的被封为太一宫主,在宫中每日吟诗作画,快乐逍遥。

  但……很快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齐惠宗,驾崩了。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中,齐惠宗早在五年前就该驾崩了。只是在这个历史切片中,他似乎命挺硬,多活了几年。

  但不管怎么说,强撑着回到齐朝已经是靠着他落叶归根的信念,驾崩是正常的事情。

  可在乡野之人的讨论中,这事就莫名地多了几分阴谋论的色彩。

  因为齐惠宗驾崩时,不到六十岁。

  这个年纪,说是疾病缠身、寿终正寝,自然是有人信的;但要说是被人下毒暗害……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毕竟当年齐惠宗与齐英宗内斗得最激烈的时候,齐惠宗想要给齐英宗敬酒挽回关系,齐英宗都不喝,怕齐惠宗在酒里下毒。搞得齐惠宗还很是伤感。

  若是站在阴谋论的角度,齐惠宗是太上皇,是齐高宗的亲爹,肯定影响齐高宗的权力。而齐高宗对此很不满,所以偷偷搞点慢性毒药毒死了齐惠宗,似乎也不是什么太过奇怪的事情。

  这虽然是捕风捉影、无稽之谈,但乡野之人联想到当年齐高宗嘴上喊着“迎还二圣”可实际上却宁可让韩甫岳将军退兵都不继续打下去的实际表现……

  只能说,这事也不是全无可能。

  至少齐高宗是有这个动机的。

  至于那位深宫中被监视起来的齐英宗会怎么想……那就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了。

  总之,齐、金、昭义军三方,就这样又过了两年多平安无事的岁月。

  直到这一天,因为金人和议条款中“不可以无罪去首相”而变得权倾朝野的秦会之,收到了一封来自于韩甫岳将军的密信。

  上面写着:昭义军愿意帮他,登上大宝!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赵海平孟原更新,第270章 二圣还朝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