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都市小说>我家的后院通现代>第227章 田泾村的若干第一
  时间在王家众人的忙碌中飞快地过去,一晃眼,小美在高中已经读了一个学期了。

  小美是和寒泉、张慧珍一起回家的,坐的是尹炳昆家的面包车。

  王家出货实在多,很多代理商来田泾村批发货物后,要排队等王家运输部将货送过来,短的两到三天,时间长的要一周以上。

  王家也在想办法,比如再买车再招聘驾驶员,比如鼓励批发商自己来田泾村取货,运输费用王家给与补贴等等。

  象尹炳昆这样开几家店的就动心了,店越多自己拥有一辆车子越方便。

  但这个时代车子好买,驾驶员难请。

  自己去学吧,那花的时间太长了,请驾驶员吧工资高不说,人家有驾驶技术的,基本都是吃公家饭的。

  好在尹炳昆二姐夫在部队里学会了开车技术,他倒是分到了县里汽车站,但被小舅子一鼓动,立马辞了职跟小舅子合伙做起了生意。

  所以小美今天搭的车就是尹炳昆姐夫开的。

  回到阳澄湖镇,先把张慧珍送到家,再往田泾村而来。

  “小美。”寒泉在村口喊了声小美:“你看,这是谁家造了楼房了?”

  小美一看,可不是,村里不知谁家起了一幢楼房,在一众平房中,鹤立鸡群的感觉,分外引人眼球。

  小美看了一看,摇摇头:“不知道是谁家的,好像是四小队的位置,估计是四小队的人吧?”

  寒泉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可能是建荣家吧,我国庆时听说他跑东北去倒腾木头了,估计是发财了。”

  这小美也听说过。

  其实最近几年,田泾村出去的年轻人也不少,象彩娥的三个儿女,金花等。

  龙根夫妻俩也出去了,据说是去玉山县城开了一家餐饮店,小美听说后还开了句玩笑;“怎么不卖冷饮了。”

  建荣去东北也很正常。

  回到家,小美问起这楼房是哪家造的,果然,是建荣家。

  不仅如此,王家三个大人还介绍,村里出现了很多的“第一”。

  比如,村里有人家开了第一家饭店,就在家里,两三桌,主要接待的就是来王家批发、运输商品的人员的。

  这是俞阿婆家开的。当然是王奶奶吩咐她家开的咯。

  王家有王培英负责三顿饭,但来王家上班的人越来越多,都在王家吃饭肯定不行,所以现在除了那几个经理外,都是自己解决用餐的。

  来的客商,王培英也没有那个精力烧饭炒菜,王家也没有人陪吃陪喝,就把这生意交给了俞阿婆。

  俞家这农家饭菜,食材都是新鲜的,便宜的可以吃配好的,象后世的盒饭,也可以点了菜坐下喝点酒吃点好的。倒是挺受大家欢迎。

  在此基础上,俞家又扩大经营范围,建成了第一家招待所。

  称招待所可能不合适,叫民宿可能更贴切。

  有的批发商,下午来的,拿了东西一时来不及回去;有的来了后,挑挑拣拣的,来不及当天走;有的货物不一定有可能要等一到两天(其实是小美没办法及时去后世拿过来)……各种原因要住一宿,原来是要去镇上招待所的,现在村里就有住的,还有吃的,住宿环境不说多好,但起码蛮干净,就在俞家住下了。

  俞阿婆听从王奶奶的话,正儿八经地去申请了执照,开起了农家乐、民宿。

  这第四个“第一”是属于朱宝庆的。

  他在元旦前,在田泾村开了第二家批发店,这是第一家外来卖货的。

  这事还是王家促成的。

  朱宝庆这几年一直和王家有生意往来:他主要卖给王家古董字画等,到王家进百货在苏城售卖。

  王家的服装他也来加盟的。

  顾玲花的市场部,也会对他的这些店进行不定期的巡防。

  在这过程中,市场部发现朱宝庆的百货店里,除了王家提供的货物外,他还卖其它产品:比如苏城本地的丝绸、食品,有家店里甚至卖漆,因为苏城有造漆厂。

  王奶奶知道这事后,跑了一趟苏城,找到朱宝庆,问起相关事宜。

  原来这些东西,有的是他的朋友寄放在他店里买的,有的确实是他去进的货,他有门路批发。

  王奶奶经常听小美唠叨,要把阳澄湖镇做成商品集散地,那靠王家一家肯定不行,现在听朱宝庆说他有批发的货物,就鼓动他到田泾去开个批发部。

  朱宝庆本来就是田泾女婿,他妻子大双和孩子的户口还在村里呢,还有田呢。

  考虑了没多大会,他就答应试试。

  于是,元旦前,村里就有了第二家批发店,里面不光有他的漆,还有各种苏城特产。

  可喜坏了菊生书记,又增加税收了。

  高兴之余他还有点担心,怕王家不舒服。

  其实他是多虑了,王家最好每天有人来阳澄湖开批发店呢。

  加上第一家个体公司——王家的玖润贸易公司;第一家村级个体施工队——小男的建筑队;今年还出现了第一家个体工厂——田泾村窑厂,这也是村民自己开的。

  这个窑厂让小美舅舅顾长生很不舒服,他最近一直在为开厂奔走:调研、考察、提出方案、王家批准、找地方、申请执照……还没开出来,被窑厂占据了第一。奇快妏敩

  不过窑厂几乎每三个村就有一个窑厂,这是这几年经济发展了,农民改善住房的必然。等建筑材料上一定档次,这些土砖窑都会关闭的。

  田泾村这短短的一年时间,出现这么多第一,侧面反映了村民的收入在提高。

  所以,村里还出现了第一辆摩托车;第一辆汽车;第一条机帆船。

  当然,这三个第一,都是王家的。

  机帆船不说了,王家买了几年了。

  第一辆汽车是小轿车,专门配给市场部的。

  现在王家已经有三辆车了,另外两辆是面包车,买给运输部的,专门用于送货。

  王家的摩托车,是一下子就买了四辆的:王培根、田水官、顾长生、袁文明每人一辆。

  为此,这四人还特意跑去玉山县城请了师傅教的,拿到证以后才上路的。

  由王家开头,村里有些条件好一点的人家,也先后买起了自己家的“第一”: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收音机,第一台电风扇,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块手表……

  他们不跟王家比,跟过去的自家比,这样才感觉到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家的后院通现代更新,第227章 田泾村的若干第一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