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芹菜玉兰片,这本来就是一道极为清淡的素菜,可厨房里竟然真的只放了油跟盐来调味,若是换了她来,少不得要加一点高汤进去来添一点荤肉味道。
那道白切鸡也是,本身这鸡就是水煮出来的,蘸料还只有酱油跟香油,虽然鸡肉的火候控制十分精妙,但这过于清淡的口味还真是让王晴一点食欲都提不起来。
平熙帝跟元春都面无表情地吃着饭菜,这宫里的菜式从太祖皇帝那时候起就没有变过了,中间也不是没有皇帝想要改一改,只是御膳房跟御史台的骨头都硬,只要有人说改,他们就能把人给批得跟亡国昏君一个样儿,如此,谁还能为着一点口腹之欲就跟全部朝臣干起来呢,只能放纵他们了。
可平熙帝着实忍不了,这人啊,若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自然也就还能忍受一下,可平熙帝跟前头两位帝王都不一样,他是出宫建府过的,知道外头的饮食有多好,于是进宫来之后,就格外不能忍受宫里的饮食了,甚至私底下他还把御膳房评为做猪食的地方。
当然,这事儿也不是完全无解,比如元春这个特殊的茶水房,她平日里还能给自己煲个粥煲个汤什么的,平熙帝跟皇后也能分一点,尝个味儿。
所以真要说起来,皇后跟平熙帝都比元春更加期盼王晴的到来,因为荣国府的饮食可从来都在京城里头独树一帜,尤其是王晴顶起来之后,去过荣国府宴会的人,就没有一个不盛赞他们府上饮食的!
当然,御史台多次参揍荣国府的奢靡,可人家也拿得出来证据,只是看着奢靡些而已。贾政跟贾琏都知道,为着家里的几张嘴,可是养活了外头不少人口呢!
这俗话说得好,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反过来也是一样,正因为有需求了,所以才会诞生新的谋生手段,让人能找到新的来钱路子,好养活一大家子人口。
所以哪怕御史台多次参奏,荣国府依旧我行我素,外头的平民百姓反而对荣国府的饮食更加向往,连带着荣国府出去的几位姑娘都十分受欢迎。
就像是迎春夫家,本来张老夫人就不太喜欢这勋贵出身的儿媳,要不是为了皇后的将来着想,她也不会同意跟荣国府联姻,可自从迎春进门之后,给她送了那么几道菜,她又觉得果然迎春是公府大家出身,这一应饮食都讲究极了。
再后来荣国府的饮食受到外界追捧的时候,迎春夫婿回来说起同僚天天盼着他们家做席,张老夫人就更加喜欢迎春了。
外头的迎春都能如此受欢迎,宫里的元春只会更甚,只是元春到底是贵妃,从前在潜邸的时候也没有跟别人交好,所以至今能享受茶水房出品的也只有皇后跟平熙帝。
像是皇后,她最是看不惯平熙帝忘恩负义那样儿,又兼之对孩子没有大期望,所以也就放心跟元春越走越近,所以倒是因此占了元春不少便宜,将自己养得面色红润,至今看起来跟二十出头似的,比那些新进宫的年轻女孩儿也差不了几岁的样子。m.xqikuaiwx.cOm
只可惜她儿子却是先天不足,后天上又耽误了十好几年,怎么也养不好了,如今能保证他有一定的寿数,已经是得天之幸了。
这也是为什么王晴不敢轻易往宫里送吃食的原因了,元春自己用还好,横竖她还年轻,除了让她面色更好以外,不会轻易察觉到身体有太大的不同,可皇后已经四十许,她对身体的改变更加敏感,若是一个不好,便会给贾家招祸。
杂七杂八地想了一通,王晴实在是忍不住开口吐槽道:“往日里我单单觉得入口的东西不好往宫里送,眼下才知道,竟是我怕麻烦,却误了娘娘!”
元春本来想宽慰王晴两句,但一想到平熙帝还在呢,只觉得好笑,差点没笑出声来。
而平熙帝只觉得尴尬,不过到底是做了皇帝的人了,这面皮也比往日更加厚实,他擦了擦嘴,温声说道:“倒是委屈夫人了,宫里的规矩一向如此,贵妃这里,已经是看在她身怀有孕的份上了。”
王晴可不知道客气二字怎么写,她直接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太祖皇帝当年定下这样的规矩,一来是防止宫中奢靡,耗费民脂民膏;二来,想必也是不愿意子孙沉溺酒色,想要激励儿孙成才的意思。只是臣妇听说,御膳房里头的宫人们,竟然吃得比嫔妃和陛下都要好,这不管放在哪里,都是极为没有规矩的事!”
王晴没有用“僭越”二字,虽然事实上御膳房的人已经构成了僭越之罪,就连现代人请个保姆,最多也是跟保姆吃同一锅的饭菜,绝不会允许保姆吃得好,反而给主人家吃得差的道理。
但平熙帝已经从王晴的话里得到启发,他直接招手让李茂起调查御膳房里的伙食,想着若是御膳房的人当真给他吃得差,他便要将前朝也一起掀翻一遍!
王晴假装没有看见平熙帝的动作,为了元春日后的好处,她继续说道:“事情总有不止一面,陛下确实不好改了祖制,但却可以另辟蹊径。国朝疆域甚广,便是附属国也近百个,陛下不如传令下去,让附属国们都献上该国一些新奇的物产,若是能侥幸找到能在国朝也丰产的物种,想必也能为天下百姓果腹,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平熙帝立刻就想到了土豆,王晴自从发现荣国府偶然还用土豆做菜之后,便调查过,发现土豆这东西竟然没有广泛流传,而是只有极少数的权贵人家极少种植,平民百姓们甚至不知道还有这种物产。
所以她便在自家的庄子里推广土豆,十几年过去了,也影响了不少平民百姓,便是几次大灾,也救了不少人口。
见平熙帝虽然有些意动,但听到诸多附属国便面露不屑不喜之色,元春赶紧补充道:“陛下可忘了那土豆?臣妾家里从海商手里偶然得了那东西,听说亩产甚丰,只是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终究还是没太多人种植,也只能惠及少数人家。”
平熙帝当然知道土豆,他还在元春这里吃过土豆泥跟炸薯条呢,味道确实比御膳好一些,只是这个“亩产甚丰”,到底是个怎样的丰法?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王晴更新,第115章 幺幺五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