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主考官、同考官、阅卷官、对读官、誊录手、弥封官、监考官等上百位官员却需要在考试结束后的十五日之内完成阅卷放榜的工作。
大昭阅卷采用的糊名封装、专人誊录的方式,监考人员收卷后,首先将卷子交给弥封官,弥封官把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全部折叠起来,用空白纸覆盖弥封后,加盖骑缝章。这是第一道程序叫“糊名”,类似于现代高考的装订密封,阅卷人员根本不知道自己看的是谁的试卷。
第二步就是誊录,即由誊录手誊抄学生们的试卷,考官最终凭借誊抄后副本评卷。此种作法在古代叫“易书”。而且为了防止誊录手作怪,规定誊录手抄写考生试卷时所用的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试卷。
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靠收买阅卷官而作弊获得高分的途径,可以说是十分的公平了。
此次阅卷的是两位主考翰林院学士吴嵩和礼部尚书陈文书,另外还有四位翰林院选派的同考官。
六人一起负责此次的阅卷工作。
同考官会在他中意的试卷上批一个“取”字。批了“取”字的卷子再送给主考官,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则会在试卷上批一个“中”字。考生的命运就此被最终决定。
此时,贡院明公堂内,考官们正在加紧时间阅卷。
两位参与主持此次科举考试的王爷襄王和靖王也在一旁看着卷子,不过他们两人不参与阅卷,只是监督。
“这届考生的水平不错呀,杨大人……”吴大人一边看着卷子一边感叹道。奇快妏敩
他是第三次作为主考官之一参与阅卷工作了,往年的考生的整体水平可远不如这一届的。
“是啊,吴大人,这次评卷不好评啊。”礼部尚书杨文书看着手中的卷子。
因为是被誊抄过后的卷子,而且又被密封考生信息,所以他并不知道这答卷是哪位考生的。
“你看看这篇怎么样?”杨文书将手里的卷子递给了吴大人。
吴大人接过,一看是一篇策论,作者未知,写的是对“浮费弥广”问题的看法和提出的解决办法。
“杨大人,这文章逻辑清晰,针砭时弊,提出的解决办法也是十分的大胆新奇啊。写这文章的考生必有大才。”吴大人忍不住的赞到。
虽然看到过好几篇优秀的策论文章了,但是这一篇却是别出心裁,没有华丽的辞藻,文风平实,注重实际,论述合理,层层递进。
“那吴大人以为这一篇可取第一不?”杨大人抚了抚已经发白的胡须,问道。
“这个还请杨大人定夺。这位考生策论和经义都答得很好,就是诗赋差了一些。”吴大实话说道。
作为晚辈,对方又比自己官大一级,所以他也是非常的尊重这位礼部尚书杨大人。
杨大人,“诗赋是差了一点,不过皇上先前说了,此次科举重点是选能为国家办实事的人才,不以诗赋取士。”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初音肖逸果茶加糖更新,第74章 写这文章的考生必有大才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