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想到徐氏竟如此果决。
这可是苏门答腊,远离中原不知多少里。
朱棣也曾想过,派遣舰队前往探查。
可转念一想,如此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如今大明蒸蒸日上,朱棣不想打断这样的势头。
徐氏睁大眼睛,望着自己的夫君。
朱棣苦笑道:“苏门答腊太远了。”
“陛下忘记了吗?”
“汉武帝曾留下一言:寇可往,吾亦可往。”
“陛下的侄儿能够在苏门答腊潇洒快活,陛下为何去不得?”
徐氏掷地有声,气度不凡。
温和而不失热情!
“陛下所虑,不过是劳民伤财罢了。”
“三宝忠心耿耿,一定会坚定地执行陛下的命令。”
“再让王守敬筹备出海所需即可,如此不必动用国库、内府。”
“他们是臣子,为君分忧是职责所在。”
徐氏出谋划策,很有贤内助的风范。
朱棣紧绷的心弦,缓缓地舒展。
“王守敬很有能力,朕也相信他。”
“只是如何能够兼顾宁波府的发展,和舰队的出行?”
“顾头不顾尾,朕担心坏了发展大计。”
“更何况,茫茫大海,广阔无边,要寻找一个人太难了。”
徐氏笑了笑,胸襟开阔道:
“交给王守敬取舍即可。”
“他可以跟着上船,也可以拒绝,由着他去安排。”
“反正大明的舰队,要去往苏门答腊。”
朱棣觉得有道理。
“陛下是天子,细节枝末的东西,交给臣子考量。”
“大明疆域这么大,陛下总是头疼这些问题,要臣子干什么?”
徐氏很有底气。
侍女、太监送上来膳食,她给朱棣斟了酒,示意朱棣坐下思考。
一夜过后,朱棣派人给郑和送去密旨。
郑和刚收到,就火急火燎找王守敬商议。
“陛下的旨意来了,让我等到南洋核查消息的来源。”
王守敬一愣,仔仔细细地看了圣旨。
果然有他的名字。
这不科学啊。
郑和下西洋要提前了?
王守敬思索片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市舶司的贸易,让大明提前接触到了番邦。
牵扯到了朱棣和建文帝之争。
“陛下让我等尽快拟定一个方案,他过目以后,即刻出发。”郑和面色凝重道。
他没有出过海,心中难免有些忐忑。
王守敬倒是淡定,他早就想去南洋一趟了。
如果没有当上句容县令、宁波知府,出海寻找自由,是王守敬的理想!
“既然是陛下的旨意,绝对不能马虎。”
“现在停泊在港口的船只,大概有五十艘,等一段时间,集结一百艘船只完全没问题。”
“按照一百艘船,两百人的配置,需要两万水师。”
王守敬话音刚落,郑和一口茶差一点喷出来。
“王知府,你没有开玩笑?”
“一百艘船,两万人,这如何补给?”
郑和心惊不已。
按照他的规划,派遣十艘船,带几千人即可。
“陛下交代的事,怎么能开玩笑呢?”
“据吕宋传回的消息,建文帝在苏门答腊补给的船队,有几百艘。”
“虽然是小船,但人数超过了万人。”
“咱们派十几艘、几十艘船去,连海盗都收拾不了,如何证明建文帝在不在他们船上?”
“他们不是建文余孽,就是方国珍余孽,姑且称为海盗。”
“这群海盗一定会将主意,打到大明商船的头上,迟早会有一战。”
王守敬分析着局势,郑和逐渐明白了其中的困境。
最少要派出两万人的舰队,才能占据些许优势。
海战千变万化。
两万人很难保证绝对胜利。
这下子郑和彻底头疼了。
“王知府您比较了解南洋,您具体说说,我好拟订奏书,呈给陛下。”郑和态度谦逊道。
“此次大明远航,以贸易作为幌子,实则威震诸番。”
“一百艘大船,以宝船、福船为主。”
“两百艘护卫战船,行动迅捷,有轻火炮、火铳、弓弩等。”
“三百艘坐船,运输兵力、贸易商品。”
“粮船数百,总兵力三万人左右,加上随行商人、各职人员,大致四万人吧。”
王守敬深思熟虑后,说出了如此令人震撼的数据。
郑和都傻眼了。
这如何跟朱棣交代?
“王知府,您这是奔着灭国战去的吗?”
“南洋哪个不长眼的国家,得罪了您?”
王守敬摇了摇头,正经地解释道:
“不如此,如何震慑宵小?”
“倘若真的爆发了海战,这点兵力不知道够不够。”
“打赢了,或者把海盗打跑了还好。”
“打输了,如何跟陛下交代?”
郑和心领神会,但心中仍有疑虑,沉声道:
“上千艘船队出海,水手四万多人。”
“如此耗费,可都是宁波府、市舶司负责。”
“陛下说了,国库、内府不出分毫。”
王守敬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云淡风轻。
“只要陛下给予战争的权力,这一次出海不会亏,甚至还有的赚。”
战争?
郑和意味深长地瞥了王守敬一眼。
总觉得里面有什么阴谋。
“只是惩罚一些不尊大明的小国罢了。”王守敬正色道。
“就算在下同意了,可如何向陛下交代?”
“耗费如此人力物力……”
郑和迟疑了。
“这有何妨?”
“给陛下多一套方案即可。”
“一千艘有一千艘的玩法,十艘有十艘的方案。”
“只是十艘的话,在下就不凑热闹了。”
“郑公公需要什么物资,尽管开口,宁波府一定满足。”奇快妏敩
王守敬说得冠冕堂皇,郑和却看到了里面的阴谋。
十艘?
真要遇到了建文余孽,只能灰溜溜地逃跑啊。
大明不要面子吗?
郑和犹豫片刻,按照王守敬所说,提供了两套方案。
“宁波府真能承担这样的航行?”郑和确认道。
“完全没问题。”
“只是水师不足。”
“昌国卫、宁波卫需要留守一支。”
“具体的安排,听从陛下的即可。”
王守敬没有指点江山。
毕竟这关乎兵权!
郑和觉得也对,东南沿海诸卫所,哪个可以调动,朱棣最清楚。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方孝孺第十族,朕杀不得?更新,第122章 下西洋之议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