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病人下床后,左扭扭右扭扭,向前弯向后昂,又坐下来不动几分钟,用心感受。
终于,心情大好的说:“大妹子,我现在全身轻松,没有哪里痛了,会不会是他们说的疼痛转移了呢?”
陈梦香语气肯定:“绝对不是疼痛转移。
因为,你疼痛难受的地方,我根本就没有扎针。更何况,我刚才给你扎针,应当不痛吧?
给你艾灸,也是温温的,没有烫感吧?
针灸是无痛,又何来的疼痛转移?”
病人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是我不懂,毕竟很多人到处做针灸后,确实效果不怎么样。
另外,我想问问,你们针里面是不是放了什么药啊?不然怎么效果如此之好?”
陈梦香依然保持微笑:“我们不用药,这种针,也不可能放药进去。
当然,你可以把刚才给你扎过的针带去检查,看看里面能不能放药。
此外,你什么时候见过,药进入皮肤马上就见效的?不管什么药,没有十秒以上,应当不会见效吧?
但是,我们用针,针入无需三秒,即可见效。
很多时候还可以做到针入痛止,请问,什么药有如此疗效?”
病人如释重负:“现在,我终于放心了,免得那些人说我来做针灸,是上当受骗自觉自愿。
现在,终于可以用你的话,去怒怼他们了。
请问,下次我什么时候再来治疗?”
陈梦香想了想:“你暂时二天扎一次。”
病人满口答应,高兴离去。
陈梦香长舒一口气,心情大好,针入痛止的感觉,病人病愈后开心的表情,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wWw.xqikuaiwx.Com
“李医生,我也是双侧腰部酸痛,是不是也是刚才那样扎针?”又非本村病人。
李衡正始终保持微笑:“叔,先脉诊看看,好不好?”
“好的好的,你说怎么做都可以,我一定配合。”病人连忙照葫芦画瓢,伸出双手。
李衡正脉诊后,看了看刚过来的陈梦香:“陈医生,刚才那位腰痛病人,看起来与此病人一模一样,但治疗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治疗的效果已经很不错,这位病人还是你去治疗吧。
此病人,先用人迎寸口脉,以前与你说过,你可还记得?”
陈梦香想了想说:“能不能请李医生再讲解下?”
李衡正道:“今天再简单说说此脉法要点。
《灵枢.经脉篇第十》全篇内容,都着重说明,经脉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所以篇名叫做经脉。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大意为:经脉不但能够运行气血,濡养周身,而且还可以用来决断死生,诊断百病,调和虚实,治疗疾病,所以不能不通晓有关它的知识。
《难经.二十二难》曰: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病因于外;邪在血,血为所生病,病因于内。
【是动病】大意是:
是--这条;动病--变动、变化;是由于外因影响本条经脉发生的疾病。指这条经络发生异常变化可能出现的有关病症。
【所主生病/所生病】大意是:
指本经相连属的脏腑并影响经脉所发生的疾病。也指本经脉(或俞穴)能主治有关脏腑所发生的病症。
是动与是主病,所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强分。
肝病可以治肝、胆、脾胃,治肝叫治本经,治胆叫治表里经,治脾胃叫实脾土。
【举例】:
阳明经胃经【是动病】,是指阳明经经过的路线有疾病、痛,而阳明胃经经过了腹部的肝脏,因为不属于厥阴肝经,虽然肝有问题,可是依然按照阳明胃经治疗。
同时治疗足厥阴肝经,因为肝虽然不在足阳明胃经,但是肝经是治疗本脏【所生病】!
出现这样的问题--胃经和肝经同时治疗。
【关于人迎寸口脉补泻】
阳经,一补二泻;阴经,二补一泻。
并且,应当先补后泻。
盛者为本经太过,其相表里经不及。
《灵枢·终始》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人迎寸口二者俱小,此说明阴阳俱不足,往往会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
人迎寸口比常人都大,这种情况会形成关格之脉,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脉象,表明患者已病入膏肓。
属于经气亢盛的就要用泻法,属于经气不足的就要用补法;
属于热的就要用速针法,属于寒的就要用留针法;
属于阳气内衰以致脉道虚陷不起的就要用灸法;
既不属于经气亢盛,也不属于经气虚弱,而仅仅只是经气运行失调的,就要用本经所属的俞穴来调治。
脉太坚为盛,温度高为热,虚实可配合看舌像。
........”
见李衡正讲解人迎寸口脉,陈梦香边听边记录。
“李医生,此病人我刚才脉诊,好像是脉口二盛,但又好像不是,如果无法确诊怎么办呢?”
李衡正点了点头说:“这种情况确实比较多见。我们可以配合症状,有时候,还可以根据症状去反推,以后再说如何反推脉象。
不过,这次,你脉诊非常正确,此病人,确实是脉口二盛。
《灵枢.卷二终始篇第九》曰: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
脉口二盛,即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二倍。
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验之,踪取之上,气和乃止。
病人腰酸痛,腰为肾之府,脉证症对应。
治之当泻足少阴肾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实则膀胱虚,故当同补足太阳膀胱经。
先取两个穴位用补法针刺,再取一个穴位用泻法(即以补穴的数目,倍于泻穴的数目作为取穴标准)来进行治疗,每两天针刺一次。
取穴方法很多,常规取穴如:
补法针刺足通谷、至阴;泻法针刺涌泉。
还可再灸肾俞、太溪......
此病人胸腹寒,足稍温,也可先补足通谷、束骨,再泻涌泉,涌泉不方便又痛,可用然谷代替。”
初战大捷,让陈梦香信心大增。
听完李衡正讲解,更加信心满满,带着病人去诊疗室扎针。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中医李衡正更新,第182章 人迎寸口脉初探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