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我们要不直接从草原这里,派人过去?”韩安回答道。
“这也是个办法。不过如何让百姓心甘情愿的过去呢?要知道很多人现在都已经在这里定下来了。”杨正问到。
“只能加大移民福利力度了。”萧首相说道。
杨正想了想,也是这样。
让人千里迢迢的往外跑,总要给些实惠吧。
但是给什么好呢?
“陛下,那个铁皮房子,价格贵吗?”萧首相问道。
“铁皮房子?”杨正疑惑的说道,“倒是不贵,不过那个房子冬天冷夏天热的,也就用个一二十年就坏了。北方干旱地区时间长些,南方潮湿,时间要短些,但是十年还是没问题的。”
铁皮房子确实不贵,按照一百一平计算,一百平也就一万块,二十块大洋。
不过现在二十块银元都能够建砖瓦房子了,谁还用铁皮房啊。
“陛下,臣建议可以这样,招募人员,以单身男性为主,过去的人,每人三间铁皮屋子,一百亩地。”萧首相说道。
“这样行吗?”杨正看着众人反问道。
“陛下,应该可以的。现在百姓都很喜欢铁皮房子的,很多人见到新城的铁皮房拆了,都难过死了。说这么好的房子,为什么拆掉建新的。”韩安说道。
杨正也清醒了,自己还是把这个时候的百姓生活想的太好了。
铁皮房在后世,自然是没人愿意住,只能作为临时的住房,都习惯住砖瓦房之类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铁皮房给人的安全感,还是十足的。
毕竟这个时候少铁,用铁做的房子,还有窗户之类的,就是完美的房子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百姓住的都是茅草屋,连后世杜甫都感慨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现在的房子,下雨漏水,天晴屋内见阳光,才是常态。
虽然草原很多女子,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女人的,能够发个老婆,对于大家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那这样吧,三间房子太少了,愿意去的,每个人五间房子,一百平方。一百亩地,一头牛,生活用具配齐。另外,去的人,三年内,每人发一个女人当老婆。”
杨正最后直接确定道。
听到皇帝的话,几人都不由得长大了嘴巴,这个也太好了。说实话,对人的诱惑,也太大了。
“那,陛下。这样的话,我们招募多少人呢?”萧首相道。
“三万青壮。”
“这个太多了吧?”
“不多的,我们不仅要往流求移民,还要往西域移民,西域的待遇一样,全部都修好,让他们过去,就能安居。”杨正道。
这个时候的移民,可是伤亡惨重的,没有好的交通,没有好的条件,甚至路上饭都吃不饱,很多人走死在了移民的路上。
所以哪怕是明清时代移民,也都是强制性的。
“陛下,有那么多的女子吗?”萧首相疑惑的问道。
“有的,我们要打西北了,想想西突厥、青海、甚至吐蕃,他们那里就有多少女子了,还是皇宫里的。”
杨正这次,是准备把西突厥那些贵族女子,都送到台湾去。
西域的去台湾,吐蕃的去西域,青海的到东北去。不行的话,大不了去印度转一圈。
就是不知道,韩彤她们这些女子,会不会有意见。
看来,要找个时间,好好的聊聊了。
“陛下英明。”萧首相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这样说道。
对于把俘虏的女子,哪来赏赐,这个时候的人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看了看韩彤的面色,也没有大的变化。
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对了,萧首相,现在沿海地区有疍民吗?”杨正问道。
萧首相听到愣了一下,不过毕竟是江南出来的,对于疍民还是比较了解的。
“回陛下,疍民在江南道以及岭南道有一些,不过都是生活在船上,很少上岸的。”
“详细说说。”杨正得到了答案,感兴趣的问道。
“是,陛下。疍民也叫连家船民,听说疍民是起源于秦朝。始皇帝南征百越的时候,有很多越人遗民,开始是在蜀中等地,后来逐渐迁移到了岭南道以及江南道沿海地区。在广州、福州等地比较多。“
“他们一般终生生活在船上,朝廷也不允许他们上岸,百姓也认为他们是不详之人,所以也比较排斥。生活以打鱼和采集珍珠为生,赋税比较重,生活比较苦。”
对于疍民,杨正也了解一些。出现时间不详,来源不详,历朝历代都认为是不详之人,属于堕民,一直被划分在社会最底层。
不过后世已经确认了,疍民不是少数民族,而是汉人的一支。刚开始可能是战败的闽越人,不过后来,随着战争越来越多,很多百姓,也逃亡到了水上,成为了疍民。奇快妏敩
生活,那叫一个苦啊。衣衫褴褛,到处都是补丁,主食就是自己捕获的鱼虾。
采集珍珠本是疍民安身立命的本钱,但是在这个时期,却成为了统治阶级满足其欲望的工具,千年的悲惨人生,也是因为此。
特别是在岭南,采珠这个时候用的是最原始的‘没人入海’的方式,这种方式,必然会带来大量的伤亡。既没有防护衣,也没有呼吸器,可以想象采珠的艰辛。
到了明朝才出现“以兜取珠”和“以耙取珠”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下水人的危险,但是采珠的数量,又不能保持,有很大的盲目性。
很多暴君甚至直接设置士兵看管监督疍民下海。在其脚腕绑上石头,加快入水速度,如果没有采到珍珠,就死定了。被寒冷冻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明代诗人林兆珂写过一首《采珠行》:“倏忽狂飙吹浪起,舵折帆摧舟欲圮。哀哀呼天天不闻,十万壮丁半生死。”也足以说明采珠的艰辛。
因为士大夫对于疍民的评价很低,在传统士大夫的眼中,疍民就是蛮夷,未开化的人类。
不仅没有户籍,而且饱受歧视和欺凌,承担高额的税收,连奴隶都不如。
甚至还有律法限制,剥夺了很多政治权利。
比如禁止入学读书,禁止进入仕途,禁止从事工商,禁止耕种田地,禁止与平民通婚,禁止高声说话,禁止昂首阔步,禁止聚众集议,禁止夜间喧哗,禁止成群结队。
可以说,能禁止的,都禁止了。连说话和走路,都严重限制。而且对于服饰,也有很多的约束,与平民不同。
到雍正时期,才废除了贱籍,但是生活没有什么改观,还是受压迫的民众。到了民国,宣布堕民和其他百姓都享有公权私权,但还是没有什么政治地位。直到建国后,政治地位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萧首相对于疍民,了解也不多,很快便说完了。不过还是有些不太清楚陛下问这个问题的含义。
“都是华夏子民,疍民不应该收到如此的歧视,你们说呢?”
杨正试探着提议道。
听到陛下,这样说,萧首相没有说话。
只有韩安,站起来说道:“陛下仁慈。疍民确实很辛苦。”
居然连李俊,都没有说话。
杨正也知道,现在提议这个,可能有些早了。
毕竟这个时候,宣传的就是疍民就是不祥之人,没有人愿意和不祥之人在一起。
“你们说啊,我们一直想要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尊严,试图建设一个没有什么压迫的社会,我们连突厥,薛延陀等民族都能接受,为什么接受不了疍民呢?”
“他们本就是岭南之人,几千年来,原本百越之人还能剩下几个呢?现在的疍民还不是因为战乱逃难到海边的吗?”
“你们啊,回去多想一想。”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杨正萧太后更新,第240章 开发台湾 3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