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穆帝刚刚亲政、郗超刚刚当上中书侍郎的时候,事情还没有这么严重,穆帝虽然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但是辅政的司马昱却是老江湖了,他时刻提醒穆帝要隐忍;再加上上次穆帝公开的下诏训斥桓温而引发的军事危机,也让穆帝稍稍成熟了许多,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是能忍则忍,当然,在忍的同时也一直在培育自己的实力,丰满自己的羽翼,之前被桓温打压下去了颖川瘐氏、陈郡殷氏的残余势力也在这个时候聚焦在了穆帝身边。
其实在桓温的打压下,颖川瘐氏和陈郡殷氏的残余势力一直抬不起头来,这两大家族里面最大的官职也就是太宰长史庾倩,太宰本就是一个虚官,多用以安置元老勋旧大臣,名义尊荣,实无任何职权,那太宰长史就更可想而知了。
然而,尽管这帮人没什么实权,但是架不住天天在天子身边咬耳朵根子,再加上随着桓温在军事上的成功,在中原地区打的前燕军队节节败退,最终将劲敌前燕赶到了黄河北岸,这可是自晋室东渡以来从未有过的重大胜利,桓温的声望也达到了顶点,作为桓温朝廷代言人的郗超自然也是水涨船长,在朝中自然也更加的嚣张跋扈,不但公然的藐视王濛、王坦之、王彪之、谢安、谢尚等其他朝廷重臣,甚至连他的顶头上司司马昱都爱搭不理的,在路上碰见了居然都不主动请安,还好司马昱脾气好,不跟他一般见识,若是别人的话,估计早就暴跳如雷了。
司马昱虽然忍了,但是穆帝却忍不了,尤其是穆帝身边的那帮人忍不了,他们不断的在穆帝耳边煽风点火,什么“郗超目无伦理纲常,藐视丞相就是藐视陛下”、“此贼不除,国将恐无宁日”、“陛下英明神武,怎可容忍国贼祸乱朝纲,将来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穆帝每天被这帮愤青包围,难免也会成为愤青,而恰在此时,郗超在处理一件公文之时犯了一个小错误,因为桓温在与前燕作战当中节节胜利,作为桓温势力核心人物的郗超一时间得意忘形,在作表彰公文之时忘记了避晋景帝司马师的讳,在写“出师无往不胜”之时没有把“师”字改写成“帅”字,
而这被当时的太宰长史庾倩发现,于是便将此事上报给了太宰司马晞,司马晞又将此事上报给了穆帝,穆帝决定拿此事作文章,于是便以“身为朝廷重臣而不知避先帝名讳,不能胜任其职”为由,将郗超直接免官。
其实避讳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当时主要为了维护封建等级社会的尊严,主要就是在说话或写文章时遇到含有君主、先贤、尊亲名字的字时,不能直接说出来或者写出来,除了表示尊重以外,也是为了避免其他人利用名字来隐晦进行人身攻击,冒犯先人。
这种规矩最早出现于周朝,在后来的历史中又不断被修改扩充,最终形成了一套完备可又严苛至不近人情地步的制度。
古代避讳主要分六种:国讳、家讳、内讳、圣讳、宪讳和个人讳,其中国讳避讳等级最高,举国上下包括皇帝都要遵守规则。本来国讳只指皇帝本人和其父祖名字,后来范围逐渐扩大,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都被纳入这种避讳的范畴。一般是对于已死君主七世以内者都必须避讳,司马师虽然生前没有当过皇帝,但是在死后被追认为景帝,而且未出七世,因此也需要避讳。
家讳又称私讳,指的是家族内部避父祖名的规矩。这实际上是国讳延伸至家庭的表现,一样象征着封建社会父权的伦理观念。司马迁在《史记》中,把所有的“谈”字都去掉了,则是为了避其父的讳。
内讳又称妇讳,也是实行于家族内部,但不同的是家讳避的是父祖名讳,而内讳则是避母祖名讳。
圣讳是对封建社会推崇的圣贤的避讳,这种避讳的对象每个朝代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需要避的圣人就是老子、孔子、孟子等。
宪讳是因为古代下属官员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所以所谓宪讳就是避上司官员的名讳。比如西晋荆州刺史羊祜逝世后,荆州百姓感念其恩德,便自发避讳,一律将“户”改叫“门”。
个人讳一般来说都是官吏自己仗着权势而强行要求手下避讳,如果不避就要受惩罚。这种行为往往引得众人不满,官员强行要求避讳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北宋的时候有个州官叫做田登,强行要求治下百姓避其名讳,有一年元宵佳节的时候,因为要贴告示让老百姓出来观三天的花灯,但是“灯”通“登”,写灯的话就犯了田登的讳,没有办法,官员只要把“灯”改成了火,于是告示就写成了“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天”,百姓看了后十分不满,于是便有了这句千古名句。
一般避讳都是用改字法,比如秦始皇名“政”,为了避秦始皇的讳,当时的“正月”都会改为“端月”;在汉代,为了避汉高祖刘邦的讳,将“邦”字都会改为“国”字;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讳,通常会把“启”字改为“惊”,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惊蛰”,原本在《左传》中是被称为“启蛰”的,就是为了避这个讳,才被改为了“惊蛰”的。
嫦娥原本叫姮娥,只因为汉文帝叫刘恒,于是这个长得像而且读音一样的“姮”字,就被改为了嫦娥。
到了晋朝,为了避晋文帝司马昭的讳,便把王昭君改成了“王明君”,曾广为流传的《昭君》曲,也就成为了《明君》曲;为了避晋景帝司马师的讳,三公之一的“太师”被改成了“太宰”,“师”字也要书写成“帅”字。奇快妏敩
完整的避讳制度比较复杂,在涉及到避讳的一系列问题时不得不小心应对,因为这是封建统治者手中相当好用的工具,许多时候明明并无大错,但统治者依然可以借避讳这一可大可小的罪名来实行惩罚,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郗超就是这样被穆帝逮住小辫子,而被罢职免官的,这也让郗超十分的郁闷,桓温知道此事之后也是十分的生气,为了朝廷的稳定和后方的安全,桓温痛下决心,决定再次领兵进京,这次他将不再受任何人的约束,也不再顾及褚蒜子的感受,他准备以自己的方式,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谋晋更新,第281章 避讳的问题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