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穿越小说>大明1805>第三七零章 战列舰的未来
  大明1805正文卷第三七零章战列舰的未来侧风向起飞降落训练完成之后,航母编队保持航向继续向外航行。

  舰队绕过了虚拟的雷雨区后,侦察机群也确认了模拟的可疑目标的身份。

  消息通报到指挥部之后,两艘航母的航空编组再次忙碌起来,开始准备正式的空袭。

  模拟作战的具体细节和流程是指挥们自己确定的。

  不过航母作战本身的逻辑和思路,都是朱靖垣设计航母的过程中提供的。

  在这个世界的普通工匠们看来,朱靖垣既然设计出了航空母舰,也理所当然的能够想到该如何发挥这种新战舰的作用。

  但是实际上,如果不是朱靖垣有前世的经验,单纯的从想到把飞机放到战舰上,到真正造出设计相对合理的航母,就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

  而如何在战争中发挥航母的作用,所需的时间可能比设计航母本身更加漫长。

  在原本的历史上,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从二十年代初,一直到三十年代末,前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完全弄清楚航母应该怎么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各国利用过去二十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做出了一些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的战术,但也搞出了一些让人眼前一黑的操作。

  例如英国的光荣号航母,竟然孤零零跑去给空军运飞机,就带了俩老式驱逐舰护航。

  结果遇到了德国的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这两艘在高速战列舰中吊车尾的家伙,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获得了绝无仅有的战列舰击沉舰队航母的殊荣。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实战经验,才让他们基本弄明白了这种新战舰真正合理的用法。

  现在,朱靖垣把这些经验教训都拿出来,以自己的设想的名义告诉了大明海军。

  他们直接按照这个思路训练,应该能少走十几年的弯路。

  目前是以美式全甲板攻击模式为基础,加入了一些后世的航母作战和调度的思路。

  正式发动攻击的时候,要聚集出足够大规模的机群,形成集群式的攻击。

  朱靖垣趴在窗户上,看着编队离开的机群,表情颇为沉重的念叨:

  “如果是在实战中,面对势均力敌的敌人,这些飞行员不知道能回来多少……”

  朱仲梁和朱简烣,以及其他的督军们,听了这句话都有些想法,但是都没有开口说出来。

  航母的飞机投放炸弹和鱼雷的命中率,当然是比战列舰的炮弹要高的。

  但是在制导武器成熟之前,飞机也要堆砌攻击密度。

  同时发动攻击的飞机足够多,敌人的防空火力才能够顾此失彼,轮机才能疲于应付。

  然后己方才能取得足够多的有效命中。

  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时代的飞行员和飞机,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消耗品。

  朱仲梁和高级的军官都明白这一点。

  但是军官们并不会觉得这种思路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战争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古代士兵要挺着长枪向前走,对面可能要冲着马匹往枪阵里面冲。

  古代冲锋陷阵的将军,身边都有一群贴身护卫,在战场帮将军抵挡乱刀乱枪。

  火枪成熟了之后,战争更是直接拼人命,双方都站住了互相枪毙,看谁先扛不住。

  这时候不要求士兵有多高的技术,只要能够站住了朝对面开枪就行了。

  到了堑壕战时代,更是要有足够的人命去封堵敌人的枪口。

  所以“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幸运的是,现在大明的技术进步神速,短时间内都不会有势均力敌的对手了。

  双航母编队连续实施了两次打击,目标是被圈出来的一片海域,设定哪里也有一直敌人的战列舰编队。

  大明两艘航母上起飞的战斗机,把携带的弹药倾泻到了这片海域。

  根据侦察机的判断,理论上的打击结果很不错。

  目前泰西各国的战舰,不光水平装甲非常有限,防雷设施也非常的初级。

  模拟目标以泰西各国的战舰为标准,那基本上就是碾压局了。

  到了当天傍晚时分,所有飞机返回了航空母舰,一天的模拟演练正式结束。

  当天晚上,朱仲梁和朱靖垣祖孙两个直接留在了航空母舰上。

  在主要将领和督军们的陪同下吃了晚饭,然后就直接回到了船上给两人准备的房间。

  朱仲梁屏退了闲杂人等,开始问自己早憋了大半天的问题:

  “靖垣,以你的经验判断,航母编队要达到什么状态,才能算是完全成熟了?

  “能够应对夜晚和比较恶劣的海况,可以抛开战列舰完全独立作战吗?

  “你白天的时候说过,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是无线电探测。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相对比较重要的技术,能够帮助航母编队迅速成熟。

  “最终完全压制战列舰,独立掌控海洋的呢?”

  无线电探测设备,其实就是雷达,不过雷达是音译,无线电探测才是本来含义。

  主动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射无线电波,然后接受和分析反馈回来的无线电波。

  根据无线电波的特征,判断这个方向上是否有目标,以及目标的方位、距离、类型。

  日本人将这种设备翻译成“电探”,其实可以算是比较准确的。

  无线电探测的原理很早就被提出来了,甚至可能比无线电通讯都要早。

  这个世界上也早就有了相关研究,但朱靖垣插手之前并没有受到太高的重视。

  朱靖垣专门提醒过之后,大明工部和皇室财团都很快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在无线电探测的方向上努力攻关。

  朱仲梁也是知道这些项目的大致进度的,能不能实用化也不是朱靖垣一句话决定的。

  现在朱仲梁想要知道的,想要跟朱靖垣讨论的,并不是这一项技术本身。

  关键问题其实是——航母舰队怎么才能成为海上霸主。

  如果反过来站在战列舰的角度看,那就是要探讨战列舰是怎么淘汰的。

  这个话题其实有点大,朱靖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

  “按照我的理解,航空母舰掌控海洋,与战列舰退出战场,这两件事情并不是因果关系。

  “只是海军舰艇的攻击能力与防御能力的对比,从相对均衡到逐渐走向失衡的过程中,形成的几个比较重要的节点。

  “战列舰应该会被淘汰,而被淘汰的其内在原因,应该是科技发展导致的攻守失衡。

  “除了无线电探测,航空母舰和飞机,这些技术应该还包括鱼雷、火箭弹、制导武器等。

  “这些技术会让攻击越来越有效,让防御越来越困难。

  “等到了无论怎么堆装甲,都玩法抵御敌人的进攻的时候,双方都只能完全放弃防御,追求极限的进攻能力了。

  “争取在自己被摧毁之前,将敌人彻底摧毁。”

  朱仲梁听了默默的点头,然后看着朱靖垣等下文,因为明显有东西还没说完。

  朱靖垣一边整理思绪一边继续说明:

  “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会说到了某个节点,战列舰的装甲忽然没用了,战列舰就可以直接退役了,航母瞬间就不需要战列舰陪同了。

  “这是一个量变不断累积,最终产生质变的过程,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我认为可以大致分成这样三个比较重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航空母舰和舰载机组合完成,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

  “现在航母的打击能力已经非常强了,十架双发攻击机就能携带二十枚鱼雷,关键是打击距离是任何传统战舰无法望其项背的。

  “第二个阶段是全天候航母和全天候作战飞机的实现。

  “是没有外界直接干扰的情况下,飞机要能在夜间起飞和降落和攻击,能够在中小规模的降雨和风浪中起飞降落。

  “能够提前发现高强度的暴雨和雷电,并引导编队提前躲避。

  “无线电探测和通讯,就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技术。

  “飞行员通过无线电和母舰以及同伴沟通,需要通过无线电和空勤交流,配合灯光信号引导完成起降操作。

  “要让无线电探测足够的准确。

  “足够精确的无线电,才能让飞机能够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通过无线电探测和确定目标的相对准确位置,然后发动攻击。

  “其中无线电通讯已经基本成熟了,难点是无线电探测的准确实现。

  “解决了无线电技术难点之后,母舰如何与飞行员对接和沟通,用什么样的信号指挥飞行员在夜间起飞降落,如何协调发动攻击,就都是可以通过摸索和训练实现的了。”

  朱仲梁听到这里再次点头:

  “所以,等到无线电成熟了之后,我们就能直接放弃战列舰舰队了吗?”

  朱靖垣也稍微考虑了一下

  “我觉得不行,有了全天候航母和飞机,战列舰已经失去了作为攻击主力的价值。

  “在和恶劣海况下也用不到战列舰了,战列舰就只剩下为航母护航一种用途。

  “但这种用途仍然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虽然已经非常微小了,但仍然存在。

  “我们仍然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避免意外遭遇的情况,军事上必须有必要的保障。

  “在所有任何类型的战舰中,没有任何一种能够做到战列舰那么耐打。

  “在这样细微的不可替代性的基础上,再加上战列舰本身是良好的指挥平台、最稳定的防空平台、火力支援平台,也是最有威慑力的战舰,仍然需要继续存。

  “我估计,这个过程至少要维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朱仲梁听了之后有点遗憾,难道自己有生之年都看不到纯航母编队了吗?

  应该未来的纯航母编队,应该是什么样的组成和姿态,朱仲梁也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

  所以现在也不是特别的失望,所以慢慢的点头:

  “这几年先把航母的基本应用训练好吧,既然战列舰会相对长久的存在,那么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真正退出战场和现役呢?”

  朱靖垣现在已经心里有数了:

  “第三个阶段,是航母编队打击能力的全面升级。

  “航母或者航母必不可少的护卫舰,要有近距离威胁战列舰的能力。

  “意外与战列舰遭遇的时候,要有至少一种能够立刻释放出来,迅速命中到战列舰身上,并能够将其摧毁的武器。

  “这样的航母编队即便没有战列舰护航,也仍然能够与战列舰正面近距离对抗。

  “最起码能够互相摧毁,或者说两败俱伤。

  “这样战列舰就彻底失去了不可替代性,是否继续建造战列舰完全取决于成本,以及其威慑力是否还有切实的残留。

  “而战列舰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

  “所以,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发现战列舰已经没有价值了,没有继续建造战列舰,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建造了。”

  朱靖垣停顿的这一瞬间,旁边的朱仲梁下意识的追问了一句:

  “这种武器不是鱼雷吗……额,不对,鱼雷不够迅速……而是……导弹!”

  朱仲梁想到那种武器是什么了,导弹啊!

  世祖皇帝留下的册子上面,虽然没有直接说过那种武器与战列舰淘汰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朱靖垣这么一捋,就一下子清晰起来了。

  航母并不能独立淘汰战列舰,导弹也不能独立淘汰战列舰。

  但是两者配合起来,形成的现代航母加导弹巡洋舰的作战体系,完全覆盖了战列舰代表的传统炮舰舰队的作用,关键是效率要好很多。

  战列舰没有被某个新武器、新舰种直接对位取代。

  他在新的体系中失去了不可替代性,自然也就没有人会继续建造了。

  朱靖垣说到这里的时候,就想到了一个咋听很扯淡,其实也有一定道理的逻辑。

  二战结束之后,英法最终没有保留战列舰,前卫和让巴尔都是刚建完就拆了,美国也最终将所有战列舰退役。

  这种选择的直接原因是他们的对手红色露西亚没有战列舰。

  那时候航母已经能够夜战了,导弹也已经基本成熟了,战列舰的作战价值已经没了。

  最后的意义,就是持续上百年的大舰巨炮时代的影响力。

  战列舰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仍然是强大的象征,也就是威慑力仍然存在。

  如果毛子当时真的把自己战列舰建造出来,英法这俩泰西扛把子多半会打肿脸充胖子。

  英法应该会继续保留前卫、乔治五世、黎塞留、让·巴尔这些新锐战列舰。

  美国更加会继续维持更长时间的现役战列舰编队。

  反过来也是一样,钢铁慈父和设计团队确定24型战列舰的设计指标的时候,最初是按照对位蒙大拿的标准来的。

  钢铁慈父和情报人员判断,蒙大拿的停建只是世界大战导致的,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人可能会继续建造蒙大拿。

  与此同时,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法也在继续建造战列舰。

  钢铁慈父以为他们是在造更新锐的战列舰,比如说什么阿尔萨斯以及狮子之类的东西。

  但是后来更加准确的情报显示,英国人造了个装老奶奶假牙的前卫,法国人只是把战前剩下的让·巴尔完工。

  于是钢铁慈父就降低了24型战列舰的标准,从对位蒙大拿改成了压制衣阿华,吨位被限制在了七万五千吨。

  他们认为衣阿华级拥有九门十六英寸主炮,十九英寸的主装甲带和三十五节航速。

  由于目标仍然过高,直到53年钢铁慈父离世,24型战列舰都没有正式开工。wWw.xqikuaiwx.Com

  红色露西亚的新领袖玉米帝,在海军上的思路与钢铁慈父明显不同。

  玉米帝确定战列舰本身已经没有意义了,就是慈父的面子工程,造出来也是摆着当样子。

  本身就反对慈父的玉米帝当然不会继续建造包括战列舰在内的传统火炮战舰。

  于是24型战列舰的设计直接取消,半成品的82型巡洋舰在55年直接拆毁,68改型火炮巡洋舰未完工的四艘也直接取消拆毁。

  另一边,英国的前卫54年退役,60年拆毁,乔治五世、约克公爵、安森、豪四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都57年到58年出售解体。

  法国的让·巴尔在55年才最终完工,到57年就直接转入了预备役,黎塞留也在56年转为训练舰当宿舍用,58年转入后备役。

  美国的衣阿华级战列舰的最后两艘,五号舰伊利诺伊号、六号舰肯塔基号,在战争期间没有建成,但是也没有拆解,直到58年才最终决定解体。

  四艘完工的依阿华级战列舰,也在58年全部完成编入预备役,并被封存在港口。

  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未完工的三号舰夏威夷,也拖到了58年才拆解,完工的阿拉斯加和关岛也拖到了60年才最终解体。

  这些大型火炮战舰,他们的退役、出售、拆解当然是受到很多代原因影响的。

  不过其中根本的原因,显然是航空母舰和导弹时代到来,让她们失去了实际作用。

  同时,红色露西亚不准备继续建造战列舰,可能是相关决定被做出来的重要契机。

  这两个原因,一个是必然,一个是偶然。

  如果玉米帝继续坚持建造战列舰,就算是只是放着半成品的战舰项目不停止,欧美各国的战列舰多半也会对应的继续保留更长时间。

  钢铁慈父的去世,代表着一个时代结束了。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1805更新,第三七零章 战列舰的未来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