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杆兵、戚家军,两军相合不过万余人,跟八旗数万步骑大战,杀敌却有数千。
就连清末魏源读史后也感叹:是役,明以万余人当我数万众,虽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明朝兵部尚书张鹤鸣评说这一战,说: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其他明军也大多都英勇刚烈,为人所不齿的贪生怕死者少之又少……除了辽东军队。
这场大战,也引起了朝鲜的极大注意,时任满浦佥使的郑忠信向朝鲜朝廷报告说:虏中言守城之善莫如清河,野战之壮莫如黑山,也就是浑河。
《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赞道:虏之死伤亦相当,虏至今胆寒。
而根据后金政权自己撰写的史书,八旗兵确实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大军伤亡惨重。
尤其是红甲喇军、正白旗,还有努尔哈赤最精锐的正黄旗,都在白杆兵面前败下阵来。
甚至于,浑河血战时,还有不少八旗军将领在激战中被明军生擒活捉。
浑河血战后,为了稳定军心士气,纪念在这场战争中死伤的八旗士兵,努尔哈赤专门举行了祭奠亡灵的大会。
八旗阵亡的将领,仅被记载于史书的就有: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颜、雅木布里、实尔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禄、旺格等九人。
但很可惜,世间再无戚家军,而白杆兵经此一役也是元气大伤,也就是秦良玉还在,这支铁血强军还没有消亡。
浑河血战后,努尔哈赤马不停蹄,率军攻破了辽东重镇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这个坐视戚家军、白杆兵全军覆没的大臣,如今面对努尔哈赤的强军,毫无办法,只能临危一死报君王。
骨气,他自然是有的,这点不能否认,这一点他远比之后那些投降、剃发、易服的文武大臣强,但也仅限于此了。
辽阳失陷,明朝震惊,朱由校连忙启用熊廷弼,任他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
如果仅仅只是熊廷弼负责辽东,那结果可能会好很多,但要命的是,东林党给熊廷弼找了个拖他后腿的人——王化贞,以王化贞为巡抚。
从结果来看,显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边关巡抚,至少王化贞很不合格,他并不是没有能力,但他的能力显然不在军事上,如果是安抚地方,他或许很不错,但打仗……参考元朝沙河战神。
说回熊廷弼,朱由校再次启用他后,他立刻入朝,再次向皇帝提出三方布置的策略。
于辽东修建城堡,凭借地理优势牵制努尔哈赤的兵力,同时在天津、登莱等地打造水师,趁机攻打后金大后方,让努尔哈赤首尾不能相顾。
这个战略……之后孙承宗、袁可立就是这么配合的,从事实来看,这个策略显然很有用,但熊廷弼这时候……只能说策略很好,但用人不当。
孙承宗+袁可立联手,对后金来说是伤害翻倍,但熊廷弼+王化贞=努尔哈赤的福星!
天启元年八月,就在熊廷弼刚刚复出,还没赶到山海关前,王化贞升参将毛文龙为副总兵,令他率军突袭镇江。
同年,毛文龙取得镇江大捷,王化贞也因此洋洋得意,认为自己举措英明,于是丢开军务,一心一意等着蒙古以及毛文龙、李永芳给他报捷。
……王化贞事前联络了蒙古势力,据说蒙古会出兵四十万帮他,另外,投降了努尔哈赤的李永芳会反正。
熊廷弼很心累,告诉他蒙古不能依仗,李永芳也不能信任,打铁还得自身硬,赶紧修建城堡才是要紧事。
但王化贞根本听不进去,熊廷弼于是气急,索性啥都不管了,这暴脾气,属于是一点就炸。
至于熊廷弼这暴脾气为啥会跟王化贞说这些……因为他自己手上没有兵,辽东十多万大军全在王化贞手上捏着,熊廷弼负责的山海关根本没用几个兵。
更坑的是,当时的兵部尚书跟王化贞关系非常好,好到什么地步呢?好到他俩都是东林党。
要不说党同伐异呢?辽东两个大官,王化贞是自己人,熊廷弼是陌生人,兵部自然是紧着自己人供应啊!
于是就出现了神奇的一幕,名义上官职最大的熊廷弼想做事,但手上没兵,二把手王化贞手上有兵……还特么有病,但他不想做事。
经略、巡抚两人不和,带来的结果是致命的,外加两人都不是啥好脾气,一句话谈不拢,索性就不谈了,管他外面天翻地覆,通通雨我无瓜。
熊廷弼嘛事不管,王化贞天天吹牛,声称自己只要六万兵马就能荡平后金,要命的是,朝廷大臣,准确来说是东林党人非常相信他,比如内阁大臣叶向高、兵部尚书张鹤鸣。
王化贞的成果很快出来了,天启二年正月,后金军攻西平堡,明军副将罗一贵战死,镇武营总兵官刘渠、祁秉忠在平阳桥与后金军大战,力战而死。
随后,后金军进攻广宁,深受王化贞信任的孙得功偷偷做了汉奸,准备把王化贞这个老领导卖给后金换功劳。
王化贞侥幸逃得一命,但广宁城却是丢了,连带着城内的兵马、粮草、百姓通通被孙得功打包送给了努尔哈赤。
王化贞逃命的半道上,遇到了前来支援的熊廷弼,经抚相见,王化贞低头不语,熊廷弼则是大声嘲笑。
【哟,这不是自言将兵六万可平后金的王巡抚吗?怎的如此狼狈?】
王化贞那个羞耻啊,连忙问熊廷弼有啥办法,熊廷弼冷冷回到:晚了,没有办法了,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关内百姓迁入关内。
随即,他让王化贞领导他带来的五千兵马,他自己则是带人烧毁关外所有粮草积蓄,然后两人带着关外百姓撤入关内。
广宁惨败的消息传回,朝廷一片震惊,朱由校震怒,下令逮捕王化贞、熊廷弼两人,两人也由此罢官下狱论死。
熊廷弼是真死了,这位有能力但情商低到发指的人,同时得罪了东林党、阉党,也就是魏忠贤,所以天启五年,熊廷弼被斩首,传首九边。
至于王化贞……下狱是下狱了,但他在天启朝却一直活得好好的,东林党死命保他,若非朝廷还有一个阉党,搞不好王化贞还能升官。
一直到崇祯朝,朱由检上位后的第五年,王化贞才被处死。
这也就是许多人提起明末,那表情就一言难尽的原因,明末这个时间段,朝廷是乱的,黑白是颠倒的,是非是没有的,好人是不长命的,有点骨气的人都是要死的。
同时,无耻是可以富贵的,残忍是可以发财的,投降是可以活命的,所谓良心丢了,得到的也就更多了!
广宁失陷,辽东危急,朱由校急忙把自己的老师袁可立派了出去,任袁可立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赞理军务,节制两镇兵马。
同年八月,朱由校封皇五弟朱由检为信王,崇祯帝从此刻起才算是冒了个头。
朱由校、朱由检的关系其实并不是一母同胞,他俩是同父异母,朱常洛的儿女有十来个,最终活下来的只有二子三女,或许这就是两人关系不错的原因。
毕竟亲兄弟就这么一个,不照顾他照顾谁?
同年,朱由校下诏为张居正平反,录用方孝孺遗嗣……这个就很迷,诛十族的说法传了两百年后,朱家自己人都信了,明熹宗实录更是明确记载,这你让朱棣上哪儿说理去?
没奈何,朱棣你身体好,这黑锅就一直背着吧。
为先朝冤屈的大臣平反,录用其遗嗣,朱由校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如成化朱见深给于谦平反,嘉靖朱厚熜重新封赏开国功臣遗嗣,比如汤和的后代封灵壁侯,邓愈的后代封定远侯,熊廷弼后来被崇祯平反等等。
之所以这么干纯粹是因为前面的皇帝把皇家的信誉搞没了,皇帝怕朝臣寒了心,于是搞这一出,而事实证明,他们比前面的皇帝更坑。
说回正题,天启三年,魏忠贤执掌东厂,有了东厂、锦衣卫、浙党、齐党等势力的助力,魏忠贤的阉党开始压制东林党。
所谓的众正盈朝一去不复返了,东林的大臣们请做好准备,迎接你们的黑暗时代。
什么《东林点将录》,烧毁天下所有东林书院,酷刑折磨东林几君子什么的,都是魏忠贤的杰作。
附带的还有孙承宗、袁可立的去职,同样是党派争斗的后果,甚至于是恶果。
什么魏忠贤不死,明朝不灭,那是扯谈,一个朝代灭不灭从来不靠任何一个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朝代的维系只能寄托在一个人身上,那这个朝代也没啥存在价值了。
魏忠贤的存在从来不是啥定海神针,他的定位从来只是皇帝的一把快刀,这刀斩的是朝廷里势大的党派。
这刀并不是只针对东林党,而是针对朝廷里任何势大的党派,是任何,核心就是皇帝要玩平衡。
从唐朝的牛李党争到明朝的东林、阉党之争,这些人争斗的核心其实一直都没变,就是权力。
皇帝的认知也一直没变,就是平衡,皇帝这种生物眼睛里是没有好人、坏人,忠臣、奸臣的分别的。
对于皇帝这个生物来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有用的人,没用的人,有用的就是忠臣,没用的就是奸臣。
比如胡惟庸、严嵩,和珅等等。
魏忠贤毫无疑问是个渣,但他对皇帝非常有用,所以朱由校一直用他。
反观朱由检,杀魏忠贤这步没错,毕竟哥哥用得顺手的刀子,自己不一定用的顺手,毁了很正常。
要命的是毁了旧刀不知道打造新刀,还同时废了东厂、锦衣卫,于是乎,紫禁城里只坐了个自以为耳聪目明的瞎子、聋子。
假如把朱由校、朱由检比做一个公司的继承人,那么,朱由校毫无疑问就是那个跟着长辈学过管理的人。
他当上公司一把手的初期,自然对公司里的老人很信任,但这信任显然也没持续多久,因为他发现公司的财政一直在持续走低。
于是他安排亲信,不管是贪污也好,收拾公司老人也好,总之要把这个公司的场面撑起来,无所不用其极。
但到朱由检当一把手就坏了,这家伙并没有学过管理,长辈对他也从来没有期待,他只知道魏忠贤很坏,他要干掉他,但这一切却都是公司里的老人告诉他的。
他并不会分辨,因为他入目所见就是公司老人被这个姓魏的欺负,而这些老人在他看来都是慈眉善目的好人。
他动手了,干掉了坏人,同时还关停了那个坏人所在的部门,让公司老人补位,于是老人们齐齐称赞他年轻有为。
但很快,他跟他哥一样发现财政出了问题,他哥是对老人下手,但他没有,他选择对员工下手,裁员、降工资,于是员工们纷纷出走。
这一步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于是他也开始对老人们下手,并且不找人背锅,自己下场对老人们下手,今天灭一个,明天灭一双。
名声是越来越差,财政却还是越来越坏,同时,曾经被他赶走的员工自己创业当老板,开始对付他的公司……他破产了!
这也是很多人对崇祯充满同情的原因,一个啥也没学会的小年轻,进了一个全是老油条的地方,没被人速度玩死,还能撑十七年……算他命大。
这同时也暴露一个问题,任何人,显然是不能突破已有的认知的,朱由校不信这些老油条,是因为他的长辈曾说过,内心早已种下怀疑的种子,同时也有学过应对的方法。
至于朱由检,他的认知就是这些老油条很慈爱,是公司的支柱,他们是对的,是为自己好的。
最后发现上当后,他也没有应对方法,只知道蛮干,乱拳打死老师傅,可惜,这些人并不是老师傅,而是老油条。
于是,属于朱由检的悲剧诞生了,任凭他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勤奋,方向不对……哦豁,努力白费!
…………
扯远了,说回正题,明朝天启年间,国势日益衰微,辽东有后金崛起,西南有奢安之乱,河北、山东有徐鸿儒起义。
后金不必说,这个政权的时间还有很长,至于徐鸿儒起义……这是诸天宇宙都有的白莲教,朱元璋应该很熟悉,毕竟老朋友了!
自万历四十二年,皮工王森组织白莲教发动武装暴动,王森不幸被捕牺牲后,他的弟子徐鸿儒就继承了白莲教,一直在默默积蓄实力。
白莲教,这个组织很牛,他从来不针对谁,因为他觉得历朝历代都是垃圾,元朝时他造元朝的反、明朝时他造明朝的反,清朝时他还造清朝的反
不是正在造反就是在准备造反的路上,论造反的纯粹度,大概没有哪个组织能够比得上他。
要对付这个组织的唯一办法有且只有一个……努力发展民生,创造辉煌,就能让这个组织按下暂停键。
因为白莲教的生命力来源于穷苦百姓,世道越乱,白莲教才能发展越好,都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其实这句话可以改一下,换做——妖孽出,必是国将亡!
只有天下大乱的时候,才有这类组织的发展、壮大空间,不为别的,纯粹是天下大乱的时间段内,吃不起饭的人最多。
但这类组织通常不会取得成功,原因也很简单,他们属于宗教,加入这个宗教的人,大多迷信仙神。
从来只想着仙神救世,而不是去学习、研究怎么推翻旧世界、打造新世界,从来不去研究敌人的组织结构、军事能力,一味的求神拜佛,最终只能是上西天,见神佛。
明朝天启二年,徐鸿儒带人在河北景州、蕲州、山东郓城一带发动起义。
起义军以红巾为号,先后攻下郓城、邹县、滕县,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到数万人。
还是那句话,朱元璋应该很熟悉,甚至于刘福通、陈友谅、张士诚都很熟悉,因为曾经他们也全体带着红巾。
这场景、这组织、这发展历程,有没有想到元末乱世……没错,都特么是一个样,任何朝代的灭亡都不值得可惜,因为曾经屠龙的人已经变成了恶龙。m.xqikuaiwx.cOm
恶人从来没死,因为除恶的人终究会变成恶人,死的从来只有曾经除恶的人。
明朝,终究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或许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总体却是大差不差。
元末的官员贪污腐败,明末的官员不遑多让,元末的军队杀良冒功,明末的军队同样如此。
元末蒙古人参与推翻元朝,明末汉人……这都不是参与,直接就是主体了。
那句话怎么说,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一切不过是轮回而已,这世上多数人终归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而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坚持初心的人会受到人们赞扬的原因,因为初心不改真英雄!
如岳飞,矢志报国,九死不悔,如于谦,粉骨碎身浑不怕,如海瑞,虽出身贫寒,但不改初心,甘于贫寒。
我做不到他们这样的人,但我却佩服这样的人,可以忍受黑暗,但不能诋毁光明,因为很可能,某一天这一束光会照耀在我身上,驱散阴霾。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赵彦长平冀大风更新,第496章恶人不会消亡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