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个多月的隔离观察,之前从登州水城抵达砣矶岛等地检疫的移民百姓,并没有出现鼠疫的病例,让他们长期停留在岛上的隔离检疫区也不是办法。
杨振从俞海潮的报告里听说,东路水师已经从朝人移民的手中夺回了皮岛和云从岛等地,当即就决定安置一批登莱的移民前去。
因为他心里清楚,只有往那些岛上填充了自己的移民,才算是真正实现了对它们的占领。
否则的话,俞亮泰他们的船队虽然干掉了岛上的朝人,可有朝一日只要他们一撤退,将附近海岸上的朝人必定还会上岛耕种的。
时间久了,那些岛屿就会变成朝人的了。
对杨振来说,他绝不会允许发生这样的事情。wWw.xqikuaiwx.Com
所以,在他接见完了俞海潮,得知东路水师营的行动之后,第二天就下令,让之前一段时间一直忙于分送农具和薯苗的袁进和仇震海各自分出一部分船只的运力,起运最后一批移民的队伍。
当然了,在砣矶岛、大钦岛、南北城隍岛隔离检疫时间最长的这些移民,并非是金海镇真正的最后一批移民。
因为杨振在下令起运这批移民的同时,也下达了接纳登州水城内滞留移民队伍的命令。
在登州府的鼠疫爆发之前头两天,登州水城内相继接收了总共六百户的移民。
幸运的是,虽然登州水城外鼠疫蔓延,朝染夕死者每日不下数百人,但是提前被放入登州水城并隔离起来的这么六百户男女老少,却无一感染。
在登州水城紧急封闭之后,他们同样经历了半个月的隔离,已经可以确认没有问题了。
于是,杨振顺便也下达了命令,叫方光琛派出船只,将他们从登州水城接到大钦岛和南北城隍岛上安置屯垦,分设为大钦岛屯和城隍岛屯,隶属金海南路。
至于结束了长期隔离检疫之后渡海北上的最后一批移民队伍主力则一分为二,其中有两千四百户,分配给了金海总镇府直属,安置在了旅顺口的周边地带,一共设置了六个屯,分别是:
横山寺屯,龙王塘屯,东鸡冠山屯,白银山屯,西鸡冠山屯,老铁山屯。
另外九百户四千多人则补充给了金海东路,被编为了三个岛屯,分别是:大鹿岛屯、东江岛屯和云从岛屯。
东江岛,就是皮岛。
为了纪念曾经煊赫一时的东江镇,这一次杨振借着编户分屯的机会,将分到皮岛上立屯垦植的三百户移民,命名为东江岛屯。
他虽然没有明着说,但这么做了以后实际上就等于是将皮岛的名字改成了东江岛。
崇祯十三年六月初六日,杨振安排好了旅顺口一批新立屯的屯垦事务之后,将后方的事情,委托给了张得贵、方光琛、李禄、杨珅等人打理,让他们各管一摊,各司其职。
而他自己则带着已经在旅顺口内休整了很久的火枪营,登上了仇震海的移民船队,与东路水师俞海潮部一起,踏上了前往东路石城岛的旅程。
三六九,往外走,六月初六启程,图的是一路顺利,六六大顺。
杨振当然不信这个东西,但架不住身边人都这么说,也只好如此做,权当图个好口彩。
不过自从踏上新的旅途之后,杨振一行跟在混编的船队乘风破浪,的确一路顺利。
六月初六当日下午,船队抵达三山岛附近,在严省三的接应引领之下,二百余条大小船只,沿着曲折的海岸进入了杨振亲自命名的大连湾凹形海湾的最里面。
几百年后的青泥凹地区是大连的繁华区,而这一世的此时除了以前大明军队驻防此地时留下的堡垒营盘遗迹之外,几乎是一片遍布池沼河沟的荒野。
严省三率队移防此地以后,按照杨振的命令,以青泥凹小河为界,将遣发此地的六百户移民队伍分作了两屯,青泥凹河以北的三百户定名为青泥凹前屯,青泥凹河以南的三百户定名为青泥凹后屯。
严省三的中路水师营,则把自己的船营、码头和驻泊地,设在了青泥凹前屯和青泥凹后屯之间青泥凹烽火台所在的海岸上。
当日傍晚时分,杨振带领船队在夕阳的余晖中抵达了严省三的船队驻泊地,驻泊地的港口、码头和营区虽然简陋,但已经是一应俱全了。
而青泥凹码头所在的港口沿岸,又是天然的海湾良港,足可以停泊得下成百上千艘大小船只。
当天傍晚,杨振带着火枪营三个哨的将士,下船入驻在严省三部的岸上船营之中。
六月初,虽然大连湾的海水仍凉,但天候毕竟已经入夏,杨振及其麾下火枪营的将士们还是在下船后,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海水澡。
到了第二天上午,杨振在严省三等人的陪同下,就近视察了青泥凹前后屯的番薯引种情况。
见此地设屯移民虽晚,但两屯六百户分地垦荒以及番薯引种任务进展迅速,沿海遍布的小块平原地区以及星罗棋布的山间谷地,已经全都垦了荒,种上了番薯苗。
杨振亲见大大小小的番薯田生机盎然、长势良好,他的心中十分高兴,再一次对严省三的办事能力刮目相看大加赞赏,并鼓励他将长势最好的番薯田当做种苗地,继续往附近荒地上引种。
番薯种植的好处就在这里,只要有一亩地引种成功长势良好,那么周边的其他屯区,就可以把这里当作种苗的来源地,然后剪枝插发迅速推广开来。
这样做,既能省下大量的其他粮种,又能节约一个多月的育苗时间,绝对是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同样是当天上午,距离青泥凹前后屯不远的西边南关岭五屯营参将刘万忠,闻讯赶来拜见杨振,向杨振报告了五屯营在南关岭地区引种番薯的情况。
南关岭五屯营曾抽调了三百人到旅顺口苗圃营帮工,所以在引种番薯的事务上处在优先的地位。
到了六月初的时候,南关岭所有易垦宜耕的沟谷地、山坡地都已经完成了垦荒种植,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番薯苗,也已经成为了附近其他各路的种苗来源之一。
而长势茂盛的番薯叶,甚至也已经成为了一些粮食短缺的屯户充饥果腹的食物来源之一。
“都督,俺们种过高粱,种过粟子,种过麦子,种过豆子,但是唯独没有种过番薯,可是真没想到,番薯这般好成活,真是备战备荒的不二之选。”
刘万忠见了杨振的面儿,得知杨振关心番薯种植的事情,先向杨振报告了南关岭的番薯种植情况,然后就开始夸起了番薯苗的好来。
“不拘是平地,还是坡田,也不拘是河沟边的水浇地,还是山岭上靠天吃饭的旱地,但凡种下去成活了以后,就不用再多管,端的是省心省力啊!”
说到这里,刘万忠越说越高兴,笑着对杨振说道:“俺们南关岭五屯营下一共一千四百六十一户,按都督之前定下的分田屯垦令,按户授田,每户可垦荒地三十亩,永为世业,卑职五屯营可垦荒地四万三千八百三十亩。
“至于眼下嘛,各屯实垦荒地,累计两万两千亩左右,按照农垦所种薯师傅所说,过得三个月,到了金秋时节,光是一亩番薯的收成,就将高达三千斤上下,简直十倍于高粱或者粟子。
“到了那时候,如果每一亩地,都能有这样的好收成,俺们南关岭五屯营,不,咱们整个金海镇五路的人马百姓,就再也不用担心闹饥荒饿肚子的问题了!都督这番功德,足以彪炳后世了!”
杨振听了刘万忠的话,知道五屯营的垦种任务已经完成了大半,心中更加高兴,对于刘万忠的吹捧他并没往心里去,但对他话里透露出的一些情况却上了心。
“老炮头,你的意思是说,南关岭五屯营一户三十亩的垦荒任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成咯?”
“这个,都督,当初咱们授地分田的时候,大家伙想的当然都是分得越多越好,可是到了垦荒的时候才知道,一户三十亩,可真不是一年能够完成的。”
面对杨振的这个问题,老炮头一时有点尴尬,当下挠着头苦笑着回答道。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新命记更新,第六七三章 功德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