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些读者朋友对我国古代火器的发明和使用有误解。
我先说说历史上,火器的发明使用脉络。
火药的由来,是先秦两汉时期炼丹术的兴起。
在炼丹的过程中,多次发生了爆炸,然后有人开始研究原因,这就是最初火药的发现。
火药在一定配比下,可以有燃烧的作用,因此炼丹士就用火药来做丹炉的助燃剂。
三国南北朝时期,这种助燃剂式的火药已经非常成熟了。
在唐末时期,也就是本书故事发生的阶段,有历书记载的首次火药运用到军事用途的案例。
他将火药发射到了敌方城门之下,用以烧毁城门。
从此之后的五代十国,是火药在军事上应用的试验阶段。
宋朝是中国古代火器发明和使用水平最高的阶段。
南宋之所以能和蒙古游骑抗衡了几十年,就是由于火器的大量应用。
元朝中国火器才正式通过蒙古军队传去了阿拉伯,直至传到欧洲。
由于蒙古人害怕中原百姓获得火器技术,他们毁掉了大量的火器文献资料,致使中国火器技术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明朝的火器发展其实是继承了部分元朝遗留下来的技术,结合部分西洋反传进来的技术的结合体,已经不是纯正的中国自由技术了。
清朝也和元朝如出一辙,对火器极力的隐藏,毁掉了大量的技术资料,以保证自己的统治。
好,上面就是火器发展的脉络。
有读者说,如果看火器不如看明末小说。
这我承认。
明末时期火器技术是请对成熟的,发展火器的技术条件和物资储备是成熟的。可这样的发展有什么突破吗?
他发展火器不是应该的吗?
我说说唐末发展火器的技术条件是否成熟。
唐末是经历了中国秦汉三国南北朝后的第三个大一统末期。奇快妏敩
火药技术方面已经完善,只要调整配方就没什么问题。
金属冶炼方面。
唐末的金属冶炼技术已经登峰造极,制作要求不高的火枪不存在技术障碍。
它缺乏的事观念和思想。
而主角李裕作为一个现代军人,把这个观念和思想传播下去,也是没有问题的。
火器在唐末的发展,从技术条件来讲已经成熟。
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来了。
为啥要在唐末发明火器问题,这个科技树是不是点错了。
首先我们来看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唐末昭宗李晔的天复三年正月,这正是李晔一家被挟持凤翔的时期。
此后,朱温从李茂贞手里抢回了皇帝,只给了皇帝一年的时间居住在长安。
第二年正月就杀了崔胤等一群还想维护唐王朝的大臣,逼迫李晔迁都。
此时,改元天佑元年。
在八月份,李晔背弑。
主角李裕也被杀在九曲池畔。
这就是主角历史上的真是命运。
请问,你要是主角,你会怎么做?
如果主角没有特别的手段和技术,他不会有什么作为,时间上来不及。
他就算是跑到了南阳,有了块地盘,也和荆襄联姻了,哪又如何?
他有兵吗?
有粮吗?
有钱吗?
有武器装备吗?
历史上,荆襄的赵氏兄弟因为不愿意反叛朝廷,不支持朱温称帝,以梁代唐,而被消灭。
赵匡凝只一仗就败了,跑去了淮南苟且偷生。
赵匡明则跑去了西川,在王建手下混日子。
在中原大地上,没人是朱温的对手。
李克用与朱温打了二十年,几次被朱温打残,自己都要跑回大漠了。
后来李存勖能灭梁,是因为朱温被自己儿子杀了,李存勖没了对手,这才成功的打进了中原。只要朱温活着,谁都不行。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问你怎么办?
你不搞火器能成吗?
你那啥和朱温打?
这就是我点火器科技树的主要原因。
至于有的读者建议我参考某书的写法,其实这本书我还真看了。
我觉得漏洞很大。
首先,那书的主角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底层大头兵,一步步的往上爬,最终走上了巅峰。
我不否认人家写的好。
可是在唐朝这让的时代里,门阀世家占主要统治地位,一个底层人想要爬上去基本不可能。
唐末的藩镇是历史的产物,就说朱温,他虽然是底层的农民,可是人家先造反然后招安。
靠着战功一步步的爬上去的。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一个朝廷的大头兵当了防御使,当了节度使,这都是痴人说梦。
除非造反,除非杀上官自立。
他又十几年的时间发展,而我们的主角只有一年。
这个就不能比了。
所以,我没法参考别人的写法,只写冷兵器的杀伐,不能有火器,这个臣妾做不到啊。
这就是我的一点理解吧,对不对的,大家谅解。
写书主要是我表达对一个时代的感悟,如果错漏请批评指正。
本书为小说,不是历史,如果有异议也请支持,但不要过于纠结。
再次感谢一直以来支持和关注我的读者,你们是我的衣食父母。
谢谢。
有票的还是给一张吧,毕竟写的不容易。
无色非龙
2022年6月27日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李裕朱全忠更新,唐末火器科技树真的点错了吗?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