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门岛上的冲突结束,北征彻底结束,李肇基当初为北征制定的计划,进行的战略构想完全实现,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当初李肇基预计此次北征能够在保本的基础上,创造五十万两以上的利润,但实际收货远远大于此。
整个辽东的战斗就获得了一百八十万两的纯收益,接下来,李肇基又先后获得了三笔收益,一笔来自于劫持关宁军世家,吴三桂的家产,约相当于七十五万两,继而就是在温州湾夺取辽镇劫掠的南京财富,大约二百万两。
最后,也是最大一笔则是从金门岛上获得了郑家财富,经过粗略的点验和计算,其价值在三百二十万两左右。
而济州岛的辽兵和家眷还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价格,李肇基暂定其为三十万两。
去掉一些花销开支,简单计算就可以得出,李肇基的东方商社在崇祯十七年,得到了八百万两白银的纯利润,而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收益,可以说,李肇基用一支规模不大的军队和商社那并不很强的实力,改变了历史,同时为自己创造了巨额的财富。
李肇基在知道八百万这个数字后,第一个想法是,用其打造一支精锐的军队,前去辽东,灭了满清。
但这个构想随着一系列的计算和推演,渐渐的被理性所浇灭。
当初东方旅在广东成军的时候,四千五百人规模的军队总计花费了二十五万两白银,但这并不可以视为这支军队的全部花销。按照这个标准,东方旅进行了扩军。
目前东方旅已经变成了一个臃肿的单位,其规模更像是一个师,而非旅。
东方旅在巅峰时候,拥有十个步兵营,共计六千步兵,两个披甲营,跳荡和选锋,计一千人,一个重炮营和一个野战炮兵营,前者用于攻城,后者用于和步兵配合,另有工兵、辎重三个营。
而骑兵则有重骑兵和骠骑兵各一个营。
东方旅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一万一千人,四千二百匹马的超编旅。
在拥立福王之前,北征的所有花销是一百六十万两,如果把与东方旅有关的花销单独列出来,且只算装备费、薪饷、日常消耗训练费用,不计抚恤等开支,大约一共有七十万两左右。
但这绝对不意味着这么一支超编旅,仅仅用七十万两就可以组建起来。毕竟东方旅的装备之中包括了大量的缴获物资,其日常运转之中,也有大量用缴获物资换取服务的辽民。
就比如东方旅那四千多匹战马,其中只有三百多匹是从辽西和山东采买来的,其余都是缴获的。披甲单位的绝大部分甲胄也是来自缴获,如果把这些算进去,组建一万一千人规模的东方旅需要一百万两白银,甚至更多。m.xqikuaiwx.cOm
这支军队在辽东进行了数次战役,除了清河一战,其余都只能算是低烈度的战役,但即便如此,东方旅也消耗了价值三十五万两的弹药,要知道,这也是打了折扣的,这只算了淡水兵工厂提供的标准弹药,在辽东缴获了大量的铅、火药和火药原材料,直接被用于东方旅的训练乃至作战,就比如重炮营,打都是缴获弹药。
粗略的算一算,李肇基就感觉陆军实在是太贵了,毕竟商社海军最强军舰济州岛号,从购置费到配全所有的枪炮弹药和人员,一年的开支也绝对不会超过十万两。
而李肇基从实际情况考虑,以满清为假想敌,战胜并且占领满清全境,没有四万军队是不行的,加上配属的各种勤务分队之类的,其实就相当于四个超编的东方旅,说白了,就是四个陆军师。
仅仅打造这四个师,就需要四百万两,这其中只包括了一年的饷银,如果算上组建、训练和战胜敌人的时间,至少是三年。一个陆军师一年的饷银就是六十万两,因此三年时间,这四个师花费是八百八十万两。
而三年时间里,商社还能赚取至少三百五十万两,因此,商社还有二百七十万两供这四个陆军师用于弹药消耗、作战折损、抚恤补贴。
显然,这是绝对不够的,在国战级的高烈度战争中,弹药的消耗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如果李肇基有充足的财政,他肯定会为四个陆军师储存一千万两以上的弹药。
哪怕清军很配合,通过一两次决定性的战役就被东方商社灭国,将战争消耗降低到最低,商社也必须为此向粤通行进行大规模的借款。
但问题在于,灭了满清之后,商社能得到什么呢?
虽然满清因为数次抢掠关内,非常富有,但灭其一国,缴获钱款物资也无法抵消陆军的组建费和损耗费。
满清只有一个拥有一百多万人口,完全没有正式税收体系的小国家。哪怕满清直接投降,并且所有人当缴纳赋税的顺民,一百万人能收多少税?更不要说,当顺民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消灭吞并满清是绝对收不回成本的。
事实上,那只是巨大消耗的开始,一旦商社取代满清,立刻就成为大顺在大陆上最强的敌人,哪怕大顺不来打,李肇基也必须花费每年数百万两维持军队以保护占领区域的安全。
而对于一个已经借款打仗的商社来说,怎么维持这样的开支呢?
在因为到手的八百万两产生无端幻想的最后,李肇基忽然诞生了一个比较荒诞的想法,假如真的把所有资源投入到陆军之中,建立四个陆军师,那为什么要去打满清,不去打大明呢?
大明最为富庶,若是能打下来,肯定能回本,毕竟即便是弘光朝廷,每年也有超过六百万两的税收。
但这也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罢了,以商社现在拥有的资源和人力,是不可能吞掉大明的,若只是吞下一两个省,结果还是入不敷出。
而进攻大明还不如进攻朝,鲜或者进攻日本,毕竟可以无限制的抢掠,或者直接进行竭泽而渔式的殖民。
很显然的是,陆军就是一只貔貅,把钱投入进去,很难产出什么效益,而李肇基决定用八百万两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他要把钱投入到钢铁行业、军工行业和造船业,促进商社的技术进步。
他要把钱投入到海军,建立强大的舰队保护商社目前拥有的一切,并且拥海军去叩开东方诸国的关门,用贸易去赚取更多的资金,用钱生钱。
他要把钱投入到殖民之中,去旧金山、去悉尼,一切有金矿的地方,去淘金。
他要把钱投入到贸易的开拓之中,让商人远航到莫卧儿帝国、萨菲波斯、奥斯曼帝国,乃至去欧洲,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些都是有前途的,也都可以壮大商社的实力,是投入,也会产出,是消耗,但也是在积蓄。
因此,陆军非但不会扩军,反而要大规模的裁军,李肇基才不会拿出每年超过六十万两维持现在的东方旅,毕竟东方商社是一个海洋势力,大规模的陆战力量只能是扩张的时候用,防守的时候根本用不着,保留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完全就是鸡肋。
李肇基已经在筹划裁军了,只是他不想现在提出来,因为东方旅的士兵们已经得到了今年全部的饷银,而军官们也建立了赫赫武功,他们应该回家,享受一个富足美好的新年,而不是在年夜饭上考虑失业的问题。
至于怎么裁减陆军,李肇基已经有了一个基本构想。
首先就是裁汰掉东方旅里完全没有存在意义的披甲单位,跳荡营和选锋营一千人可以完全裁撤,这两个营伍在北征期间,除了在盖州攻城战中略有发挥,其余的时间都在打酱油。
即便在关键的清河之战中,两个披甲营也被部署在不会接触清军的方阵交界处,面对面的相互尴尬,因为他们的存在,只会妨碍其余步兵营发扬火力。
而且李肇基发现,类似的披甲单位其实很容易获得,在战区临时招募就可以,那些逃散的溃兵、没有生计的男人,以及对敌人怀有苦大仇深的包衣奴,都愿意加入这样的军队,而且几乎不需要进行什么训练,只需要一副强壮的身体能够披挂两层铠甲,就足够了。
毕竟这样的军队不需要承担正面作战任务,只进行巷战这类在狭小区域的作战,即便是巷战,李肇基也更看重火炮、掷弹兵和战斗工兵们的发挥。
更何况,友军之中不乏类似的单位。
与清军作战,顺军是友军,与顺军作战,明军是友军。这些古典军队里,披甲兵不仅多,而且是精英单位,可以作为有益的补充。
陆军目前有十二个步兵营,十个隶属与东方旅,一个在佐渡岛守备,一个驻守淡水城。
这十二个步兵营,李肇基计划裁减到八个,并且依据辽东作战的经验,对编制进行改革。
首先就是,所有步兵营里的精英单位,全部保留,所谓精英单位,便是猎兵连和掷弹兵连,但要对步兵营进行扩充。
步兵连是陆军的基本单位,但陆军的基本战术单位是营,任何正面战斗任务,都必须由营或者比营更大的单位去执行。
目前,一个标准的步兵营包括了六个连,一个装配有燧发线膛枪的猎兵连,一个身材高大,完全由老兵组成的掷弹兵连,其余四个是线列步兵连。每个连都是一百人的规模,而在实际作战之中,李肇基发现,一百人的连很不合适。
因为一个连里有包括三名军官,五名副官(军士)和鼓手、旗手在内的非战斗单位,导致真正的战斗兵不足九十个人。
实际上,连九十个人都没有,士兵会生病,会受伤,会阵亡,也会当逃兵。
在清河之战里,情况最后的步兵连也只有九十四个人,很多连都是八十多个人。
显然,这会极大的降低步兵的作战能力,而且李肇基发现,方阵状态还好,一旦展开横队进攻,两排的连很容易就产生缺口,前排被打死打伤,后排补充上,但若补充上的人也受伤,就无法补充了。
但三排又是浪费,第三排士兵无法参与射击,火力是浪费的。
因此,李肇基决定,扩编步兵连,将之规模从一百人,提升到一百四十人。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李肇基君威更新,第四百零三章 陆军改革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