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杨明远便开始了第一天的文化教学,七个文盲端端正正地坐在院子里。
古代幼童启蒙主要靠三大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前两本都是北宋及之后朝代写的,只有《千字文》是唐朝之前,杨明远教的正是这本。
现代的我们学汉字,最先熟记的就是拼音,a、o、e、i、u、ü、b、p、m、f等23个声母及24个韵母。
然而古代是没有拼音的,他们学认字的读音是比较麻烦的,主要有四种方法来拼读汉字。
第一种是直音法,意思就是用同音字来标注读音,如“辅”音“甫”、主要就是通过先认识简单字的读音,再用简单字给复杂字注音。
第二种是读若法,意思是读起来像某个字的读音,如“砉”读若“华”、“诵”读若“宋”。
第三种是叶音法,这是为了诗歌变得押韵而去临时改变的一个字的读音。
比如我们现在去看很多唐代的诗歌,会发现有些不大押韵,就是因为作者强行改了字的读音,霸王硬上弓强行压的韵。
第四种就是标准的反切法,用两个汉字去给另一个汉字标记注音,比如“东”字“德红”切,意思就是“东dong”用"德de"的声母“d”合上“红hong”的韵母“ong”就是“东”字的读音。
古代是没有“dong”这几个拼音,但是有“dong”的读音,也有声母韵母。
唐代时汉字为三十声母,宋人又补充到三十六,反切日益精密,成为此后历朝历代最为通行的注音方法。
杨明远一边感慨古人的智慧,一边把自己会的拼音字母默默写下来,开始教给这些小文盲们。
于是院子里响起了曾经支配很多少年的“a、o、e、i、u、ü”,稀稀疏疏,声音低沉。
第二天一大早,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接着背“aoe”,然后杨明远继续教了他们认数字“一二三...百千万亿”和大写“壹贰叁...佰仟萬億”。
《千字文》虽好,但见效慢,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
而现下当务之急是,杨明远得让他们先学会简单的数字读写,和茶馆的一些日常用语,实用性较强一些。
吃过早餐后,众人又一块练习煎茶,杨明远特意安排萧老去街头找一些杂耍、变戏法的人,约定开业当天过来表演。
杨明远本来也想请人来表演个舞龙舞狮的,但是很遗憾,成都城里找不到。
舞龙舞狮起源于三国,流行于南北朝,唐朝从上层贵族到底层民众都非常喜欢这个表演。
接着杨明远又约定了几个乐伎表演,他不敢请官府的乐伎,太贵了,民间的虽然一般但便宜啊。
这么左请右请的,两贯钱又这么花出去了。
杨明远还准备了很多开业请帖,主要是给王工、张老、李翁、李盼兰以及周围一些街坊邻居的。
请帖上时间还没定,现在就等着张老、李翁他们从雅州回来,就可以正式营业了。
这几天除了读书识字写三国以及安排开业仪式,杨明远还让萧老找人制作了一套衣服,也就是茶馆的制服。
一整套青衫长裤,青衫做工精致,胸口部分纹了一个冒着烟雾的茶杯,茶杯旁边写了“文昌茶馆”四个小字,这就是茶馆的logo。
青衫背面根据穿着人的不同分别写了“大掌柜”、“茶博士”、“糕点博士”、“店博士”、“迎宾博士”,长裤裤腿边也绣上了茶馆logo。
杨明远足足订做了50套,一套200文,于是10贯钱又没了。
但这钱花的值,穿上后整个人精神都不一样了,更凸显出茶馆的有序和整齐一体。
接着杨明远又让萧老去买了两个家奴,一男一女,充作迎宾博士,平时不忙的时候也可以在茶馆里端茶倒水。
而后就是对茶馆服务人员的训练了,杨明远充分借鉴了后世的海底捞模式。奇快妏敩
“你们要记住,每位客人来的时候,一定要微笑,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热忱。当他们进门的时候,你们就要微微弯腰喊'欢迎光临,贵宾一位';当他们走的时候,你们也要弯腰喊'感谢惠顾,欢迎下次再来',都明白了吗?”
“明白。”
“好,那就学习下,进门。”
“欢迎光临,贵宾一位。”
“出门。”
“感谢惠顾,欢迎下次再来。”
“很好,萧老,这几天好好排着练习下。一定要做到微笑、弯腰、中气十足、有感情,从内而外散发出热情迎客。”
“是,郎君。”
杨明远感觉好累啊,又要教书,又要写书,还要写营销策略,写员工守则。
杨明远真是恨不得将自己一分为四个,一个负责写一项事宜。
也唯有刘六娘的温存,才能够让他从疲惫中抽离开,不然他真觉得自己会疯掉。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李翁他们回来就可以准备开业了。
苦等万等,终于在九月十一日这天,等到了回归的张老众人。
张怀文回到成都的第一时刻,就和李翁等人来到桂花坊寻杨明远。
刚入院门,张怀文就高兴着喊道:“二郎,你选的这个地方委实是妙啊,老夫我可是太喜欢了。”
“喜欢就好。”
众人坐定,易七娘、马三娘给众人倒茶。
“选的是哪块地?”
“新杨乡大坪岭的小山头,西边山脚下就是天全县,东边是雅州州城,正北边远一点的是芦山县,正南边就是你们荥经县。这地方,四周县交界,相当之方便。”
“我当时也是看中了它的方位。”
“我们费尽心思才说服了那地主,只花150贯跟他买了10亩山地。”李翁说道。
杨明远默默算了一下,六亩地就是大约6666平方米,也就是相当于一个80x80米的正方形大小。
这个面积还可以,不算太大,却也不会小,演武场站个上千人也是足够的。
“这个价钱很划算,既然地已经买好了,就该规划怎么建房子了。这个比较简单,想必张老心里已经有底了。”
“是的,我跟李翁商量了下,我们先建几个简单的房子就可以,不用特别麻烦。”
“房子怎么建我没有什么想法,按你们说的去建就行。”停顿了一下,杨明远道,“我这个茶馆马上就要开业了,还需要你们给我压压阵呢。”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在隋朝开茶馆更新,第44章 只欠东风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