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驿站官员纷纷出城迎接,不胜惶恐。
而与此同时,朝廷委任的主考和都察院选任的监察御史也已经从京城出发,前往各省府主持乡试。
扬州。
“锦行,咱们又来到扬州了。”
“上次来扬州,我记得只有十八户人家,二十三棵活着的树。
如今经过杨宪一年的治理,我倒是有些期待了。”
朱标和李锦行站在扬州的地界,有些感慨。
新年已过,此时的扬州城外,原本荒芜的田地已经冒出了一缕新芽。
虽然还有不少农田没有耕作,但是已经是实属不易。
“殿下,如今的扬州确实比之一年前大为改观,颇有生机,虽然和昔日扬州还有很大差距。”
“但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李锦行看着不远处农田里耕作的农民,心里也是不禁点了点头。
无论杨宪的方法多么极端,但是他在一年之内就让扬州半数以上农田复产,这是实打实的政绩。
“臣,扬州知府杨宪,携知府各属参加殿下。”
不一会儿,杨宪便带着卢彬林几位扬州知府衙门的官吏,走到朱标和李锦行面前,恭敬的行礼道。
“免礼。”
“谢殿下。”
杨宪等人这才起身。
随即看向站在朱标旁边的李锦行,神色恭敬。
“下官等,见过李大人。”
“嗯,诸位大人不必多礼。”
“这一路走来,殿下和我发现扬州已经有了复苏之相,你们还是给殿下和我先说一下扬州这一年的发展吧。”
“殿下可是好奇的紧。”
李锦行看着杨宪几人,开口道。
而旁边的朱标则是笑着,没有说话,等待着杨宪几人的回答。
“是。”
“禀殿下、李大人,自杨宪接任扬州知府以来,夙夜忧叹,殚精竭虑,恐辜负陛下重任。”
杨宪似乎早已料到会有此问,心中已有腹稿,说起来毫不拖拉,行云流水。
“百姓乃是恢复生产,增加田产的保证。
没有百姓,扬州的田地就无人耕作,恢复无从谈起。
于是下官命衙役,从扬州到大都,沿途张贴官府文书,让流落在外的扬州百姓返乡。
下官相信,故土难移。”
“只要能在扬州生存下去,那那些百姓是肯定愿意回来。
于是下官私自将朝廷拨发的修建官府的六千两白银,抽调四千两,作为返乡百姓的安家之用。”
“如今的扬州府已有百姓近三十万,农田半数复产,今年估计能有个好收成。”
杨宪向着朱标汇报着这一年来的政绩,不过那一句“如若春耕前未按时返乡者,田地收归官府”并没有加上。
朱标听见杨宪的话,不断的点着头。
看着农田里生机勃勃的稻谷,脸上笑容满面。
而李锦行听着杨宪的话,也没有拆穿,而是继续听着杨宪的丰功伟绩。
“百姓们对官府失去信心,所以下官为了让官府重新在百姓心里建立威信。
将官田分为责任田,下发给各个官吏。”
“起到带头作用,所有官员,上至知府,下至普通衙役,以身作则。”m.xqikuaiwx.cOm
“每个官员,从耕种到秋收,必须亲力亲为,没有收成的,一律革职查办,按渎职罪论处。”
说着,杨宪领着朱标二人来到了一块农田面前。
农田里的泥土还是新鲜的,似乎才刚刚在里面翻过土。
旁边还摆放着一套农具。
“殿下,李大人,请看,这边便是下官的责任田。”
朱标闻言,扭头看了李锦行一眼,两人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稻田。
在稻田旁边,还有着一件沾满泥巴的粗布衣服,和一块木牌。
木牌上写着“扬州知府杨宪责任田”的字样。
朱标对于杨宪说的一切,顿时感到他的可取之处。
而对于杨宪,印象也是大为改观。
这个杨宪,能力却是非常人能及!
光是刚才杨宪所说的一系列措施,普通官员想不到,也做不到。
扬州本是一个荒芜落魄之地,如今,才过去短短一年时间,却已经有了复苏之景,且不说杨宪用了什么手段,确实居功至伟。
……
是夜。
朱标和李锦行在扬州停留了一晚。
住在了扬州知府府衙。
“大人,这是太子殿下让人连夜送回京城的奏折。”
李锦行的房里,一个侍女将一个信封交给了李锦行。
而里面,赫然正是抄录的奏折内容!
而此时,一封奏折也从扬州出发,被锦衣卫送到了京城,武英殿里面。
“嗯。”
李锦行听闻侍女的话,没有多言,接过信封,看完之后便烧了。
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
翌日。
北巡队伍继续前进。
朱标的车驾里,李锦行和朱标正谈论着扬州的事。
“锦行,你对扬州的事怎么看?你认为杨宪此法可否值得全国推广?”
朱标看着李锦行,想要征询一下他的意见。
“殿下,杨宪治理扬州的方法确实有可取之处,而且扬州也发展迅猛。
但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民情,因地制宜才是最好的方法。”
“不是每个官员都有杨宪的魄力和决心,也不是每个地方都如扬州一般。”
“殿下可将杨宪治理扬州之事,以文书下发各省府。
相信在这样的刺激下,各省府也会憋着一口气,充满干劲。”
内卷嘛。
李锦行可太懂了。
只要把比你优秀,却又似乎只要努力努力,就能追的上的人政绩告诉你。
你但凡有一点上进心,也会不自觉的内卷起来。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似是在思考李锦行所说的办法。
………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士子风华更新,第26章 再到扬州,前景可期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