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快文学>穿越小说>我在大明坑皇叔>第147章 公学选吏
  而且这样做的效率非常高,比以前的那种方法高上不知道多少倍。

  朱元璋看着朱文正,大脑飞转。

  他现在正在考虑一件事情。

  那就是朱文正当初在设想大明钱庄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想到后面的这些事?

  如果有的话,那么这小兔崽子可就是太恐怖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就意味着朱文正的思维,早已经超出了朱元璋的控制。

  朱元璋起了好奇心,试探的问道:“为何要通过大明钱庄来分发?为什么不采取之前的方式?难道说,你在设想大明钱庄的时候,就已经将其和公学选官吏的事情想好了?”

  朱文正脸上蒙上一层细密的汗珠,解释道:“皇叔啊,臣侄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一下子想到这些事情呢?再者说,这郭桓会有贪腐也不过是巧合不是!

  臣侄之所以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是因为,金陵商行遍布全国上下很多地方,发工钱的时候,就是采用的这个办法。

  臣侄也只不过是将这个办法推广开来!”

  朱元璋倒是信了几分,说的也是,朱文正要是能有如此的胆略见识,就不是他那个纨绔的侄子了!

  朱文正说的这些话,朱元璋没有过多的怀疑,非常的符合逻辑,最起码在逻辑上问题还不大。

  “这个办法确实很精妙,也确实能为朝廷节省不少的事情!

  但你还没有回答刚才的那个问题,如果你的那些学生要成为吏员,是不是也要进行考试?”

  朱元璋不再纠结刚才的问题,再次开口询问。

  朱文正点了点头,说道:“皇叔,确切说这天下百姓都可以算的上是皇叔的子民,皇叔的学生,这公学的学子自然也是如此

  有了几分学识却不能破了规矩,考试择优是在所难免的!”

  听到这里,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最起码,此举也能减少下面儿的官吏继续唯亲是用,唯利是图。

  如果今日朱文正说,他的那些学生不用通过考试,朱元璋保不准也会同意,可是心中难免生出间隙。

  那样做的话,无异于是给自己成长的路上埋雷。

  朱元璋轻轻点头,这个办法确实很精妙,不过如果算起来的话,天下的吏员数量要远超于官员的数量。

  恐怕所需要的吏员,将会是一个海量的数字。

  再还有,天下之大,路途劳累,难道将天下所有的吏员全部集中在金陵考试吗?

  这不现实,吏部的官员也有限,如果贸然再加上吏员,恐怕他们所要做的事情将会翻上很多倍,这无异是杯水车薪。

  朱元璋想罢,便试着说着自己的担心。

  后世的国考府考就是一个很好的模板,直接“拿来”就好了,哪里还需要那么多呢。

  朱文正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将这种考试分为两种。

  一种是府考,一种是国考。

  府考就是在地方上进行考试,所选用的吏员,皆为当地职务。

  至于国考,就是朝廷举行的考试,所选用的吏员,为朝廷各部所驱使。

  地方上的吏员也可能进入朝廷,只要经过相应的考核,那么就能够完成升迁。

  地方上的考试,可以通过朝廷委派的方式来进行……”

  朱文正说的很详细,几乎就是后世国考和府考的另外一个翻版,只不过是因地制宜,跟着大的时代背景做了一定的改进而已。

  这也行?

  朱元璋听罢只觉得恍然大悟。

  恍惚中,朱元璋只觉得站在眼前的不是自己的侄子,反而有点儿像……

  刘伯温!

  是了,这怎么可能是自己的纨绔侄子能够想出来的法子。

  朱元璋捋着胡子,看着眼前的朱文正,一副了然于胸的表情,这小兔崽子,肯定是在被贬斥之后,去刘伯温那儿找了法子!

  刘伯温这个老帮菜果然还是没有看的起咱!

  他在想,如果刘伯温能够在自己登基之初就推行这些办法,现在的大明会不会不一样?或者说,现在的大明会不会没有那么多的破事儿?

  当然朱元璋是万万也不会想到,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自己眼前不着调的侄子造成的。

  “你说的这些东西,一时半会之间俺也记不下,你这样吧,你写一个奏折呈送上来,将这些东西全部详细的记录下!”朱元璋指着朱文正,说道。

  朱文正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领下了朱元璋的命令。

  “臣侄……”朱文正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朱元璋看着磕磕绊绊的朱文正,皱了皱眉头道。

  “臣侄想要,游走于外,督促这公学选吏之事,怕是不能一直呆在府邸,可是之前皇叔……”

  朱元璋摸着下巴,看着眼前的侄子,没好气儿的点点头道:“去陈伴伴那儿拿一封圣旨”

  “别烦咱了,快点儿去给咱将选吏之事定下来”

  说着脸上带着几分欣喜,就要将朱文正赶出御书房。

  ……

  走出皇宫,朱文正接着朝新学学堂而去。

  走到一半的时候,朱文正突然一拍大腿,有些懊恼:“忘了一件事儿,哎呀哎呀,真不应该真不应该啊!”

  现在大明公学的学子数量已经可观,加上之前的招聘举子为老师,老师数量已然不是问题。

  可是更大的问题摆在朱文正的眼前了,一是金陵商行上交,他手里根本就没有后续继续建设公学的资金。

  甚至是连给老师开工资都成了问题,难不成后续反而又要学子们交学费?

  如此一来,不说学子数量大减,而且这还是欺君之罪啊。

  况且,随着公学选吏的公文铺开,公学的扩建是势在必得的,之前的公学的面积有限,所能容纳的学生也有限。

  这样一来的话,还要扩建,还要新建,还要掏钱交老师的俸禄。

  这可要了朱文正的老命了!

  只不过现在已经走出了御书房,走出了皇宫,只能再等下次有机会再说这事了。

  ……

  不用打道回府了,朱文正心急火燎的带着方伯,直奔金陵的公学而去。

  来到学堂大门外,朱文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走了进去。

  这些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基础可言,所以必须要加班加点,抓紧时间的向这些学生灌输知识,所采取的方法也都是填鸭式教育。

  一来是要控制成本,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花上三十五十年去学习知识,你有时间,朱文正也没有那么多钱能给你浪费的不是?

  朱文正所设想的是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而不是将所有的资源用于少部分人的学习而造“圣人”

  填鸭式教育在后世备受诟病,不管怎么说,这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提高学生知识的最好办法。

  能够进入新学学堂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多少沾着点儿穷苦。

  他们为了能够改变自己的阶级,所以学习起来,要比普通人更加努力,朱文正自然也是不含糊,一文钱便是能为一些学子提供一顿还算恰当的饭食。

  大多的学子也算的上刻苦,那个努力的劲,朱文正在后世都不曾多见。

  对于这些连饭都吃不饱的寒门子弟来说,读书真的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朱文正将参加考试的学生集中在了操场上,他站在这些学生的最前方,大声的朗读着,他说给朱元璋的那些话。

  同时给这些学生大声的解释着什么叫做吏员,解释着他们以后有可能所做的工作。wWw.xqikuaiwx.Com

  不日将进行毕业考试,和吏官考试,通过考试的人可以回家了,在家时刻等候消息,不能通过考试的,也可在几年的义务学习时间之内,继续留下学习。

  完成了所有事情之后,朱文正回了家,闪身躲过倪锦儿的宽广胸怀,随手在观音奴的丰腴之处递上一巴掌,惹得佳人不住娇叫。

  朱文正进入书房,开始书写给朱元璋的奏折。

  此时的老朱也没有闲着,他将朱标找了过来,在御书房中开着家庭会议。

  朱元璋坐在最中间,手中端着一杯热茶,热茶热气腾腾,水蒸气不停的往外冒着。

  朱元璋细细地呷了一口,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看着自己的儿子,不由得撇撇嘴,自己的儿子都有儿子了,可是还是以前那副慈悲心的样子,也不知道日后这天下交给他,到底是能如何?

  看着朱标的朱元璋心声渐渐飘远,似乎是想起了建国之前朱文正的所诉,朱标可能要死……

  朱元璋眉头蹙起,将手中的茶杯放在了一旁,示意朱标坐下。

  “标儿,最近身体如何?”

  朱标脸上带着几分笑意道:“禀父皇,最近还好,吃的香睡得好,不是还给您添了个大孙子”

  “哼,你这把病骨头,还好意思跟咱提?”

  “还不趁着年轻多给咱填几个大孙”

  说着朱元璋将手拍在桌案上。

  “今天把文正找了过来,他给咱说了一些事,不知道你是怎么看的!”

  朱元璋说着话,将今天朱文正所说的那些大差不差的重复了一遍。

  朱标听着朱元璋说的这些,不由得皱紧的眉头,开始沉思。

  说起来,朱标对朱文正的那些理论,了解的倒不是很多,但也不能说他的能力不行,论起能力,朱标还是很有分量的。

  过了好久,朱标开口说道:“父亲,孩儿觉得,堂兄的说的有几分道理。”

  “如果抛开其他的不管,抛开各种各样的成本,孩儿以为这个办法很好,不管怎么说,这个办法非常好。”

  “只怕……”

  说着说着,朱标开始担心起来。

  朱元璋问道:“只怕什么?”

  “父亲,自古皇权不下乡,就怕……”

  朱标说了一半。

  朱元璋明白朱标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害怕当地士绅反扑。

  朱元璋怕当地乡绅吗?

  笑死。

  朱元璋都怕这些家伙不够他砍得,在他看来只要是利国利民,就算是杀再多的人,也要办得!

  或许,他还想着,可以给这些基层的官吏更大的权力,让他们监察知县知州,要是知县知州有什么不法事,或者欺压百姓,可以直接禀报朝廷,甚至是上达天听!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要是不用考虑其他方面……”

  “只是,文正说的虽然好,可需要的吏员数量将会是一个海量的数字。

  这该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招揽到这么多的吏员!”朱标一脸担心的说道。

  “这个不用太担心,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先在直隶附近这样推行,直隶推行成功之后,再在其他的地方开始推行。

  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够将这个办法实施下去。

  毕竟全国各地都有公学,给各地培养人才,有个三年五载便也能看出几分成效。

  坦白了讲,朱元璋之前不是很注重教育,对待那些绣花似的举子实在是提不起几分兴致。

  那些不侍农桑的家伙,在他眼里,就连半个佃农都不如。

  可是朱文正的公学确是深得民心,他也是从贫苦农民出来的,自然是知道知识对老百姓的作用,不然他当初投奔义军之后也不会挖空了心思的想要学习。

  公学可不是私塾,只要是民籍,不管贫穷富贵,都可以进入公学学习。

  “如此看来,收编吏员的优点有很多……”朱元璋不停的点着头,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个办法。

  不过,朱元璋是个实干家,就算朱元璋说的再好,他也不会瞬间就开始推行,最起码,也要小规模的推行之后,根据效果再看。

  如今的郭桓案正是一个契机。

  人不能有后路,要是有了后路,做起事来就会肆无忌惮。

  老朱有了后路之后,也不再那么拘束,甚至还有将郭桓案不断扩大的迹象。

  ……

  郭桓案不断的扩大,京城中的官员已经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几个部门的尚书虽然还没有涉及到,可隐隐约约之间已经有了牵连。

  目前,锦衣卫的人手已经开始封存各部的来往文书以及账册。

  各部衙门已经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甚至演变成恐慌。

  没办法不惶恐,毕竟与这郭桓接触的实在是太多了,甚至有些人“莫名其妙”的也在锦衣卫的证据之下,进了天牢。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大明坑皇叔更新,第147章 公学选吏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