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扩,生于1168年,为赵惇及李凤娘次子,这位皇帝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厚,换句话说老实。
如果生于一个王朝的中期,作为一个守成之主,赵扩或许不错,可惜……大人,时代变了。
漠北,蒙古崛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正在征战天下,北边,金国正当强盛,南宋完全不是对手。
国内,纷争四起,韩侂胄、史弥远,两大权臣接连登场。
民间,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正在悄然成长,世界在剧烈变化,但南宋朝廷却毫无所觉,某种意义上,南宋的败亡在此刻已经决定。
区别只在于,蒙古,什么时候能集中能力攻宋,毕竟,蒙古对于西方的兴趣似乎远远大于南方。
言归正传!
1194年,赵扩受封为皇太子,同年7月继位为帝。
赵扩的继位,名义上是赵惇禅位,实际上嘛,却是一场宫廷政变。
赵汝愚、赵彦逾、叶适、徐谊等大臣以赵惇无法执丧为由,通过外戚韩侂胄,获得了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成功逼迫赵惇让位。
赵扩的继位地点在哪?在宋孝宗赵昚灵前,以太皇太后吴氏为主,文武大臣拥护,又搞了一次黄袍加身,直接把他推上去的。
于是乐子出现了,太子赵扩继位了,在太上皇灵前继位的,太皇太后知道,文武百官知道,就是皇帝和皇后不知道。
于是,当成为皇帝的赵扩再去拜见赵惇时,赵惇的通常作法都是闭门不见,乐子太大了,赵惇脸上挂不住。
当然,文武百官也不在乎赵惇这个太上皇就是了,毕竟一个疯子、精神病,还背着不孝的罪名,要不是有皇帝这个身份,早噶了。
说回正题。
因为赵扩的继位,最大推手是赵汝愚、韩侂胄,于是两位大臣毫无疑问的升官了,赵为宰相,韩为枢密院都承旨。
赵、韩两位的身份也很有意思,赵汝愚是宗室,也就是皇族子弟,但现在居然当上了宰相,还是独居相位。
韩侂胄是外戚,但却握有实权,老实说,赵扩也是心大,历朝历代这么多次惨痛教训,他也不怕翻车。
赵汝愚、韩侂胄,两人虽然都是拥立赵扩的功臣,但因为两人的身份,以及各自的理念,渐渐分道扬镳,甚至在朝堂上公然斗法,最终,开启长达数年的庆元党禁。
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点了个赞,兄弟懂我们啊,这不就是个翻版党锢之祸?
事情是这样,赵汝愚,由于出身于宗室,因此,当上宰相后他迫切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于是,他引用朱熹等理学,或称道学先生进入朝堂,给赵扩上课,当帝师。
说实话,赵汝愚要干什么,韩侂胄一开始是完全不在意的,毕竟他图谋的是地方节度使一职,实权那种,赵汝愚拉他入伙拥立赵扩时也许了承诺的。
可拥立成功后,赵汝愚不认账了,理由是韩侂胄是外戚,赏点钱,简简单单升个官就行了,要什么节度使。
韩侂胄:……孙贼,你无视我?
韩侂胄发飙了,后果非常严重。
所谓韩赵极度不和,说穿了就是利益分配不均。
所以,韩侂胄疯狂给赵汝愚下绊子,他斥责道学是伪学,应该予以禁止,可巧的是,当时朝堂上的主和派几乎都是道学门人。
而主战派却是相反,于是乎,韩侂胄一下子就集中了所有主战派的力量,对着主和派集火。
更重要的是,韩侂胄非常受赵扩信任。
要背景有背景,要人脉有人脉,自身能力也不差,怎么斗啊?
主和派完全不是对手,1195年2月,赵汝愚被贬,退出朝堂,朱熹、彭归年等人也相继被排斥出朝堂,韩侂胄一家独大。奇快妏敩
韩侂胄这家伙够狠,贬了主和派不说,还经过一番策划让赵扩明发圣旨,禁止道学传播,官方定义理学为伪学。
甚至于,直接把理学门人担任官职,科举考试的仕途给断了。
朱熹:小韩啊,你惹事了,惹上大事了!
为啥?还能为啥?从此刻开始,宋元明清,四朝主要官方学问基本都是理学,科举考的主要是四书五经,朱熹注解的版本。
甚至于朱熹本人直接成为儒家大宗师,排名仅在孔孟之后,道上尊称一声朱子。
在帝制时代,惹上这么一个人,你韩侂胄要是不被钉在耻辱柱上,别人都要笑话一声儒家的刀笔不利索。
《宋史》奸臣传为什么有韩侂胄,你猜为什么?章惇是因为得罪了守旧派,被人疯狂加黑料,你韩侂胄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开禧北伐失败吗?那跟你一起,一个战线的辛弃疾、陆游也没被黑啊,为啥就你这么惨?
被黑也就算了,关键死后脑袋还被送到金国传首示众……惨,实在太惨了,虽然比不上岳飞冤枉,但惨这一块,岳飞都比不上你啊! 奇快文学为你提供最快的赵彦长平冀大风更新,第420章庆元党禁免费阅读。https://www.xqikuaiwx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