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伙应该也不难感觉到,这本书前半部分,也就是主角作为公子胜、太子胜的时期,我对配角的描写中心,主要放在了汉景帝刘启身上。
为什么呢?
除了天子启是主角的父亲,是主角得立为储、即立为帝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外,当然也有我的一部分私心——作为文景之治不可或缺的一环,历史上的汉景帝,被绝大多数人严重低估了。
其实不单是汉景帝,甚至就连汉文帝,其实也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大家更了解的还是‘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但对于始皇嬴政、汉武刘彻这两个人,老读者应该都知道我的看法。
——这二人,都是踩在巨人肩膀上的人。
秦奋六世之余烈,终得以一扫六合,一统天下,最终的胜利果实自然独属于始皇嬴政。
但从现实角度去分析,秦的强盛是从商君变法开始,再经过秦昭襄王、惠文王等历代先王筚路蓝缕,才最终为始皇嬴政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
尤其是昭襄王时期,秦赵长平一战,虽然短期内没有取得大的战略成果,但从长期来看,长平一战无疑是打断了赵国的脊梁,为秦东出函谷、一统天下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杀神白起坑俘四十万,赵国可是死了整整一代人的。
再说句不怕挨骂的话:如果嬴政的爷爷秦孝文王嬴柱不止在位三天、父亲秦惠文王嬴异人不止在位三年,秦一扫六合的统一大业,未必就轮得到嬴政。
不信?
我们不妨看看嬴政即位之后,秦国经历了哪些大事。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五月,庄襄王嬴异人去世,享年三十五岁;
王太子嬴政即位为君,时年十三岁。
嬴政初即位,以相邦吕不韦为仲父,秦国大权尽操于吕不韦之手,华阳太后、赵太后则各自具备理论上的钳制权。
九年之后,也就是秦王政八年,或者说始皇帝九年(公元前238年),嬴政终于年满二十二,加冠成人,得掌秦国大权。
那在这九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些什么事呢?
韩国兴疲秦之计,派郑国画了个‘郑国渠’的大饼给秦国,秦相吕不韦一口吞下这口大饼,十三岁的秦王嬴政正在宫中读书;
公子成蛟率军攻打赵国,途中起兵谋反,最终又被迅速镇压,时年二十一岁的秦王嬴政正在宫中读书。
转轮子的嫪毐被吕不韦献给赵太后,夜夜笙歌,最终淫乱生下两子,十四岁到二十二岁的秦王嬴政正在宫中读书;
甚至知道嬴政发现这两個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并决定因此而惩治嫪毐,从而引发嫪毐发动的宫变时,嬴政距离自己的加冠礼,都还有一晚上的时间。
等嬴政终于二十二岁,也终于做了真正意义上的秦王,秦国,其实已经不需要嬴政再做什么了。
——郑国渠修好了,秦国再也不缺粮食了;
国中上上下下,被吕不韦打理的井井有条,根本就没有丝毫隐患。
至于军队的战斗力,更是被秦二十级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维持在高位,军锅主意萌芽出现,虎狼之秦扬名天下。
所以在大权在握之后,嬴政其实并不需要做很多——嬴政不需要想办法让秦强大,只需要想办法掌控权力,然后高喊一声‘开打’便是。
事实也基本确实如此——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于庸城蕲年宫举行冠礼,顺带铲除了嫪毐为首的谋反势力,连带着将自己的母亲赵太后也给软禁。
十年(公元前237年),嬴政割除吕不韦相邦之职,并将其放逐到巴蜀,之后不久,吕不韦因为‘不愿腰系四国相印’而饮鸩酒自尽。
同一年,年少轻狂的嬴政还玩儿了一手‘尽驱六国客卿’,之后又被李斯把赶走的人才请了回来。
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嬴政授意王翦以‘救燕’的名义攻打赵国。
这样看来,应该就一目了然了——秦王政九年亲政,十年揽权,十一年就开始一统天下,嬴政要做的事真的没多少。
至于后来的书同文、车同轨,只能说是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至于汉武,那就更不用说了——但凡是对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武帝末年的轮台罪己诏,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武帝早年,得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双子星的逆天之能,汉室在对匈奴人对外战争中占尽优势;
但在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老迈隐退之后,武帝就有些魔怔了。
李广利、李陵等先后几位叛徒,将汉室原本足以统一怪物房的物资消耗殆尽;
而武帝自己呢?
——文景之治积攒下来的财富,全都被用于武帝的个人享受,至于打仗,则另外向百姓征税。
一开始,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造成太过恶劣的后果——毕竟有卫青霍去病在的时代,‘战争’是可以和‘胜利’直接划等号的,胜利的果实将这些矛盾全部埋藏在暗中。
但随着武帝失去双子星,转而由李广利主持对匈战略,这些矛盾就开始显现了。
打又打不赢,还打个屁?
打不赢的仗,还找我们征税?
战争的接连失利,或是‘似胜实败’,外加自汉初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土地兼并、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等等问题,最终在武帝末年,刘汉社稷,开始爆发农民起义。
我很确定:我的数千名读者当中,知道汉武帝居然面临过农民起义的人,绝对不到三位数。
但这是事实。
也正是农民起义,将武帝从‘随便一抽都是ssR’的美梦中抽醒,为了保全宗庙、社稷,只能委婉的通过《轮台诏》来承认自己的错误。
而在历史上,我们往往将其称之为:武帝《轮台罪己诏》,在这封华夏历史上第一封罪己诏当中,武帝首先承认的第一大错误便是‘穷兵黩武’。
至于巫蛊之祸之类的粗枝末节,就更别提了——和文、景两位先皇相比,汉武帝刘彻除了凭借文景之治的积攒,采摘了北逐胡虏的胜利果实之外,真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了:不是要聊窦太后吗?
怎么扯到秦皇汉武了?
这,就是我要说的点——我提起秦皇汉武,是因为我想说这两人,尤其是汉武帝刘彻,其实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普通人。
那刘彻踩着的巨人是谁?
文景之治,或者应该说是文、景两位皇帝。wWw.xqikuaiwx.Com
这两位皇帝,文帝不用赘述:封建帝王的标准模板,甚至是‘圣君’的唯一正确答案;
而景帝,我在正文中已经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写、刻画,尽己所能的为读者们还原了这位被历史严重低估的帝王。
接下来,我就要聊聊文景之治第三大工程,也就是除去汉文帝、汉景帝之外的第一大功臣:孝文窦皇后。
在历史文献记载中,其实并没有留下有关窦太后名讳的准确记载,我们只能从《史记索隐》中得出一个不大确定的答案:窦漪房。
根据记载,窦漪房的童年其实还是比较悲惨的——老爹为了躲避战乱在家里宅着钓鱼,结果掉河里淹死了;
家里没了顶梁柱,哥哥窦长君在十岁不到的年纪,在秦末乱世撑起了家里的重担,弟弟窦广国则被人贩子拐走,几经易手(十几次倒手),最终被卖到了宜阳的一处矿产做消耗品。
母亲不久后亡故,大哥窦长君想来也是扛不住秦汉之交的乱世,最终为了妹妹的生活,将窦漪房塞进了皇宫之中。
当时孝惠皇帝刘盈已经驾崩,前少帝刘恭在位,窦漪房在吕太后身边伺候。
只是刚伺候没多久,窦漪房便被吕太后赐给的代王刘恒。
——窦漪房是清河郡人,家乡离赵国比较近,就像被送去赵国,一开始得知被送去代国,还哭爹喊娘的不乐意,岂料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代王刘恒八岁得封,是太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在窦漪房被赐给自己时,代王刘恒也才十三岁。
这里其实有一个历史大谜团,也是“汉文帝杀吕氏王后及嫡子四人”这一说法极为有利的反证:汉文帝刘恒,生于公元前203年;
刘邦公元前195驾崩,刘恒8岁;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出生,刘恒15岁。
从以上两点就不难判断出,这其中,有一些不可言说的离奇之处。
再考虑到馆陶公主刘嫖是刘启的姐姐,并且姐弟二人上面,还有汉文帝刘恒的四个嫡子,也肯定都是那位传说中的‘吕氏’王后所生······
考虑到这此间种种不便言说的离奇之处,我们只能得出结论:这很离谱。
这实在是太离谱了。
甚至可以说这不可能。
究竟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我只是想说:这就是我不相信历史上,汉文帝为坐上皇位杀了王后和四个嫡子的原因——我甚至不相信,也很难相信汉文帝有这么四个儿子。
事实的真相,或许是汉文帝刘恒在作为代王期间,确实曾有这么一位吕氏王后,却并没有生下子嗣,又或是在生育过程中故去。
这显然更合理,也更说得通。
说回窦太后:因为在代国陪伴汉文帝期间,整个王宫中缺衣少穿(大概率是真的,因为吕氏作乱朝堂,刘恒又碍于吕后的威仪不敢冒头),窦太后很早便习惯了养蚕抽丝,再自己缝制衣服。
史传窦太后的眼疾就是这么来的——整日里操弄针线,眼睛不瞎也大概率好不到哪里去。
被赐给刘恒七年之后,窦漪房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机:吕太后驾崩,代王刘恒入继大统。
次年,窦漪房‘母凭子贵’,因为生下了皇长子刘启,而被册立为皇后,刘启也被册立为王太子。
只是这是,窦漪房已经开始色衰——这很正常,汉代女子15嫁人,超过15不嫁人要交罚款,超过18不嫁人要强拉配朗,而这时的窦漪房已经先后生下刘嫖、刘启、刘武这二儿一女,年纪也不小了。
色衰、眼睛不好,还生了好几胎身材走样,窦漪房自然就不再被汉文帝所宠幸,从而被年轻貌美的慎夫人直接威胁到后位。
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作为太子的儿子,窦漪房在太宗年间,和慎夫人于深宫之中明争暗斗,可以说是没睡一个踏实觉。
期间,还发生了轵侯薄昭‘死在自己的追悼会上’的事,以及窦长君、窦广国二人先后和窦漪房相认,却因为吕氏、薄昭前车之鉴而被重点监控。
直到梁王刘揖坠马而亡,刘启储位稳固,窦太后才中算是松了一口气,却又遭遇了弟弟窦广国‘想做丞相却没当成,无奈让位给武夫申屠嘉’的糟心事。
而在景帝一朝,窦太后虽然犯下了‘皇太弟’这样的错误,但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未必不是在配合刘启诓骗梁孝王刘武——就算没有这个打算,窦太后的所作所为,也确确实实产生了这样的实际效果。
之后又白发人送黑发人,先后送走自己的两个儿子,扶立孙子刘彻即位,又以大魄力叫停了武帝脑门一热搞得建元新政,且在馆陶宫中、阿娇皇后的劝说下,打消了废刘彻皇位的念头。
然后,就好似亲眼看着刘彻行过冠礼,才能安心合眼的汉景帝刘启一样——亲眼看着刘彻能明辨是非,能不被朝中公卿忽悠的团团转,这位孝文窦皇后、孝景窦太后、孝武太皇太后才安心的合上了双眼,合葬霸陵。
我曾听人说:某些人只需要微微出手,就已经是某一段位的极限;
很显然,吕太后微微出手,就已经是‘太后’这个群体的极限。
而窦漪房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或许就是在吕太后身边伺候,或者说‘蹒跚学步’的那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
正所谓:侍龙一生,虽无一丝龙气,却染一身龙威。
窦太后侍凤一年,只怕也是‘虽无一丝凤仪,亦染一身凤祥’······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更新,番外:窦太后、窦少君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