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
“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
“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苏轼于是打算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评论区未得知后续的事,已经开始唏嘘不已了。
“原本东坡也是有一颗经世济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心,但现在却已经打算隐居终老,果然是人生如梦啊!”
“苏东坡大诗人就这么落幕了?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苏东坡这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
“也许只有如此豁达的心态,才能写出那种诗吧!”
“可是天不遂人愿,苏东坡想要隐居之时,朝廷那边又发生了变化。”
陈羽话音一落,立刻引起了声讨:
“仙师能不能一次性把话说完整?”
“仙师可否知道死亡的1000种方式?”
“我真的是服了,仙师你个老六能不能说完?”
“我还没有说完,是你们自己先急的,这可不能怪我。”陈羽义正言辞,表明自己没有问题。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
“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
“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我靠,我刚才还在为苏东坡叹息远离朝廷政治中心,啪啪的打脸啊!”
“这晋升速度堪比小母牛坐了飞机啊!”
“震惊!某男子上升速度堪比坐火箭!背后的原因竟是…”
“楼上的,明天就来震惊部上班!”
“这晋升速度,真的男默女泪啊!”
“不过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
“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
“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我明白了!”有声音在评论区响了起来:
“苏东坡既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他只是看不惯双方掌权时的为非作歹!”
“我愿称之为大李商隐!”
“李商隐:你礼貌吗?”
“不过苏东坡的这种行为还和李商隐不太一样,他是自动舍弃了双方,可以说他在朝廷将毫无立身之地!”
“可怜我东坡,当他看到新旧两党一丘之貉时,不知道该做何感想?”
“不过东坡的政治选择还是在旧党这边的,只是看不惯人罢了。”
“不管怎么说,双方都对苏东坡有意见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万一东坡是真的有了离开朝廷之意呢?要知道这次他是主动站出来找旧党毛病的!”
这话一说,顿时有不少人就赞同了,而且陈羽的话更加让他们验证了这个想法。
“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
“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
“1090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
“苏轼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病坊,稍微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
“看吧,我就说了,东坡就是自己主动想要离开朝廷的!”
“在朝廷内部唯唯诺诺,请求调离,在地方重拳出击,政绩斐然!”
“看样子东坡是真的对朝廷失望了!不然也不会宁去地方不待朝廷!”
“真是奇怪,别人在地方都想着如何调进中央,而东坡却恰恰相反!”
“不过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东坡这样的地方官真是百姓之幸啊!”
陈羽的声音再度响起: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
白居易:“荣幸之至啊,我听了这么久早就想和东坡聊聊了,加上东坡的诗词之妙,就那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就让我自愧不如!”
不愧是白居易,一上来就又拉近了关系,搞的陈羽很是羡慕。
“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即元祐六年八月,又因为政见不合,调往颍州任知州。”
“看吧,东坡这就是故意的!”
“三次被贬外地,东坡是否在心里其实已经麻木了?”m.xqikuaiwx.cOm
“这实在是有点神奇,东坡什么时候来朝廷什么时候就会被贬。”
“这也不正是说明了新旧两党容不得东坡?”
“东坡实惨呐,心疼东坡。”
陈羽看着苏轼的经历,也不得不感慨两句跌宕起伏。
“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
“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是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
“1094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
“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
“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
“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有不少人都在此时点赞了一条评论。
“这就是苏东坡!地方的神!”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陈羽更新,第五十二章 起起落落苏东坡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